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伤诱发起病的脊柱关节病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3

以创伤诱发起病的脊柱关节病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

宁正任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中医医院,骨伤科,广西 浦北县:535399

【摘要】目的:分析以创伤诱发起病的脊柱关节病(SPA)临床特点,并且分析疾病误诊原因以减少误诊可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SP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创伤诱发组37例,非创伤诱发组23例,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65-89岁,平均年龄(77.15±2.26)岁。比较创伤诱发组与非创伤诱发组的基线资料、临床特征情况、血液及关节液检测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总蛋白(TP)]、误诊情况。结果:创伤诱发组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与受教育程度同非创伤诱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诱发组发病到接受抗风湿治疗时间为(10.15±2.15),所有患者的初诊科室均是骨科/康复科,首发关节为膝关节与踝关节,临床特征同非创伤诱发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诱发组血液ESR、CRP分别为(72.25±30.14)mm·h、(77.85±32.25)mg/L,均是高于非创伤诱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诱发组关节液WBC、TP分别为(12.14±6.86)×109/L、(44.86±13.25)g/L,同非创伤诱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诱发组误诊30例,误诊率81.08%,非创伤诱发组误诊6例,误诊率26.09%,两组误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创伤诱发的脊柱关节病,发病到接受治疗的时间较短,首诊科室一般选择骨科/康复科,首发关节为膝关节、踝关节,血液炎症水平与关节液炎症水平高,误诊几率也较高。

【关键词】创伤诱发起病;脊柱关节病;临床特点;血液;关节液;误诊原因

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opathy,SPA)属于慢性炎症性风湿疾病,疾病有特定病理生理特征,通常表现为腰背僵痛,伴或不伴下肢关节不对称性肿痛,包括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炎性肠病性关节炎、未分化脊柱关节病、幼年特发性关节炎[1]。SPA好发群体主要为10-40岁人群,诱因多种多样,常见诱因通常为外伤、感染等,然而临床中由于首诊医师对疾病认知欠缺,使得疾病的早期诊断容易被延误,这样对疾病的及早及科学治疗不利,若是能明确疾病的典型特征以及了解疾病误诊原因,应用合理方式进行干预,对于患者早日康复有积极作用[2-3]。本次研究中,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2021年2月-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SPA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创伤诱发起病的SPA的临床特点以及分析误诊的主要原因,提高临床医师对疾病认识,减少误诊误治几率,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SPA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65-89岁,平均年龄(77.15±2.26)岁。纳入标准:①均符合SPA的相关诊断标准[4],主要是临床症状主要为炎性腰背部疼痛,部分合并外周关节肿胀疼痛;实验室检查存在血沉与C反应蛋白炎症指标升高,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CT或者MRI显示骶髂关节炎;②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③精神状态良好,具有一定的沟通交流能力。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者;②合并恶性肿瘤疾病及血液疾病者;③精神疾病或者认知障碍者;④依从性差者。根据SPA诱发原因分成以创伤诱发组与非创伤诱发组,以创伤诱发SPA起病主要符合4个条件:起病时有明确外伤史或者积累性损伤史;②损伤后逐渐出现病变部位疼痛不适;③受伤部位与病变部位一致;④受伤部位短期制动休息不缓解。本次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时患者或者家属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收集创伤诱发组与非创伤诱发组SPA患者的一般资料,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体质量指数等。统计患者诱发SPA发病到接受抗风湿治疗时间、首诊科室(骨科/康复科、风湿科)、首发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脊柱),分析引起误诊的情况。利用MRI检查并且比较骨髓水肿状况,抽取患者静脉血液进行相关血液检查,具体检查内容包括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此外抽取两组患者关节液进行检查,主要检查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与总蛋白(total protein,TP)水平。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结果分析,创伤诱发组与非创伤诱发组的各项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实验室检查指标采取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

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与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创伤诱发组与非创伤诱发组SPA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组别

n

性别

(男/女)

年龄

(岁)

体质量指数(kg/m2

受教育程度

中学及以下

高中及中专

大专及以上

创伤诱发组

37

24/13

77.12±2.31

24.55±1.65

16(43.24)

15(40.54)

6(16.22)

非创伤诱发组

23

14/9

77.66±2.42

24.18±1.62

10(43.48)

10(43.48)

3(13.04)

t/x2

-

0.097

0.864

0.850

0.000

0.050

0.112

P

-

0.755

0.390

0.398

0.986

0.822

0.738

2.2 特征情况

SPA患者的临床特征情况,创伤诱发组患者发病到接受抗风湿治疗时间短于非创伤诱发组,创伤诱发组的首诊科室均是骨科/康复科,首发关节以膝关节与踝关节为主,以上特征同非创伤诱发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创伤诱发组与非创伤诱发组的SPA临床特征情况对比

组别

n

发病到接受抗风湿治疗时间

首诊科室

首发关节

骨科/康复科

风湿科

髋关节

膝关节

踝关节

脊柱

创伤诱发组

37

10.15±2.15

37(100.00)

0

(0)

4

(10.81)

20(54.05)

10(27.03)

3

(8.11)

非创伤诱发组

23

18.86±4.23

14

(60.87)

9

(39.13)

2

(8.70)

6

(26.09)

3

(13.04)

12(52.17)

t/x2

-

10.556

17.033

8.125

P

-

0.000

0.000

0.004

2.3 血液与关节液指标

创伤诱发组的患者在血液、关节液相关检测指标水平均是显著高于非创伤诱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创伤诱发组与非创伤诱发组血液与关节液指标水平比较(

组别

n

血液

关节液

ESR

(mm·h)

CRP

(mg/L)

WBC

(×109/L)

TP

(g/L)

创伤诱发组

37

72.25±30.14

77.85±32.25

12.14±6.86

44.86±13.25

非创伤诱发组

23

20.42±11.23

12.24±8.99

3.11±1.03

34.45±12.96

t

-

7.892

9.502

6.249

2.983

P

-

0.000

0.000

0.000

0.004

2.4 误诊情况

创伤诱发组SPA误诊率明显高于非创伤诱发组SPA误诊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创伤诱发组与非创伤诱发组误诊情况比较[n(%)]

组别

n

发生误诊

未发生误诊

创伤诱发组

37

30(81.08)

7(18.92)

非创伤诱发组

23

6(26.09)

17(73.91)

x2

-

17.873

P

-

0.000

3 讨论

SPA是以脊柱关节受累为典型表现的一类疾病,疾病类型多样,SPA不但会侵犯脊柱以及位于臀部的骶髂关节,还会引起外周关节炎、肌腱附着点炎等,甚至可出现眼色素膜炎及心肺异常[5]。病情严重者还可引起脊柱畸形及功能障碍,引发残疾,而若是能够及早的检出疾病并且进行积极治疗,大多数患者病情能得到良好控制[6]。SPA起病类型多种多样,患者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同时诱发疾病的因素多种多样,起病缓慢并呈渐进性发展,持续迁延难愈,因而容易导致医师漏诊误诊[7]。一些因创伤诱发的SPA患者容易延误诊治,常同意被误诊呈创伤性滑膜炎[8]。所以应提高骨伤科对创伤引发疾病的SPA重视,明显降低误诊发生率,让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创伤诱发组与非创伤诱发组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创伤诱发的SPA同性别及年龄无显著相关性。在临床特征指标上,结果显示创伤诱发组发病到接受抗风湿治疗时间要比非创伤诱发组更短,原因是创伤诱发的SPA在表现上更加明显,因而在接收后需要及早的救治,缩短确诊疾病到患者救治的时间。在首诊科室上,创伤诱发的SPA均是就诊骨科/康复科,而在首发关节上则是与膝关节与踝关节为主,这一结果提示针对有外伤史并且就诊骨科/创伤科关节肿痛的患者,应高度警惕存在SPA患病的可能[9]。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创伤诱发组在血液ESR、CRP与关节液WBC、TP水平上明显高于非创伤性诱发组,考虑原因为创伤诱发的SPA患者,在损伤后机体出现炎症应激反应,这样可让炎症指标升高,同时关节液多为血性,提示针对损伤后血液炎症水平升高显著或者关节液检出WBC异常升高的情况,需警惕存在外伤所致SPA的可能。创伤诱发的SPA累及关节除了滑膜炎的改变,也常常伴明确的骨髓水肿信号,然而并无确切骨折线的存在,这是临床诊治SPA关键线索[10]。但是创伤诱发的SPA在MRI上可见骨折线,一般经休息后水肿处可快速修复,在诊断的时候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本次研究显示,创伤诱发组误诊率明显高于非创伤诱发组,提示创伤诱发的SPA误诊可能性高。

综上所述,创伤诱发的SPA在临床特征上,首发关节多是膝关节与踝关节,并且多就诊骨科/康复科,在损伤发生后血液与关节液炎症及生化指标水平升高比非创伤诱发的SPA高。然而创伤诱发的SPA在临床诊断过程误诊率也较高,需要重视同创伤类疾病进行鉴别。

【参考文献】

[1] 高囡囡, 王志强, 王丽敏,等. 强直性脊柱炎共病高脂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2, 34(4):58-60,64.

[2]  Kaler J ,  Sheffield S ,  Thway M , et al. Pyoderma Gangrenosum as a Presenting Feature of Undifferentiated Spondyloarthropathy with Erosive Inflammatory Arthritis[J]. Case Reports in Rheumatology, 2020, 2020(12):1-7.

[3] 路占忠、刘进子、安晓蓓、张旭飞. 女性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特征及误诊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 2020, 33(11):15-19.

[4] 刘小莉, 张红梅, 张静,等. 脊柱关节炎患者血清中25-(OH)D3,t-PINP,b-CTx水平表达及临床相关性研究[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20, 35(3):26-30.

[5] 李辉映, 王春. 74例布鲁氏菌脊柱炎流行病学调查及误诊原因分析[J]. 中国医师杂志, 2021, 23(5):679-682.

[6] 杨航, 刘毅. 正确认识分类标准 避免脊柱关节病误诊和过度治疗[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20, 24(5):289-291.

[7] 王炎焱, 赵征, 张江林,等. 感染性骶髂关节炎110例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J]. 中华内科杂志, 2020, 59(2):134-139.

[8] 刘伟, 宋慧, 满斯亮,等. 幼年起病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0, 19(12):1147-1151.

[9]Tanatar A . Coexistence of Juvenile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nd Juvenile Spondyloarthropathy: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Archives of Rheumatology, 2020, 35(1):132-136.

[10] 曹晓宇, 赵久良, 徐东,等. 以关节病变为首发表现的复发性多软骨炎临床特征分析[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0, 42(6):717-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