钢板加植骨治疗C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思路及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9
/ 2

 钢板加植骨治疗C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思路及策略

王国祥

姜堰中医院   江苏泰州   225500

【摘要】目的:分析C型胫骨平台骨折应用钢板加植骨治疗的思路及策略。方法:选择近十年来,随机抽取本院接收的C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0例,随机分组,A组、B组、C组各10例,A组行单切口单钢板固定并植骨治疗,B组行单切口双钢板固定并植骨治疗,C组行双切口双钢板固定并植骨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C组平台塌陷、伤口感染、皮瓣坏死发生率低于B组和A组,且B组低于A组;C组HHS评分高于B组和A组,且B组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应用钢板加植骨治疗C型胫骨平台骨折时,双切口双钢板的疗效更佳,值得推广。

【关键词】C型胫骨平台骨折;钢板;植骨;疗效

胫骨平台骨折属于膝关节创伤性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膝关节损伤疾病,主要致病原因为外力暴力撞击。与一般胫骨平台骨折相比,C型胫骨平台骨折会明显升高治疗难度,原因是其伴有双髁骨折及内髁骨折,且关节面塌陷、干骺端与骨干分离等情况可能存在,部分患者可合并软组织损伤等辅助结构损伤[1]。治疗期间,若不能对上述情况做出考虑,会对膝关节功能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治疗过程中,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对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治疗C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时,主要方法为钢板联合植骨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钢板数量及切口不同时,疗效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即对比了单切口单钢板、单切口双钢板、双切口双钢板的临床效果,供临床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近十年来,随机抽取本院接收的C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3~63岁,平均(45.62±2.57)岁;骨折原因:车祸伤18例,坠落伤8例,重物砸伤4例。纳入标准:(1)符合诊断标准;(2)闭合性骨折;(3)肿胀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于膝关节及小腿;(4)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尚未纠正的全身出血性疾病;(2)近2周内应用过抗凝药物;(3)合并代谢性疾病;(4)重要脏器伴严重功能障碍;(5)合并交叉韧带损伤。随机分组,A组、B组、C组各10例,3组患者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3组均行钢板固定并植骨治疗,麻醉方式选择腰硬联合麻醉或全麻,手术体位为仰卧位或漂浮位,止血采用常规气囊止血带,具体手术方法如下:

A组行单切口单钢板固定并植骨治疗:切口位置选择骨折严重侧胫骨结节及髌旁,切口形状为单弧形,切开后剥离骨膜,将骨折断端充分暴露出来,该侧关节腔打开,并将患者膝盖略屈曲,分别作内外翻,便于对膝关节内部结构做出仔细检查;患者如合并软组织损伤,适当修补,(但若是严重半月板损伤,则将其切除),半月板胫骨韧带横行切开,使胫骨平台软骨面显露出来,血肿、机化组织彻底清除,对侧较轻骨折块利用点状复位钳复位,较重塌陷处向骨折缝内插入骨刀,适当撬拨,或通过开窗手段,让关节软骨面平坦,再把自体髂骨或人工骨置入到骨缺损处,使软骨面得到支撑,最后再以骨折类型为依据,选择适当钢板固定,并用较长髁螺钉给予内外侧软骨面支撑,预防塌陷。

B组行单切口双钢板固定并植骨治疗:切口位置为两侧髌旁,切口形状为弧形,交通于胫骨结节下,同时延伸到远端,使之呈“Y”型,全层切开后,骨膜剥离操作在两侧切口内进行,将两髁骨折断端处显露出来,较重侧关节腔打开,之后操作与A组相同。

C组行双切口双钢板固定并植骨治疗:一个切口位于腓侧,从髌旁外侧开始切开,直到胫骨结节外侧,各层组织解剖分离后,将骨折断端显露;另一个切口位于胫侧,与腓侧切口的距离要超过6cm,从髌旁内侧切开,直到胫骨结节内侧,必要时,可向两端适当延长,切开后同样将骨折断端显露;两侧关节腔均要显露出来,予以探查,如果伴有髁间隆突骨折,固定经钢丝实现,如伴有严重半月板损伤,给予切除处理,修补边缘红区损伤,半月板胫骨韧带横行切开,之后把半月板向上掀起,使胫骨软骨面充分显露,塌陷的骨块和软骨面共同撬拨,之后开展植骨操作,与A组相同;复位及固定利用点状复位钳、克氏针临时进行,内外侧均用钢板固定。

术后,3组处理方法相同,包含常规抗感染、定时换药、尽早康复锻炼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平台塌陷、伤口感染、皮瓣坏死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评价膝关节功能,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涵盖6个部分,分别是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张力、屈曲畸形、活动稳定度,总分30分,正向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利用t和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平台塌陷、伤口感染、皮瓣坏死发生率比较

C组平台塌陷、伤口感染、皮瓣坏死发生率低于B组和A组,且B组低于A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3组平台塌陷、伤口感染、皮瓣坏死发生率比较n(%)

组别

n

平台塌陷

伤口感染

皮瓣坏死

总发生

A组

10

1(10.00)

3(30.00)

1(10.00)

5(50.00)*#

B组

10

0(0.00)

2(20.00)

1(10.00)

3(30.00)*

C组

10

0(0.00)

1(10.00)

0(0.00)

1(10.00)

注:与C组比,*P<0.05;与B组比,#P<0.05。

2.2术后HSS评分比较

A组、B组、C组术后HSS评分分别为(19.18±2.45)分、(23.06±1.47)分、(26.68±0.52)分,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C型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严重骨折类型,其骨折完全涉及膝关节面,如果不能及时、妥善处理,早期并发症容易出现,如感染、骨筋膜室间隔综合征,同时会对骨折愈合效果产生影响,增加晚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目前,临床治疗C型胫骨平台骨折时,手术为主要方法,通过复位操作,使胫骨平台恢复解剖生理特点,再加上坚强可靠的内固定,以及适当的植骨填充,让平台软骨面良好的恢复,并促进膝关节功能良好的恢复。以往,传统前正中“Y”型切口因胫前区软组织剥离过多,使血运遭到破坏,让伤口感染及皮瓣坏死风险升高,不利于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的恢复,而双切口则有效避免了上述缺点,利于骨折愈合[2]。同时,双钢板固定与植骨联合后,能将二次塌陷的发生风险尽可能降低,再加上锁定、加压的双重作用,可避免复位再错位,利于患者预后情况的改善[3]。不过,双切口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应用时,胫侧与腓侧切口之间的间距要达到6cm以上为必要条件,一旦间距小于6cm,间距越小,则有着越大的伤口感染和皮瓣坏死发生率[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C组的平台塌陷、伤口感染、皮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而术后HSS评分则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说明双切口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具有更佳的手术疗效。

综上,临床治疗C型胫骨平台骨折时,双切口双钢板,必要时辅助一重建小钢板联合植骨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疗效,可降低胫骨平台塌陷、伤口感染、皮瓣坏死的发生风险,促进骨折愈合,并使膝关节功能良好恢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浩杰.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J].人人健康,2020(14):135.

[2]孔祥志.前外侧联合后内侧手术入路双钢板并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评价[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01):82-83.

[3]陈林清,王茗茗,刘大洲,等.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8):25-27.

[4]尹若丰.探讨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使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