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止咳中西医都有招

/ 2

小儿止咳中西医都有招

景咸银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中医院  621100

魏女士的孩子今年3岁,时常会有咳嗽不止的表现,最开始她以为是孩子吃多了糖果,但是断了糖果和饮料之后,孩子依然咳嗽不止。带孩子就诊后,医生认为可能支气管哮喘发病相关,好在症状并不严重,通过西药或中药即可治疗。那么针对小儿咳嗽,中西医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呢?

               

1 什么是小儿咳嗽?

    小儿咳嗽在儿童呼吸系统中相对常见,发病原因和外界异物、化学因素刺激和呼吸道炎性反应等相关,当儿童咽喉部位有异物感或刺激感,机体就会启动咳嗽这一保护机制,令呼吸道中的异物有效排出体外。尽管一些儿童的咳嗽反应可能并不剧烈,症状看似并不严重,但是由于儿童咳嗽反射和力量均较弱,容易出现呕吐现象,再加上咳嗽时无法将呼吸道吸入物和分泌物有效清除,因此气道中的分泌物很可能因为误吸,发生气道梗阻现象。如果小儿咳嗽相对频繁,也可能导致患儿呕吐,对患儿正常睡眠造成影响,对后续疾病康复产生较大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咳嗽是人体排除异物的生理防御机制,但是如果未接受治疗,则也可能为人体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例如咳嗽会增加患儿胸内压力,令心脏负担进一步增加,增加患儿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若咳嗽反应难以抑制,同样会增加呼吸道出血概率,导致胸膜破裂,形成自发性气胸。如果咳嗽市场超过4周,则会发展成慢性咳嗽,有引发肺气肿的可能。

2 小儿咳嗽西医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大致可分成病因治疗与对症治疗两种思路。由于咳嗽是很多呼吸系统疾病都会出现的症状,症状本身并没有较强的特异性,因此如果患儿有其他原发性疾病,例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慢性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等,应针对各类原发性疾病进行治疗,治愈后,咳嗽症状自然会消失。治疗方式可祛痰、止咳或遵循抗真菌、抗病毒等思路进行治疗。

    对症治疗主要包含以下方法:首先,药物治疗,包括祛痰、止咳药物。如果患儿咳嗽症状相对轻微,则最好不用药物止咳。尤其在患儿痰量较多时,极有可能因为单独服用止咳药物,增加排出呼吸道分泌物的难度,对于患儿而言,整体弊大于利。如果咳嗽已经对患儿正常睡眠质量造成影响,也可给予患儿美沙芬、复方甘草片等止咳药物,但是应严格控制剂量,并尽量拉长相邻用药间隔时间。如果患儿排痰困难,也可给予氯化铵等化痰药物。其次,可采取超声波湿化雾化疗法。雾化吸入可湿化患儿气道,软化患儿呼吸道分泌物,且不属于侵入式操作,患儿配合度较高。雾化治疗可避免患儿呼吸道过于干燥,加强对患儿呼吸道黏膜的保护作用,令纤毛活动能力进一步增强,达到稀释痰液的效果,加速排出呼吸道分泌物。再次,可选用支气管扩张药。这类药物的最直观作用就是保障支气管的畅通性,针对一些气道狭窄的婴幼儿,如果分泌物排出难度较大,则可以应用支气管扩张药物,β受体激动药即是常见的药物类型。最后,胸部理疗。这类药物属于非特异疗法的一类,可以借助物理刺激作用,令患儿免疫、淋巴、循环和神经系统更加活跃,进而对机体功能起到有效的调整作用,以达到较好的药物疗效,感应电透热疗法、高频超短波电疗等都是常用方法。

3 小儿咳嗽中医治疗方法

    小儿咳嗽疾病从中医角度看待,和肺气不清因素高度相关,不同证候的患儿在症状上也会有较大差异。风寒侵肺患儿早期会有咽部瘙痒的感觉,咳嗽较急,声音较重,痰液较稀,外观似泡沫,流清涕,脉搏虚浮;风热侵肺患儿痰液黏稠,外观为黄色,咽喉肿痛,时常口渴,舌苔焦黄,脉搏虚浮;燥邪伤肺患儿干咳现象较多,排痰量微乎其微,鼻内相对干燥,舌苔较红;痰湿蕴肺患儿咳嗽生硬较重,可能有胸闷喘憋等表现,痰液为白色,相对黏稠,舌苔较白;痰热郁肺患儿同样会有气急胸闷的表现,痰液为黄色,相对黏稠;肝火侵肺患儿咳嗽相对剧烈,同时会带动肋下疼痛,舌苔为黄色;肺阴亏耗患儿干咳居多,可能有咯血表现,舌苔较红,脉搏较细。

    中医讲究辩证施治的治疗思想,因此针对不同证候类型的患者,在治疗方法上也需要有一定差异。针对风寒侵肺患儿,治疗思路应侧重平喘止咳,疏风散寒。可采用三拗汤合止嗽散治疗,方中荆芥和麻黄能够疏风散寒,陈皮、百部能够祛痰宣肺,甘草和桔梗可清热解毒,止咳利咽。如果患儿咳嗽症状相对严重,可增加金沸草,令祛痰效果更加明显;如果患儿咽部较氧,可加蝉蜕有效止痒;如果患儿合并鼻塞症状,可添加辛夷利水通窍。

    针对风热侵肺患儿,应注重疏风解表,清热祛火。可采用桑菊饮治疗,方中的薄荷、菊花和桑叶可清利咽喉、疏散风热,芦根和连翘可消肿散结、消炎止痛,甘草和桔梗可益气止痛。如果患儿咳嗽症状中,可增加浙贝母、枇杷叶等,达到止咳化痰的效果;如果患儿肺热明显,可加知母和黄芩清热解毒;若患儿咽喉肿痛,可增加山豆根利咽止痛;若热毒蕴藉,可增加生地或白茅根凉血。

    针对燥邪伤肺患儿,应以止咳润燥为主要治疗思路。可选用桑杏汤治疗,方中豆豉和桑叶可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梨皮和沙参可清热生津;贝母和杏仁可止咳润肺。若患儿肺热严重,可增加知母或生石膏清肺化痰;若患儿咯血或痰中代谢,可增加白茅根和生地凉血。

4 小儿咳嗽主要食疗食谱

    食疗同样是体现中医治本诉求的重要治疗思路,针对不同的小儿咳嗽症状,可在生活中通过适当饮食,令患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如果患儿仅仅只是咳嗽,但是痰量较少,可采用小白糖浆、急支糖浆、感冒冲剂等治疗,同时可为孩子采用葱姜橘皮饮治疗。原料为4节葱白,4片生姜,15克新鲜橘皮,在砂锅中放入所有原料,以水煎煮,加入一定量红糖,取适量药液,每天在餐后服用,可有效缓解患儿的咳嗽症状。如果患儿在咳嗽的同时痰量较多,可以选择贝莱糖浆、复方鲜竹沥口服液、儿童清肺口服液、蛇胆川贝散和蛇胆陈皮口服液等。同时可喂患儿服用冬瓜薏米百合粥,原料为25克冬瓜仁,20克百合,100克薏米。先洗干净冬瓜仁,以水煎冬瓜仁,滤掉残渣,后续将百合和薏米煮熟,掺入冬瓜仁药汁,每天让患儿服用3次左右,可以达到化痰清肺的效果。如果患儿因为肺炎症状咳嗽,可采用小儿清肺散、肺热咳喘口服液等治疗,同时喂患儿服用橘皮杏仁荸荠汤。原料为20克杏仁和鲜橘皮,15克荸荠,1枚雪梨。将杏仁全部捣碎,洗干净橘皮切成细丝,将荸荠和雪梨洗净切片,将其置入砂锅中,用小火煮60分钟,分次饮用,即可有效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