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肾单位手术和肾癌根治手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效果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6
/ 2

保留肾单位手术和肾癌根治手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效果探究

刘焜  ,赵色玲  ,李剑   ,郑艺坤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弘爱医院   福建厦门   361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局限性肾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分别应用保留肾单位手术与肾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抽取我院收治的局限性肾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样本,经双盲法分入实验组(n=20)与参照组(n=20)当中,前者予以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后者应用肾癌根治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生理功能、心理状态、活力评分)、治疗前后血清肌酐水平(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进行展开分析与讨论。结果:治疗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血清肌酐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为无意义(P>0.05);治疗后,从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来分析,实验组相比于参照组更高(P<0.05);从血清肌酐水平方面来分析,实验组相较于参照组更低(P<0.05)。结论:在局限性肾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保留肾单位手术的治疗效果更好,能改善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提升其生活质量评分,值得推广。

【关键词】保留肾单位手术;肾癌根治术;局限性肾癌;治疗效果

肾癌是临床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比较高,治愈率比较低,且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差。根据临床相关数据表明:近年来肾癌疾病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因此临床比较重视肾癌患者的治疗方式。肾癌患者应用手术治疗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局限性肾癌患者也能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中比较常见的术式为肾癌根治术,具有治疗效果显著的优势,但是对患者创伤较大,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比较差,预后效果不佳[1]。局限性肾癌患者可应用保留肾单位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不但能提升患者的手术耐受性,还能改善患者的疾病预后,应用价值更高。本文主要对比分析在局限性肾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保留肾单位手术与肾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于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收的局限性肾癌患者,共随机抽取40例,经双盲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共2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4岁到82岁,平均年龄(55.46±3.04)岁;肿瘤直径为1.2cm~6.8cm,平均肿瘤直径(3.17±0.45)cm。参照组:患者共2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患者的年龄为23岁到81岁,平均年龄(55.02±3.42)岁;肿瘤直径为1.2cm~6.9cm,平均肿瘤直径(3.15±0.48)cm。经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分析结果为P>0.05,说明可进行对比研究。

纳入标准:均经我院医学诊断确诊为局限性肾癌;患者知情同意研究内容;均接受手术治疗,满足手术指正,耐受相应的手术。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感染等疾病;精神障碍、认知障碍者。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肾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具体内容为:予以患者全身麻醉方式,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将患者调整为健侧折刀侧卧位,切口选择为第十一肋间,分离肾脏周围脂肪,将患侧肾脏彻底切除,检查淋巴结组织以及脂肪组织彻底清除病灶之后缝合。

实验组患者接受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具体步骤为:予以患者全身麻醉方式,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将患者调整为健侧折刀侧卧位,适当垫高患者的腰部;切口选择在第十二肋下缘与腋后线交接点下移1.5cm左右,切口长度约为2cm左右,将其作为第一操作孔。而后钝性分离腰部肌肉、筋膜及皮下组织,用食指推开腹膜,并将扩张气囊置入其中,经空气注入促使气囊充盈,设立后腹腔间隙。在患者第十一肋下缘与腋前线交接下移2cm左右作一切口,切口长度约为2cm,作为第二操作孔;采用5mm穿刺套管放入第二操作孔当中,同时需要在髂嵴与腋中线交接点后2cm左右观察镜孔;选择应用12mm穿刺套管置入第一操作孔当中,用七号线缝合;建立气腹后置入观察镜孔,超声刀经第一操作孔中置入,操作钳经第二操作孔中置入,将腹膜外脂肪充分清除,保证患侧筋膜清晰可见。将肾脏周围筋膜、肾动静脉分离,观察是否出现活动性出血情况,延长第一操作孔至5cm,将距离肿瘤1cm以内的肿瘤切除,保留正常肾脏实质,切除后需要对切缘进行病理检查;反复冲洗切口之后进行缝合,如切口存在渗血情况,则需要予以吸收线进行缝合,如肾实质有残缺,需要予以生物蛋白胶再缝合。

1.3研究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生理功能、心理状态、活力评分)、治疗前后血清肌酐水平(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

1.4数据处理

数据均输入SPSS21.0分析,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则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无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参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

心理状态

活力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

20

56.35±5.26

78.25±8.61

54.19±3.53

78.26±9.61

54.25±4.25

79.28±8.66

参照组

20

56.49±5.45

67.52±7.49

54.25±3.78

68.81±3.67

54.19±4.37

68.29±7.49

t

0.0827

4.2049

0.0519

4.1083

0.0440

4.2926

P

0.9346

0.0002

0.9589

0.0002

0.9651

0.0001

2.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酐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比参照组低,互相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酐水平(±S,μmol/L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1个月

术后1年

实验组

20

76.42±5.26

84.23±5.21

95.45±5.26

参照组

20

75.69±5.45

89.68±5.82

103.61±6.18

t

0.4310

3.1202

4.4967

P

0.6689

0.0034

0.0001

3讨论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上升,人们的饮食习惯也有相应的变化,肾癌疾病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且存在年轻化趋势,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较大影响。根据临床诊疗结果显示[2]:我国成年人肾癌发病率为4.5%左右,其中男性发病率比较高,在肾癌患者的治疗中,包括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开放性肾癌切除术以及保留肾单位手术两种方式。目前针对局限性肾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主要为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目的在于将肾脏病变组织充分切除,同时对周围组织进行准确清楚[3]。手术治疗方式包括肾癌根治术与肾单位保留手术,局限性肾癌患者可接受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方法,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针对局限性肾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存在一定争议,研究人员就手术方式进行深入研究,根据长期实践表明,保留肾单位手术与肾癌根治术对局限性肾癌患者的治愈率均比较高,但是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应用能改善患者的疾病远期预后,也能改善患者的肾功能[4]。从结果上进行分析: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参照组高,血肌酐水平比参照组低,P<0.05。由此可见,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应用能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的肾功能,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手术效果,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应用效果比较高。但临床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法,如患者病灶已经出现转移情况,或经切缘病理检查显示仍然存在肿瘤细胞,则要酌情予以肾脏切除术,避免肿瘤细胞持续扩散,术后也要做好相应的治疗,避免疾病复发,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5]

综上所述,在局限性肾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保留肾单位手术效果显著,相比于肾癌根治术来说能最大限度保证患者的肾功能,提升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应用价值比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树军. 保留肾单位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临床价值研究[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21,27(05):124-126.

[2]刘光华,崔光明. 解剖程序化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局限性肾癌近期效果研究[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21,27(02):92-94.

[3]韩庆杰,曹正国,棃建欣,等. 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对局限性肾癌患者手术效果与安全性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8):29-31.

[4]徐磊,冷欣. 保留肾单位手术和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05):45-47.

[5]张战宏,邵林海,汪洋,等.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2):40-42.

作者:刘焜  性别:男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弘爱医院  邮编:361000  籍贯:福建厦门  学历:在职研究生  出生年月:1982年4月  研究方向:泌尿外科肿瘤、前列腺增生的激光微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