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桩基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建筑施工中桩基施工技术

付山波

聊城市新盛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聊城市 252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工程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作为基础产业,其涉及范围极广。建筑施工质量如果无法得到保证,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桩基础是一种承载力高、适用范围广的基础形式,它的质量决定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因此,为了提高建筑施工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保护居住者的人身安全,施工单位必须充分认识桩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桩基础技术;

1我国桩基施工技术优点

1.1采用桩基施工技术,能够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在地基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采用桩基施工技术,提高建筑物的竖向承载力,从而减少沉降现象。因此,桩基施工技术的这一优点,既保证了地基的稳定性,也保护了居民的人身安全。

1.2采用桩基施工技术,能够有效保证基岩的完整性

尽管经历自然灾害后的表层土体会出现沉降现象,但桩体插入软质基层中后,具有良好抗震及抗压性能的桩基土层能够有效防止桩体在外力作用下被拔出。因此,采用桩基施工技术,能够有效保护基岩,有利于避免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倾斜、坍塌等安全事故,从而为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1.3采用桩基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总之,应用桩基施工技术,能够在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同时,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2工程中桩基施工的总体方案

2.1桩基施工的适用范围

与其他技术手段相比,桩基技术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范围,其本身也具备良好的适用性,在进行日常工作时,需要利用人力资源来对地面进行桩基础的架设作业,确保地基结构的稳定性能够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软弱土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并为后续的工程建筑施工作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正常情况下,施工单位会先对施工现场以及建筑要求进行分析,明确实际情况后再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桩基础技术的应用,以此来完成辅助性的处理工作。当施工现场的土质强度相对较低,工程要求较为严格或者是地面无法满足施工需求时,也需要选用桩基础技术来对整体结构开展加固工作,从而来避免出现建筑坍塌的事故。为了确保桩基础的施工效率与质量能够满足预期标准,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施工时应当提高对土层强度的重视程度,开展全方位的测量工作来进行最终结果的评定,并依照实际情况对土层开展压实处理,这样不但能够有效避免因沉降幅度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还能够对整个工程施工的可行性带来有效的保障。此外,在开展桩基施工与管理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所施工内容的管控力度,不同的建筑要求以及施工模式所涉及的材料与手段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有关地基的承载力也会因此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为了确保施工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则需要施工单位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在不影响工程整体质量的前提下进行施工效率的提升,加强安全管控工作,以此来避免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受到较为不利的影响。

2.2如何解决桩基施工中出现的事故问题

由于建筑工程本身具有极高的风险性,在进行工程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很容易会出现不同类型的施工问题与安全事故,使得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受到较为不利的影响。通常情况下,经常发生的事故大多是因为施工材料存在问题,或者是数据采集误差严重,进而引发施工事故,此外,人为操作的失误也会导致施工事故的出现。施工单位应提前做好风险防控与管理工作,倘若真的出现施工事故,则要及时进行事故原因的判断与分析,明确根源所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手段,这样不但能够尽可能降低伤亡程度与财产损失,同时还能够确保建筑工程施工效率不会受到不利影响。

3桩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法

3.1做好定位测量与成孔工作

在施工前期,做好定位测量工作是保证桩基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施工图纸以及水准基点来开展放样工作,从而保证定位测量的准确性。因此,做好定位测量工作,能够有效防止桩体位移。在定位测量工作中,测量人员还需要保证施工现场的整洁性。此外,技术人员需要与施工人员做好交接工作。技术人员还需要做好施工现场与图纸方案对比分析工作,并且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避免施工误差的出现。例如,当垂直桩基的桩径为0.8m时,轴线偏差范围需要严格控制在10cm之内。在孔位测量定位完成后,施工人员需要在孔口做好护筒掩埋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设计方案,将护筒准确地放置在预定位置。在一般情况下,护筒内径应>钻头直径200mm左右。另外,施工人员还需要做好数据记录工作,以此来提高施工质量。在完成定位测量以及护筒掩埋工作后,施工人员需要及时开展冲孔作业。在冲孔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保证冲孔桩机的稳定性。一旦发现冲孔桩机发生位移或者立轴不稳定等问题,施工人员需要立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在完成以上工作后,施工人员需要采用低锤密击的方式,保证开孔过程中钢绳始终处于放松状态。

3.2做好清孔与灌浆工作

在完成冲孔工作后,施工人员需要及时开展清孔以及灌浆工作。在清孔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采用二次清孔法。第一次清孔往往采用换浆法,施工人员需要先利用高压泵清理孔隙,再利用泥浆泵将泥浆注入清理好的孔隙中。在泥浆注入完成后,施工人员需要利用水文测锤测量沉渣的厚度。待测量结果符合标准要求后,第一次清孔工作就完成了。在第二次清孔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先测量桩孔底部沉渣的厚度,再采用导管灌注法置换桩孔内部的泥浆。待泥浆置换完成后,第二次清孔工作就完成了。在第二次清孔完成后,施工人员应及时开展混凝土配制与灌注工作。施工人员需要按照设计的比例配制混凝土,并且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同时禁止不合格的混凝土材料进场。在配制混凝土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详细记录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以及数据。另外,施工人员还需要重点关注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以及坍落度。例如:施工人员应将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控制在1min以上,从而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保水性以及流动性;施工人员应将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8cm~22cm。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采用混凝土包堵住导管。为了满足施工要求,混凝土包应采用隔水栓塞头。在混凝土配制完成后,施工人员需要及时开展灌浆作业,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灌浆。在灌浆过程中,排气孔需要设置在高处,进浆孔需要设置在低处。当排气孔中有混凝土时,施工人员需要封堵底部进浆孔。

3.3做好桩基选择与断桩处理工作

在应用桩基施工技术的过程中,桩基选择的合理性对建筑物的承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桩基选型工作中,施工单位需要考虑桩基的经济性与实用性,同时将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纳入考虑范围。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当出现断桩问题时,施工人员应迅速取出钢筋笼,并且重新钻孔。在钻孔清理完成后,施工人员需要重下钢筋笼并开展灌注作业。

4结论

综上所述,桩基施工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它将不利的施工条件转变为可以达到施工要求的环境,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打破桩基施工技术的局限性以及提高桩基施工技术的应用率,施工单位应加强桩基施工技术研究,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的可持续性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殷国峰,李建英.基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探究[J].工程建设(重庆),2021(5).

[2]周海涛.建筑工程中桩基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20(5).

[3]奚富强.建筑施工中桩基的应用及施工技术探讨[J].居舍,2019(19).

[4]闫艳清.建筑施工中桩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