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患者实施全面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胆结石患者实施全面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

古丽江·沙那提 ,古丽皮亚 ,通讯作者:姬晓艳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病一科

【摘要】目的 评价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8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4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开展全面护理、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观察组术后6h、术后12h和术后24h的疼痛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将全面护理运用在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上既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又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可推广。

【关键词】胆结石全面护理;护理效果

胆结石是外科临床上的常见疾病,是指胆囊和胆管内的结石,多数患者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少数患者因结石嵌顿会出现右上腹部疼痛、发热、畏寒、黄疸等症状。目前手术是治疗胆结石的常用方法,尤其是随着微创理念的发展,腹腔镜技术逐渐运用在胆结石的临床治疗上。虽然胆结石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越来越高,但患者心理方面和术后恢复的相关影响因素并不能忽视,仍需要加强护理[1-2]。全面护理是综合患者病情、治疗方案和患者心理状态制定的护理措施,相比于常规护理,全面护理更加完善、更具有综合性。现选取80例胆结石患者,旨在深入评价全面护理的干预效果,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胆结石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40例/组。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8~74(49.26±3.23)岁。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7~76(49.31±3.29)岁。经对比年龄和性别,P>0.05,存在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术前完成基本检查,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后持续监测病情和生命体征的变化,积极处理并发症。

观察组行全面护理:术前:辅助患者做各项术前常规检查,检查前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说明检查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主动与患者和家属交流,在沟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该例患者的年龄情况,用患者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与其交流,多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尽量让其在术前保持平和的心态。术后:手术结束后将患者送至病房内,取患者去枕平卧位,并将头部偏向一侧,避免术后呕吐发生吸入性肺炎。仔细观察询问患者术后24h是否有明显的恶心呕吐症状,若无明显恶心呕吐症状,则指导患者可适量进食流质食物。术后对切口进行加压包扎,避免切口发生渗血,定时对切口进行消毒、换药,及时更换敷料,避免发生感染。术后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指导其早日下床活动,下床活动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情况,适当调整活动时间和运动强度,以患者自身适宜为标准,不可让患者过度劳累。

1.3评价指标

(1)统计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本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类型主要有切口感染、胆漏、尿潴留,计算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2)评估术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分别在术后6h、术后12h和术后24h进行评估,使用视觉模拟量表[3]作为评估工具,评分范围是0~10分,得分越高,说明疼痛越严重。

1.4统计学处理

分析数据使用的统计学软件是SPSS25.0版本,比较过程中的(x±s)用于表示计量资料,采取的检验方法是t;对比中的(n,%)用于表示计数资料,采取的检验方法是卡方,若统计值P<0.05,则说明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统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2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切口感染

胆漏

尿潴留

发生率

观察组

40

1(2.50)

0(0)

0(0)

2.50

对照组

40

2(5.0)

2(5.0)

2(5.0)

15.0

x2

/

/

/

/

3.914

P

/

/

/

/

0.048

2.2术后疼痛程度评分

评估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观察组术后6h、术后12h和术后24h患者的疼痛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见表2。

表2两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术后6h

术后12h

术后24h

观察组

40

5.02±0.18

4.11±0.17

3.54±0.14

对照组

40

5.96±0.12

4.96±0.32

4.21±0.18

t

/

27.481

14.836

18.582

P

/

0.000

0.000

0.000

3讨论

胆结石是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消化系统疾病,目前,手术是治疗胆结石的首选方法,但手术属于应激源,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机体的创伤,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影响患者的情绪健康[4]。因此,临床上要加强对胆结石患者的护理干预。全面护理是一种整体性较强的护理方法,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实施全面护理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仅为2.50%,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更低。分析原因:通过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可以确保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均符合手术的要求,在根本上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通过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让患者意识到情绪与手术效果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让患者尽量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避免影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护理人员在术后为患者提供了针对性的护理和指导等,这更有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于促进患者术后身体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5]。全面护理建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更为全面、更为系统的护理措施,协助患者协调心理平衡,以此获得患者和家属的支持与信任,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胆结石患者接受全面护理的优势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宋云.全面护理模式应用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价值分析与探究[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05):70-71.

[2]温娟.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疗效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04):136-137.

[3]王乐,李燕.全面护理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03):144-145.

[4]白艳艳,孙石乔.全面护理应用对胆结石手术后患者的影响评价[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18):9,11.

[5]陈春梅.全面护理干预在胆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20):258-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