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互动式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冯春梅

泸州市妇幼保健院(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646000

【摘要】目的:分析治疗小儿肺炎时,采取互动式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择本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肺炎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行基础护理)、观察组(行互动式健康教育),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炎患儿采取互动式健康教育,具有高临床价值,能够提高护理效果,加快患儿痊愈速度。

【关键词】小儿肺炎;互动式健康教育;临床症状恢复时间 

小儿肺炎是当前临床一种常见疾病,患儿在患病后起病急,病情发展较快,且病死率比较高,是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一项主要因素[1]。肺炎患儿在患病后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呼吸障碍等症状,若未及时干预,较易出现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具有较高病死率[2-3]。因此对肺炎患儿开展科学护理,能够加快患儿痊愈速度[4-5]。基于此,本次研究择本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肺炎患儿,分析互动式健康教育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象:肺炎患儿;时间:2020.11-2021.12;例数: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男/女为23/17 ,年龄为34~78岁,平均(45.33±1.26)岁;病程1~10d,平均(5.14±1.26)d。对照组(40例):男/女为25/15 ,年龄为30~75岁,平均(45.26±1.31)岁;病程0.5~12d,平均(5.38±1.14)d。两组基本资料一致,P>0.05。所有患儿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均知情同意,且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基础护理。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的实际情况,监测血压、心电图等指标。护理人员对患儿及其家属采取用药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讲解等措施。

观察组:互动式健康教育。

(1)排痰健康教育护理。护理人员在开展叩击以及拍打排痰操作前,应首先利用生理盐水以及2mL沐舒坦,在混合后开展雾化吸入,每次时间为15mn。随后护理人员应明确患儿痰液驻留区域以及排痰操作区域、护理人员应五指并拢,将指关节弯曲至120°,利用腕力由外至内、由上至下对患儿背部以及胸骨处进行叩击与拍打,使患儿气管内的痰液松动,排出体外。另外,在叩击时应拍打均匀,避免用力过猛。护理人员在操作时,应对患儿呼吸、脸色以及表情、脉搏进行观察,在患儿出现异常表现时,需及时停止。

(2)心理健康教育护理。肺炎患儿发病急,起病速度较快,需要服用药物来维持自身健康,无法开展剧烈运动,以及饮食方面均有所限制,患儿较易出现烦躁、焦虑等情绪。所以护理人员在查房时,应注意患儿的情绪变化,在发现患儿存在负面情绪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改善患儿的负面情绪,给予患儿宣泄渠道,使患儿能够发泄自身的不良情绪,避免负面情绪堆积,造成较为严重后果。例如护理人员可与患儿进行沟通,引导患儿回忆高兴事情,加强心理疏导。

(3)饮食健康教育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患儿的年龄特点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年龄幼小的患儿应以乳类为主,可适当饮水。牛奶可适当加水稀释,每次饮用量较少,可增加次数。患儿若发生呛奶要及时清除鼻孔内的乳汁。年龄较大的患儿,可进食营养丰富、容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多饮水。感染性肺炎患儿不可食用多糖食物,禁止高蛋白饮食。

1.3 观察指标

临床指标恢复时间。记录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撤离呼吸机时间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利用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检验。P<0.05为有意义。

2 结果

对比临床指标恢复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临床指标恢复时间(±s,d)

组别

例数

体温恢复时间

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

撤离呼吸机时间

对照组

40

4.12±1.11

3.21±1.25

4.48±1.24

观察组

40

5.96±1.34

4.89±1.66

6.47±1.13

t

6.688

5.113

7.502

P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当前临床在治疗肺炎患儿后,虽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但复发率较高,且较易出现并发症。因此患儿在治疗后的护理干预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传统临床开展基础护理,护理人员主要重视对患儿各项生理方面的护理,但却忽略患儿舒适度,易使患儿出现哭闹、剧烈挣扎等行为,并不利于患儿康复。

实施互动式健康教育护理过程中,利用排痰护理,能够减少患儿痰液堆积,加快痰液排出体位速度,对患儿肺部炎症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随后利用科学吸痰措施,加快患儿痰液排出,提升患儿肺部通气质量,对氧合水平进行提高的同时,提升血氧饱和度。通过实施心理和健康宣教干预,为患儿提供更加舒适的护理环境,利用动画、玩具等方式,转移患儿对雾化吸入治疗的注意,使患儿会更好配合护理人员工作,提高治疗效果。护理人员通过有效的叩背,使患儿的排痰量明显增加,对患儿呼吸道的堵塞情况进行改善,保障患儿处于通畅状态,加快气体交换速度,减慢呼吸频率,有效缩短患儿治疗时间,加快痊愈速度。因此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肺炎患儿采取互动式健康教育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儿痊愈时间,短时间内提高患儿的舒适度,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姚敏, 李晓婧. 量化评估模式联合互动式健康教育干预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效果[J]. 海军医学杂志, 2020, 41(1): 67-70.

[2] 班琦.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健康教育在小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的护理效果及对知晓率的影响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1, 21(6): 1043-1045.

[3] 张劲草, 田文娟, 李晓玲.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小儿肺炎患者家长疾病认知度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 49(5): 603-605.

[4] 石利云. 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 20(5): 841-842.

[5] 田金娟, 虢晶晶. 针对性护理措施对小儿肺炎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 49(16): 2232-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