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方法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 2

舒适护理方法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王仁辉,刘宝珠通讯作者

第五派驻门诊部 江苏南京210007

【摘  要】目的:探讨发生高血压时予以患者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门诊部接收的5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在随机数字表法的干预下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将两组的血压变化情况、生活质量等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BP、DBP分别为(122.04±8.01)mmHg、(85.52±6.05)mmHg,均较对照组的(139.65±8.55)mmHg、(97.56±6.36)mmHg低,SF-36评分、GCQ评分分别为(84.01±6.31)分、(87.84±8.0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3.12±5.28)分、(70.14±6.38)分(P<0.05)。结论:在开展舒适护理过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高血压患者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与舒适度。

【关键词】高血压;舒适护理;血压指标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长期高钠低钾饮食,体重超标,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并且缺乏体育锻炼,就很有可能会使血液在血管里流动产生压力,使血压超出正常范围,形成高血压。高血压被称为“无形的杀手”,是一种需终身治疗的疾病,不仅要积极服用相关药物还要不断调整饮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1]。但在高血压患者中,多数并没有获得科学的护理指导,以至于其不知道如何配合控制血压,病情较不稳定,并且整体舒适度偏低[2]。舒适护理是以提高患者在心理、精神等多方面的舒适度为目标的一种干预方式,有资料显示该干预方式在高血压患者中可发挥良好的效果,减轻疾病对其造成的刺激[3]。鉴于此情况,本文主要探讨以舒适护理的方式对发生高血压的患者进行干预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时间:2020年4月-2021年4月,将进入门诊部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例数:5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展开分组。对照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45-83岁,均值:(64.25±4.38)岁。观察组(n=25)中包括16例男性患者与9例女性患者;其年龄在43-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37±4.45)岁。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口头宣教、叮嘱患者积极配合用药、为其标记复查日期、进行常规饮食管理等。

观察组行舒适护理,在心理方面,针对不同的认知与心理状态提供不同的心理咨询服务,积极与家属沟通,对于心理问题较严重存在抵触的患者家属需全程陪伴,多鼓励、安慰患者,帮助其树立正确价值观。在疾病宣教方面,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接下来要进行相关护理操作,定期为其播放宣教教育影片,同时发放教育宣传手册,利用空余时间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思想教育。在生活方面,根据患者病情、个人喜好等制订膳食方案,强调务必控制盐的摄入量,教会其自行测量血压的方法,宣传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技巧,做好随访工作。

1.3观察指标

检测两组护理前后的血压指标(SBP、DBP)并进行对比,根据SF-36量表评估两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评估内容包括情绪角色、躯体功能、心理卫生等8个方面,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采用GCQ量表对两组的主观舒适度进行评估,内容包括满足感、归属感、可忍受程度等,分值为0-112分,评分与舒适度呈正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两组各项指标在护理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的血压指标水平均下降、SF-36、GCQ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的改善情况较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压指标、舒适度、生活质量比较(±s)

组别

n

时间

SBP(mmHg)

DBP(mmHg)

SF-36评分(分)

GCQ评分(分)

对照组

25

护理前

152.26±10.23

115.24±7.46

52.26±3.34

54.16±5.28

护理后

139.65±8.55

97.56±6.36

63.12±5.28

70.14±6.38

t

4.729

6.364

4.529

8.217

P

0.000

0.000

0.000

0.000

观察组

25

护理前

152.38±10.14

115.06±7.42

52.38±3.39

54.23±5.15

护理后

122.04±8.01

85.52±6.05

84.01±6.31

87.84±8.02

t

11.740

10.230

8.659

10.974

P

0.000

0.000

0.000

0.000

t/P护理前组间

0.042/0.970

0.037/0.864

0.045/0.988

0.033/0.567

t/P护理后组间

7.515/0.000

5.231/0.000

4.338/0.000

5.469/0.000

3.讨论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点,随着患者病情的多样性发展及其个人需求的不断变化,常规的护理模式已难以满足患者疾病控制的需要。舒适护理是临床中新型的一种护理模式,能够以患者为中心,在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均做到全面化、高效化等,为患者营造舒适的护理环境

[4-5]。如本次研究结果所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的血压水平均较低,生活质量评分及舒适度评分均较高,由此可见舒适护理在帮助高血压患者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并且有助于其舒适度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融入舒适护理模式,对其血压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改善其生活质量,使其获得舒适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淑梅. 舒适护理方法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 7(35):136.

[2]王净招. 舒适护理在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9, 34(12):123-124.

[3]容亚凤,杨玉英,敬晓华. 舒适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19, 48(22):2828-2830.

[4]吴洋. 探究舒适护理在高血压合并肾内科疾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4(42):115+121.

[5]杨婷. 舒适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21):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