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式健康宣教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多形式健康宣教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应用

孙倩  ,赵晶 ,杨小梅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   甘肃 兰州 730050

摘要:目的:探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多形式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采取历史对照研究法,于2021年1月在我院开展多形式健康教育,分析开展前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健康宣教效果。开展前后各取相同病例数量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开展前实施普通健康宣教,开展后进行多形式健康宣教。结果:开展后患者对相关疾病的健康知识知晓程度要明显高于开展前;开展后患者的HAD量表评分结果要明显有开展前(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的健康宣教而言,多形式健康宣教对具有不同疾病认知程度的患者更具针对性,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因疾病产生的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患者对疾病治疗的知晓程度,故值得推崇。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健康宣教;多形式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临床女性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患者发病后产生的症状主要有痛经、月经异常,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不孕情况。临床有研究发现,大部分患者由于本身缺乏对疾病的认知,因此在治疗过程中经常会表现出对疾病的焦虑和担忧情绪,由此导致其发病后的整体生活质量并不高[1]。为了改善这类患者发病后的情绪和生活质量,本文以我院收诊的84例患者为例进行历史对照研究,希望可以为临床后续治疗这类疾病提供相关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取历史对照研究法,截取患者的时间范围为2020.1.1-2021.12.31,将2020年1~12月收治的39例患者视作对比组(开展前),将2021年1~12月收治的39例患者视作研究组(开展后)。本次共计纳入病例人数为78人,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4~47岁。患者的病程在0.5年到9.6年之间,所有患者入院时进行r-AFS分期诊断,其中诊断结果为I期的患者人数为24人,诊断结果为II期的患者为25人,III期人数为15人,IV期为14人。开展前后纳入患者的一般资料之间并无明显差异,本次历史对照研究具有可对比意义。

1.2 方法

开展前所有患者到院接受普通健康宣教,主要方式为患者提出疑问,护理人员对其进行耐心解答,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需要为患者耐心讲解治疗方案,将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开展后的主要内容如下所示:

(1)对患者的基本认知程度进行分层次评估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通过言语沟通了解到患者目前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了解程度,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其进行分层次划分,分别为认知度高、认知度一般以及认知度较低[2]。随后对各个层次的患者实施不同形式的健康宣教,各层次的患者均需要接受一对一的健康宣教,护理人员主要采取语言沟通形式对其进行宣教,宣教材料有手册、微信、QQ,同时在患者入院时为其组建一个病友微信群聊,方便患者可以在群内进行疾病沟通交流[3]

(2)对不同疾病认知程度的患者开展多次形式健康宣教

针对入院评估较高的患者,主要对其实施言语宣教,在患者既有认知程度上给予其更高层次内容的宣教,将疾病影响因素详细告知患者。针对具有一般认知程度的患者可选择先帮助患者了解到自身对疾病认知存在的盲点和不足,针对患者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综合宣教[4]。针对认知层次较低的患者,则需要先与患者取得良好沟通,随后主动听取患者的意见了解其对自身疾病存在的错误认知,再针对患者的错误认知给予纠正[5]。比如经常会有患者认为自己产生疼痛的主要因素是因为炎症,通过进行较强的运动可以缓解疾病,针对患者的这类错误认知护理人员要及时帮助其纠正,由此提高患者对治疗工作的重视程度与认知程度,劝诫患者不要对疾病过度解读,帮助患者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自身疾病。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次研究调查所得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系统进行处理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1. 开展前后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程度对比

各阶段患者接受完健康宣教后由护理人员对其疾病知晓程度进行调查分析,根据患者的知晓程度作出评价,详情如表2-1所示。

表2-1 开展前后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程度对比

时间

例数

知晓程度

开展前

39

31.28±3.67

开展后

39

46.08±2.49

T值

5.028

P值

0.000

2.2开展前后患者HAD量表阳性情况对比

利用HAD量表对患者接受健康宣教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价,具体测评结果如表2-2所示。

表2-2 开展前后患者HAD量表测评结果对比

时间

例数

焦虑阳性人数

抑郁阳性人数

开展前

39

15

14

开展后

39

3

4

X2

7.245

5.479

P值

0.000

0.000

  1. 分析讨论

据临床相关统计调查,我国女性每年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人数正在逐年攀升,发病后患者会出现痛经、不孕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表现的十分明显,也是引发这类患者就医的主要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大多缺乏相关疾病知识的认知,因此难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为此临床有研究提出通过对这类患者开展多形式健康宣教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与临床大部分研究的结果一致,历史对照研究发现,开展多形式健康宣教相较于传统健康宣教而言更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且开展后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人数要明显少于开展前,说明经过多形式健康宣教能够让患者充分意识到疾病的发生机制,了解到自身疾病的情况,由此可缓解患者因发生疾病而产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恢复身心健康。

综上,针对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可根据其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对其实施不同形式的健康宣教。

参考文献

[1]熊婷.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慢病管理方案及管理工具的构建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21.

[2]王斌,苏向妮,秦柳花,韩瑞刚,闫鑫,尼春萍.认知行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IVF-ET效果[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9,27(03):324-326.

[3]宋玉莲,郝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8):3+8.

[4]袁宝英,戚彩彩,李新敏,白玉滢.多形式健康宣教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8):83-85.

[5]石静鹤.健康宣教干预模式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干预效果[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01):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