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口支援的SWOT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公立医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口支援的SWOT分析

莫展新1,陈泽波2,李丽3,卢永刚△

广东省人民医院 510080

摘要:公立医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口支援工作进行SWOT分析,为日后疫情工作常态化的环境下,对口支援工作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建议。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主要介绍广东省人民医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口支援的模式,并对该模式取得的成绩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支援医院建立帮扶工作绩效考核方案政府对支援医院实现政策倾斜等启示性建议。

关键字:公立医院新冠肺炎;对口支援;SWOT

面对突如其来的COVID-19疫情爆发,我国公立医院在这场疫情防疫中承担着最主要的诊疗职能,据统计,在已经明确的13个省、市和自治区中,公立医院承担定点医疗救治机构占比超过80%;疫情期间,在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调查中,92.2%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服务正常开展,超半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发热门诊,超八成开展预检分诊服务,发挥着遏制疫情在城乡社区扩散和蔓延的基础性作用[1]。但相较于三甲公立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的应急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在缺乏长效应急机制、感染性疾病防治力量不足、缺乏专业素质队伍、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等方面[2]

伴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及人们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日益提升,以医疗帮扶为主要措施的医疗资源下沉已成为了快速提升当地卫生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3]。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医疗帮扶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广东省人民医院为例,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探讨新冠疫情期间对口支援工作的经验和特点,为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环境下的医疗帮扶进一步完善提供思路。

  1. 案例简介

广东省人民医院自1951年派出抗美援朝手术队开始,在医疗帮扶的路上从未停止过脚步,省医医疗队帮扶足迹辐射朝鲜、非洲、太平洋岛国和国内新疆、西藏、青海、云南、江西、广东、广西、贵州等多个省份,以驻点帮扶为主、远程医疗为辅,帮助基层医院不断提升医疗质量,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受援地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广东省人民医院派驻在受援当地帮扶的专家仍有78名专家,并交出“受援医院医务人员零感染”让政府满意的的答卷。

1.1对口支援任务的分类

广东省人民医院主要承担的对口支援工作有: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援藏、援疆和省内紧密型帮扶,城市三甲公立医院优秀人才下基层,国家及省委省政府指令的其他帮扶任务等。

1.2优势(Strengths)

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对口支援任务为政府指令性的帮扶任务,广东省“组团式”、“院包科”等帮扶举措已总结了好经验、好做法。基于省医有成熟的对口支援长效工作机制和《外派人员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充分熟悉当地医院自身条件,新冠疫情期间,帮扶医疗队能及时地将省医院本部的新冠肺炎防控指示、制度、流程培训平移到受援医院,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化地调整。帮扶医疗队及时的响应和高水平医院先进的应急管理经验,无疑对阻止基层疫情发生、扩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3劣势(Weaknesses)

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面对如此的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基层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仍存在许多困难。一是医务人员传染病诊疗能力和防护意识较弱,尤其体现在救治危重症患者方面;二是硬件设施设备老化落后,呼吸机、监护仪等抢救设备不足;三是卫生人员数量不足、公共卫生和护理人员配置相对较低;四是信息化水平较低。以上因素均是影响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但无法实现同质化平移的重要影响因素。

1.4机会(Opportunities)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医药卫生事业均衡发展的政策,以进一步缓解长期以来医疗卫生领域普遍存在的发展不均衡问题。2021至今年,国家卫健委和广东省卫健委相继发布了多项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的政策文件,包括《关于印发“十四五”时期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广东省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广东省高水平医院跨区域联动“一对一”紧密型帮扶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4],帮扶的基层医院覆盖面更广,对支援医院提出了更高的管理人才、医疗人才的帮扶要求,甚至给受援的基层医院给予了帮扶工作资金的倾斜,这一系列政府的支持政策无疑为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基层医院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政策保障。

1.5威胁(Threats)

广东省人民医院始终把政府的医疗帮扶工作放在列入重要日程,严格把关每一位帮扶专家的选派,总能圆满的,并出色地完成各项帮扶任务,交出令政府、和群众满意的答卷。省医对长期的帮扶工作的投入是巨大的,具体体现但不局限于帮扶专家选派的数量、质量和帮扶工作经费的拨付支持,同时也承担着运营成本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对口支援工作中,省医的优势学科承担着大部分的专家选派任务,导致学科内的大多数专家均已完成过帮扶任务,在以后的帮扶选派工作中,专家容易出现积极性降低的现象。

  1. 政策建议

医疗的对口支援工作是国家的重要战略之一,在既往的各项帮扶工作中已经体现出政策优势,达到了良好的帮扶效果,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基层的患者“回流”,基本实现了“大病不出县”的目标[5]。为了能达到对口支援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议从以下两方面进一步改进。

第一,支援医院可探索建立帮扶工作绩效考核方案以充分激发全院医务人员对帮扶工作的积极性,对在帮扶工作中表现优异的专家实现工资待遇或评优评先上的政策倾斜。

第二,支援医院在帮扶工作中完成出色,或有突出贡献的,政府在制定政策文件的时候可以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或者加分,包括但不局限于评优评先、公立医院考核或者经费支持[6]

参考文献

[1]姚瑶,陈璐,王倩,黎尚荣,方鹏骞. 公立医院在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中的思考与建议[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0,37(05):335-336+375.

[2]张文菊. 对基层综合医院在重大传染病疫情中应急能力建设的思考[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3,24(06):116-118.

[3]姚瑶,杨敏敏,王晓东,孙俊如,陈财柳,张钰,张明卓,吴晓琦,邹晓旭. 地方政府托管办院模式分析[J]. 中国医院管理,2015,35(06):10-11.

[4]钱锡红,刘格,刘佳. 广东省三级甲等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工作成效分析[J]. 中国医院管理,2022,42(04):87-91.

[5]王红云. 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对口支援——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考察对象[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3):68-75.

[6]翟铁民,陈春梅,张玲,董慧慧,高润国,李岩,万泉,付晓光,郭锋,柴培培,王荣荣,李涛,张毓辉.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及补偿政策研究[J]. 中国卫生经济,2021,40(05):65-67.

作者简介:莫展新1965-),硕士,主要从事医院管理的工作。通讯作者,Email15021263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