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高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术式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高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术式探讨

申杰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 泰州225500

摘要目的:探究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高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术式

方法:从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高龄三叉神经痛患者中随机选择5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所选术式将其分为A组[单纯接受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MVD)]、B组[术中并未产生血管压迫,接受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PR)]、C组[未明确压迫血管,在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后给予其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每组例数分别为37例、5例、12例。观察不同术式治疗效果。结果:A组、B组及C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分别为89.19%、100.00%、100.00%;接受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患者均出现面部麻木情况,而并未接受该术式患者中有3例出现轻度面部麻木现象。结论:在对高龄三叉神经痛患者实施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时,需要将患者具体情况作为依据,从而选择最为适宜的术式。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显微神经外科;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

中图分类号:R745.1文献标识码:A

临床中在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展开治疗时,主要选择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如桥小脑角显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除术等。对于高龄三叉神经痛患者来讲,对哪一种手术方式进行选择始终存在争议[1]。本文主要选择54例在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探究显微镜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高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术式选择及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按照所选术式将54例于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龄三叉神经痛患者分为A组(n=37)、B组(n=5)、C组(n=12),所选患者中男女例数分别为32例、22例,年龄均介于70-79周岁,平均(74.52±2.15)周岁。

纳入标准:①均与《三叉神经痛临床诊断与治疗》相关标准相符[2];②精神正常者;③自愿参加研究并签署相关文件。

排除标准:①拒绝参加本次研究者;②存在认知障碍者;③年龄<70周岁者。

1.2.方法

所选患者中45例患者接受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9例患者接受局部麻醉操作。且均在乙状窦后入路小骨窗开颅手术。(1)A组:行桥小脑角三叉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其中12例患者存在桥小脑角局部蛛网膜增厚黏连现象,在锐性解剖蛛网膜后对责任血管进行探查,26例小脑上动脉、5例小脑上动脉并静脉压迫、2例小脑上动脉并小脑前下动脉压迫、2例小脑上动脉并椎动脉压迫、1例基底动脉、1例小脑上动脉并椎动脉及小脑前下动脉共同压迫。存在压迫动脉者需在电凝后进行切断,随后促使责任动脉离开三叉神经根部,并利用Teflon棉垫对血管展开减压操作。(2)B组:存在桥小脑角局部蛛网膜增厚黏连者4例,经探查并未产生任何压迫血管情况,并给予其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3)C组:桥小脑角局部蛛网膜增厚黏连者8例,责任血管并不明确,疑为小脑上动脉压迫者6例、疑为岩静脉压迫者3例、疑为小脑上动脉并基底动脉压迫者1例、疑为小脑上动脉并静脉压迫者1例、疑为小脑前下动脉压迫者1例。均在接受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后给予其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本次研究,桥小脑角局部存在显著蛛网膜增厚黏连者共有24例,均为锐性解剖所致。

1.3.观察指标

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 结果
    1. 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经治疗后,A组37例患者中有33例(89.19%)患者疼痛感立刻消失,有3例(8.11%)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1例(2.70%)患者疼痛感并未消失甚至有加重迹象,临床有效例数为36例(97.29%);B组5例患者中有4例(80.00%)患者在术后疼痛感立刻消失,1例(20.00%)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临床有效例数为5例(100.00%);C组12例患者中,有10例(83.33%)患者术后疼痛感立刻消失,2例(16.67%)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临床总有效例数为12例(100.00%)。

2.2.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

本组接受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患者三叉神经感觉根分布区均产生面部麻木情况,而未接受该术式的患者中则有3例产生轻度面部麻木情况,在接受随访过程中均有一定好转,对正常生活并不存在严重影响。

  1. 讨论

目前,临床中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较多,如针刺法、药物治疗、三叉神经周围支切断、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等。有学者曾提出在对三叉神经痛患者展开治疗时,可选择显微手术这一方式,其中MVD为显微外科手术的首选治疗方式。临床中多认为选择桥小脑角探查术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应用时可百分百发现责任血管压迫,但临床实践结果显示并非如此。高龄三叉神经痛患者在接受桥小脑角探查术时如何选择术式的争议一直存在。而MVD在对三叉神经痛患者展开治疗后大概存在3%-15%的复发率以及1%-10%的无效率,当无效或者复发情况产生时,则需对患者再次展开手术探查,若产生血管重新压迫情况可再一次对患者展开MVD,若未产生血管压迫现象则可以对患者展开PR。但大多数高龄患者会并发重要脏器疾病,多无法忍受再次麻醉及手术创伤,因此有学者主张不管接受术中探查的高龄患者是否存在血管压迫情况,均对其展开PR,从而避免复发情况或者手术无效产生。也有学者并不主张对患者展开具有破坏性的PR手术

[3]

在对三叉神经痛患者展开MVD术后产生复发及无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对患者展开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前,需要对患者展开详细的检查并对合适病例进行选择,在手术过程中需要详细辨认,以防止将责任血管遗漏,充分对压迫血管展开减压操作;对适宜形状及大小的减压棉垫应用,尽量减少无效率及复发率。本研究通过对所选患者术式、术中探查结果以及疗效等内容进行观察,认为需要将术中探查结果作为主要依据从而选择合适的术式,其中存在明确血管压迫的患者可接受MVD,不必再对其展开PR;而蛛网膜存在明显增厚黏连情况者,则需要接受MVD联合PR的方式;并不存在血管压迫者,需给予PR术;责任血管不明确者,需给予MVD联合PR的方式。

综上所述,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高龄三叉神经痛患者时,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术式,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旭辉,任明亮,梁鸿,等. 伽马刀与显微外科手术对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患者的疗效对比研究[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20,19(11):1085-1089.

[2]高志国, 张玉伟, 李永豪. 三叉神经痛临床诊断与治疗[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

[3]郝杨,于炎冰,张瑜廉,等. 非动脉压迫因素导致三叉神经痛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9,35(3):25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