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浅析

王剑

北京万合创景国际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治河理念的相对滞后,使得城市河流的河岸以及河漫滩等生态系统大量被侵占,严重影响到了河流区域的生态环境,加之混凝土护岸以及拦河高坝等不合理的工程措施,对河流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破坏,大大降低了河流区域的自然生态价值。根据绿色发展理念以及生态城市建设理念,需要对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进行合理的设计,提升城市滨河空间景观的质量,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城市景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实施策略

    引言:

河流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其治理效果会直接影响到了城市生物多样性以及环境质量,为提高城市滨河空间的生态质量和景观的美感,就需要对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根据河流走向、城市文化特色以及自然气候因素等条件对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进行设计,在设计中严格遵循整体性生态化、节能型以及文化特色等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根据水文条件合理的设置景观,兼顾防洪实用性和美观,以乡土景观为主,彰显地区特色文化,尊重人民的情感。本文主要就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进行探思。

    1.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的必要性

城市与河流之间使和谐共生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速度较快,城市的发展与河流之间的关系并不和谐,大多数的城市发展与河流之间都呈现出了沿河、离河、跨河以及拥河等阶段的发展态势。城市的发展过程也体现出了人们对于河流价值的转变,从河流的开发利用,到河流的生态保护以及和谐共生,将河流作为连接城市功能的纽带,营造出多功能的复合型生态走廊,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河流是城市的代名词,同时也是一座城市的精神体现,通过河流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城市的变迁以及精神沿革,加强对城市滨河空间景观的设计,是新时期绿色城市以及生态城市建设的现实需求,也是打造城市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合理的利用河流宾水资源,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改造,可以充分发挥出滨河的防洪防汛功能,提高河流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同时还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这是当前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1]

2.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与河流之间的问题也突显出来,现阶段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传统水利的河道治理手法使得许多河道走向发生了改变,治理后的河道驳岸形式僵硬且单一、滨河空间可达性和亲水性差、滨河生态系统形式单一,生物多样性较低。(2)滨河空间景观设计未充分考虑河流水位变化的问题,导致局部场地或绿植频繁受淹,为后期滨河空间景观的维护、管养带来难度。(3)滨河空间景观设计不合理,功能分区混乱或功能相对单一,活动空间尺度过大或过小。(4)历史性和文化性体现不足。有些城市拥有深厚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但其滨河景观设计中却缺少了历史、文化的融入和呈现,在地性不明显,难以让游人产生心理共鸣[2]

3.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新时期的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应当立足于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河流的自然水文条件,严格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实现城市与河流的和谐共生。

(1)设计应尊重城市整体风貌和地理格局,与当地市容市貌和谐统一,充分考虑地理位置和区位因素。(2)设计应在满足防洪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自然式驳岸、生态驳岸、自然式水底处理方法,岸边适当设置湿地、蓄水塘等元素,提升项目的生态服务功能。(3)由于滨河空间位于陆地与水域交界处,生态系统较敏感脆弱。设计所选用的植物、动物等应尽量保证为乡土物种;所选用的建筑材料也应以本土材料为主,从而在节省成本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4)设计在保证自然生态和防洪安全的同时,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营造活动场所和亲水空间,满足游人需求。(5)设计应尊重当地历史和传统文化,打造特色景观,力求唤醒场地记忆,为市民及游人营造情感释放空间[3]

4.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的具体策略

4.1 尊重自然,实现滨河空间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首先,应尊重自然水陆格局。在河流上游、中游、下游游等不同位置,其地貌特征均有所不同。设计应因地制宜,尊重原始地形地貌。《园冶》中“相地篇”提出“相地合宜,造园得体”的造园理论。其次,应根据水文条件设置合适的观景点和视线廊道。在河水季节性淹没区域适当设置栈道、亲水平台等亲水设施,营造富有季节性变化的、可淹没的弹性景观。再次,在不影响防洪安全的情况下可适当采取曲线形驳岸或生态驳岸形式,丰富岸线形态、提升景观品质。在必须采用高强度硬质驳岸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小硬质护岸面积。

例如:采用多层级平台以削弱硬质界面与生态环境的分裂。可通过在驳岸附近设置湿地、下渗塘等措施,起到减缓河水流速、缓解防洪压力、增加滩地存水量、防止水土流失等作用,同时也为滨河区域动植物营造丰富生境空间,提升滨河地区生物多样性。最后,植物选择应以乡土植物为主。场地原有未受开发影响的植被是场地宝贵的资源,设计应尽可能保护原生植被景观。例如武汉东湖绿道大量林木的设计,选择当地植物,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为当地人喜爱。

4.2 从自然中提取设计灵感,发挥出自然的语言优势

从自然环境中寻找设计形式语言,诸如土地、岩石、水、地形、风等元素都可以作为自然语言进行滨河空间景观设计。利用各自然环境因素,分析所有影响因素后,将设计需求与实际布局相结合,可以实现针对性景观设计,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审美,实现人与自然的交流[4]。许多设计师通过提炼与隐喻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获得了良好的景观效果。例如哈格里夫斯将风、水、重力等元素引进景观设计中。特茹河、特兰考河公园作为经典设计作品,其中将河流波浪展示为设计语言,使原址上地形展现为受到自然冲刷影响后的自然景观实现人工设计和自然形成的相融。

4.3 尊重当地的历史,挖掘出历史文化元素

不同国家、民族受不同文化、历史发展影响,自我发展的同时,对历史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此过程人类的足迹对自然也会造成不同的改造结果,大量历史人文遗迹的遗留,也成为人类文明展示的平台[5]。滨河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作为千年的文明积淀,对当地历史深入的发掘,才能更好地展示设计特点。设计应展示当地历史与人文的独特性,使人们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强化场地历史文化记忆。如对大禹治水、屈原等历史传说的发掘和展示等。滨河空间景观设计中所涉及的历史遗存,其体量、尺度和功能等,均有不同特征,在设计上无论是针对材质的选择,还是色彩的设计,都会影响到滨河形象。只有提炼景观元素和符号,才能强化场地特性,唤醒场地记忆,还可塑造新的视觉焦点。

5.结束语

对城市滨河空间景观的科学合理设计,可以有效的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休闲娱乐项目,在保证防洪防汛功能的基础上合理的设置景观,充分展示出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打造鲜明的城市文化,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城市与河流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 张娟.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浅析[J].现代园艺.2021.44(12):104-105.

[2] 白雪.“后来居上”——论景观专业主导城市滨河空间建设的设计思路[J]. 城市住宅.2021.28(04):96-99.

[3] 黎宇梦.在地性视野下山地城市滨河景观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9.

[4] 宁文.触媒视角下的城市滨河商业空间的景观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