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砂六君子汤、针刺治疗脾胃气虚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香砂六君子汤、针刺治疗脾胃气虚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陈洪梅

金沙县中医医院  贵州金沙551800

【摘要】目的:本文主旨在针对脾胃气虚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中应用香砂六君子汤、针刺临床效果。方法:选用2020年—2022年在我院内科(门诊及住院)进行治疗的1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主体。分为中医组(实验组)(n=60)和西医组(参照组)(n=60)两个组别。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实施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症状体征积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降低,且均低于参照组。结论:针对脾胃气虚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香砂六君子汤、针刺临床效果更为理想,患者治愈率较高,且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使患者临床症状相对减轻,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香砂六君子汤;针刺;脾胃气虚;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效果

胃炎在临床消化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是胃黏膜的损伤局限于表面的状态,是一种较轻的胃部慢性炎症。主要症状为胃痛、胃胀、反酸烧心等,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使患者不能正常进食,且胃部长时间伴有不适感【1】。常规的治疗采用西药治疗,往往对患者的胃部造成伤害,或发生不良反应。本次实验主要针对在脾胃气虚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中应用香砂六君子汤、针刺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方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用2020年—2022年在我院内科(门诊及住院)进行治疗的1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主体。采用中医组(实验组)(n=60)和西医组(参照组)(n=60)和两个组别。组间数据统计(p>0.05),具有可比性。

表 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x±s

组别

例数

男女比例

年龄

平均年龄

平均病程

实验组

60

37:23

30-66岁

(42.02±3.35)岁

(6.27±1.34)月

参照组

60

25:35

31-68岁

(43.68±3.63)岁

(5.45±1.08)月

1.2 方法

对实验组采用香砂六君子汤、针刺等治疗,由于患者属于脾胃气虚,使食积内停、湿浊中阻、食少腹胀等。则选取党参片15克、薏仁30克、甘草片10克、姜厚朴15克、砂仁10克、法半夏15克、炒紫苏子10克、鸡内金15克、酒苁蓉10克、白术20克、佛手15克、木香15克、陈皮15克、郁金15克、建曲20克,使用清水熬制,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持续服用2周为1疗程【2-3】。普通针刺取穴:中脘、上脘、双侧胃俞、脾俞、足三里、健脾益气、行气止痛。

参照组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如根除HP感染、抑酸护胃、胃粘膜保护剂及胃动力药等。

1.3 判定标准

实验组则采用香砂六君子汤、针刺等治疗,参照组实行常规的治疗手段,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症状体征积分,对以上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后作为实验评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调研中所有数据资料均运用SPSS20.0系统实行专业分析,当中计量数据计均数±标准差,两组差别比照运用T、X2检测。计数数据运用百分率(%)代替,若两组对照结果表明P<0.05,则说明实验价值显现。

2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实验组有效率(92%)无效率(8%),参照有效率(75%),无效率(25%),组间数据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计分比较 (±s)

组别

例数

时间

胃痛

胃胀

纳呆少食

大便稀溏

肢体乏力

呕吐清水

实验组

60

治疗前

1.96±0.23

1.88±0.21

0.85±0.11

0.68±0.18

0.59±0.07

0.42±0.15

治疗后

0.58±0.12

0.29±0.03

0.12±0.02

0.08±0.01

0.13±0.02

0.03±0.01

参照组

60

治疗前

2.00±0.31

1.87±0.13

0.84±0.09

0.70±0.15

0.61±0.10

0.40±0.07

治疗后

0.99±0.05

0.94±0.08

0.41±0.05

0.34±0.04

0.25±0.06

0.21±0.18

表 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

组别

例数

头痛

呕吐

便秘

消化不良

总计

实验组

60

0

1(1.67%)

1(1.67%)

1(1.67%)

5%

参照组

60

1(1.67%)

2(3.3%)

2(3.3%)

2(3.3%)

11.6%

3讨论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较快,大众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之大众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等,从而导致消化系统类疾病多发。本次实验主要针对脾胃气虚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中应用砂六君子汤、普通针刺方式进行深入分析,其临床效果显著。通过实验结果可知,中医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说明此药安全性较高,患者不易产生过敏排斥等现象,且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降低,说明治疗后相关症状均有所减轻。香砂六君子汤、普通针刺有补脾益气、和胃消胀、燥湿化痰的功效,对患者的脾胃气血有滋补的功效,能够起到调理身体的作用,且在长时间的服用中,不会对患者的肠胃造成刺激性的伤害

【4-5】

综上所述,针对脾胃气虚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中应用香砂六君子汤、针刺等治疗临床效果更为理想,针药并用患者治愈率较高,且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使患者临床症状相对减轻,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并且此药为中药成分,药性相对温和,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玉娟.香砂六君子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 2022,41(03):4-6.

【2】邓琳,侯丽娟,甘婉儿.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胃溃疡的效果及对胃肠激素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 2022,41(03):73-75.

【3】高娜,姚涛,赵赟.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J].世界中医药. 2022,17(04):460—465.

【4】杨继宏.香砂六君子汤配合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全国基层名中医王君琪脾胃病治验[J]. 人人健康. 2021,(17):94-95.

【5】吉各结呷.加减香砂六君子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慢性胃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2021,37(15):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