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优化路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优化路径分析

陈实

四川省纺织工业设计院 四川 成都610000

摘要:暖通系统是现代建筑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出合理的高层建筑暖通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降低系统能耗量,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基于此,本文通过对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优化原则的简单介绍,进而分析了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暖通设计优化路径,为进一步提升高层建筑暖通系统的应用效果提供支持。

关键词: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优化路径

引言:

经济迅猛增长的今天,使得人民思维理念出现了巨大改变,逐渐对节能环保产生了更高的要求。这一背景下,若依然采用传统建筑暖通系统设计方法,则会导致暖通系统能耗较高,噪声较大,从而对暖通系统的应用造成较大影响,难以为居民提供高效的服务。所以,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必须要对暖通设计予以优化。

1、 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优化的原则

对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优化时,应遵循下述三项原则:(1)经济性。暖通设计的优化不仅要注重整个系统的功能性,而且还要注重优化改造时的经济性,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功能符合要求,且投入资金最低的暖通系统改造方案,防止由于资金短缺而对暖通系统的改造造成干扰。(2)节能性。现代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能源消耗量也在不断加剧,导致现代社会逐渐出现了严重的能源匮乏问题,不利于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在暖通设计优化时,必须要遵循节能性原则,进一步降低暖通系统的能耗率,以减少对能源的需求量。(3)合理性。暖通设计的优化,必须要根据建筑特点、实际需求及外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而定,不可盲目对其他方案进行学习,以确保暖通设计优化方案在实际当中体现出最大的价值。

2 、高层建筑暖通设计常见问题

2.1通风问题

通风是建筑的主要功能之一,这项功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对居民用户的服务效果。对于高层建筑来说,为封闭式建筑,其内部通风与暖通设计具有较大的关联性。所以,在暖通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针对相关规定要求,结合建筑功能需求,合理对通风问题予以规划,以赋予整个建筑更高的空气流通率,使得建筑为居民用户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然而在实际当中,一些高层建筑设计时,由于设计理念较为滞后,或是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则会采用不合理的通风设备,采用滞后的保温材料,从而引发各种通风问题。如在一些高层建筑工程当中,采用铝箔玻璃棉作为保温材料,其虽然存在很好的保温能力,但冷冻水管的保温效果则并不是很理想,进而对通风产生一定干扰。

2.2散热器问题

高层建筑暖通系统由很多模块构成,散热器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有效对散热器进行设计,可提升建筑内部空间的室内温度。从实际应用角度来说,一些高层建筑暖通系统设计依然存在缺陷,并未根据规定安装散热器[1]。如有冻结危险的场所与其他场所共用采暖立管,一旦该场所的散热器发生冻结,将影响整个立管上的散热器的使用。同时若散热器的设置位置不合理,则会提升暖通系统散热负担,从而增加散热能耗。

2.3空调设计问题

建筑是一个含有多重功能的聚合体,在暖通系统设计时,设计人员应注重建筑所具备的各项功能,只有这样,才会提升暖通设计质量,使其在实际当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然而很多现代高层建筑施工时,由于前期考虑并不全面,使得审核流程不科学,暖通空调设计的审核并不合理,只审核了设计方案,未对施工合理性进行审核,导致工程后期施工时,很容易出现私自修改的情况,在一套暖通系统内,安装了多个空调设备,大大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复杂性,不利于系统的使用,而且还增加了系统的安全隐患。

3 、高层建筑暖通设计的优化路径

3.1设计理念的改变

经济迅猛的快速发展,使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逐渐对暖通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背景下,导致传统暖通设计存在较大的滞后性,无法符合现代高层建筑的要求。所以,在高层建筑暖通设计时,设计人员应转变以往落后的设计理念,加强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以掌握更多与暖通设计相关的新知识、新理论,开阔自身视野,为设计出更加良好的暖通方案提供支持。同时,还要采用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严格按照技术规定对暖通设计方案予以检验,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优化方案,以此进一步提升暖通系统的优化效果。

3.2通风系统的优化

根据建筑通风系统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将其划分成两种通风模式,一种为机械通风,及利用相应的机械设备,辅助完成室内外空间的流通,另一种为自然通风,即利用自然风在室内外空间自由流通,每种通风模式的效率略有差异,所要消耗的能源完全不同。现代很多高层建筑通风系统设计时,逐渐采用了诱导通风方案:利用建筑顶部预留的采风口,将室外的自然风导入至室内,之后以室内新风竖井为主要途径,将自然风运送至送风机内,尤其将风传输到室内空间,从而达到空气流通的目的。采用该方案时,设计人员对通风系统设计时,还应对消防系统产生高度重视,以防止通风系统对消防系统产生干扰,增加建筑内部的安全隐患。此外,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地下设备用房予以监控,并针对监控结果,合理地设置补风系统

[2]

3.3科学布置管线

在建筑所有功能当中,观赏性处于较高的位置上,确保建筑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可使人产生赏心悦目的心情,从而更好地参与到生活与工作当中。而在暖通系统内,办函了诸多不同功能的管道,如排水管、送风管等,若未能合理对这些管线进行布置,不仅会影响建筑的美观性,而且还会与其他工程施工产生矛盾,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所以,暖通系统设计优化过程中,应针对工程功能需求与外观等因素,结合相关规定标准的要求,合理地对管线进行布置,对于管线交叉处,应标注出相应的符号与标识,以保证施工人员准确了解这一情况;所有管线布置时,应保证暖通系统功能符合要求的基础上,减少各类管线的应用等。

3.4防排烟系统优化

现代建筑工程当中,防烟系统至关重要,高层建筑更是如此,通过该系统的设计,可及时将建筑内部的烟气排除,以提升建筑内部的安全性。一般情况下,防烟装置应固定在建筑内部危险性较高的位置,如无法自动进行排烟的楼梯等,且在楼梯与前室间,安装相应的余压阀,以对防烟系统予以控制,使其保持在正常运行状态。同时,各排烟系统也应合理的根据排烟量的大小设置排烟系统,尽量避免同一系统内个防烟分区的排烟量差距太大,影响系统使用的可靠性。

3.5节能降耗设计

现代能源匮乏问题的不断加剧,使得“可持续发展观”应用得更加深入,这一背景下,在暖通设计过程中,应将节能降耗放置到重要地位,以减少暖通系统运行时能源的消耗量,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量,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如采用更加良好的隔热材料、采用智能变频风机、合理设计参数等。

3.6降低空调噪声

传统建筑暖通系统的运行,通常会产生较高的噪声,对人类工作与休息造成较大干扰。所以,为了使暖通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则应在暖通设计时,采取有效的方式来降低空调噪声。首先,可根据暖通系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消声器,通过消声器对空调产生的噪声进行处理,已达到降噪的目的。其次,在空调系统内部各元件之间,安装相应的减震隔震元件,以降低内部振动而产生的噪声。最后,在暖通系统机房设计时,应选择吸声功能较好的材料,以阻断噪声的途径,以免机房周围出现较高的噪声。

4、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对暖通系统设计的重视程度,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居民用户对暖通系统的需求,从改造通风系统,科学布置管线,防排烟系统完善,降低空调噪声等角度出发,不断对暖通设计予以优化,使其在实际当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沈在敏.节能环保理念在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J].江苏建材,2022(01):101-102.

[2]李璞.高层建筑暖通设计探析——以北京某商务中心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为例[J].北方建筑,2021(06):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