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罗鑫 ,梁鑫 ,胡凯 ,易明豪 ,涂子奇 ,商迪 ,马文欣

国网武汉市新洲区供电公司

摘要本文研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的原因,列举解决措施。从系统硬件、系统软件、人为因素、外部环境四角度出发,分析造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的原因;列举解决措施,包括做好保护装置采购安装、使用正确的故障检修方法、做好线路隔离工作、安装状态监测装置、制定故障解决流程、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水平等。期望本文能够为相关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原因;解决。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原因分析

目前看来,在如下因素的影响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会变得不稳定:

(一)系统硬件因素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出现的硬件故障,集中于多个不同的位置,如通信接口、断路器等,其中通信接口出现的故障问题,多集中于保护光纤、微波通信等层面,一旦发生故障,会严重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此外,继电保护装置的断路器也容易出现故障,为系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影响线路中的主接线,进而严重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系统软件因素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的技术产物不断应运而生,继电保护装置的系统软件日益升级,目前看来,继电保护装置的很多保护动作都与系统软件有关,一旦系统软件出现问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会受到直接的影响,例如系统软件编码设计有误差、保护定值不符合继电保护要求,就会引发电力系统故障。

(三)人为因素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与维修需依赖人工手段来完成,因此不良人为因素,也是继电保护装置故障的重要成因。例如,在安装过程中,若工作人员未严格依照说明书的要求,科学安装继电保护装置,造成某些线路连接不科学,装置安装存在较多问题,就会为电力系统运行带来隐患[1];此外,在日常工作中,若检修人员不能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作出综合分析,并结合企业制定的管理制度,为装置给予及时、有效的维修,也会影响装置运行的稳定性,进而影响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四)外部环境因素

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稳定性常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例如,温度过高时,保护装置原件表皮将会被熔化,进而影响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温度较低时,密封好的化合物容易泄露,这也会影响电力系统运行安全。

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问题解决措施

(一)做好继电保护装置采购安装

相关工作者有必要做好继电保护装置采购、设计工作,从源头上提升保护装置的性能水平,保障其稳定运行。例如,在采购时,应仔细查看供货商的资质,确保继电保护装置性能达标,在安装前,还应安派专业人士进行检查,若发现装置质量不达标,应对其进行合理化处置。继电保护装置基于微电子技术而运行,因此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电磁感应现象是难免的,这会产生一定的电磁波,干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对此企业也应采取措施来完善,尽可能控制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到最佳范围内。

(二)使用正确的故障检修方法

在排查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分析故障的原因与类型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坚持使用最正确的故障排查、检修方法。目前继电保护装置检修常用的方法有顺序检查法、整组试验法、逆序检查法等,第一种多用于检查、调试装置,按照绝缘检测、保护性能检测、外部检测、定值检测的顺序进行操作,多用于检查装置的动作逻辑性,包括动作时间、动作逻辑等,工作人员可通过这一手段,找到故障发生的具体原因[2];第二种方法多用于检查微机保护逻辑故障;第三种方法多用于检查不能及时找出故障因素的微机事故,在使用这种检查方式时,工作人员可从事故结果出发,沿相反顺序进行检查。

通常情况下,使用整组试验法,可帮助工作人员实现对故障的快速排查,在找到故障后,工作人员可兼用其他试验法,提升故障排除的准确性与全面性。例如,在继电保护装置内部变压器发生差动保护动作时,工作人员就可使用这一方法,分析发生差动保护动作的具体原因,若判定为引线故障,应停止变压器运转,整理好引线线路,之后再为变压器恢复送电。若变压器在发生差动保护的同时,还做出了线路断路器保护动作,工作人员应先断开线路断路器。之后结合二次回路的运行状况,找到具体问题后,再为保护装置恢复送电,之后再重复检查二次回路及保护装置运行情况,直至排除全部的故障问题。

(三)做好线路隔离工作

为避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频繁出现不稳定问题,工作人员应仔细分析各类影响保护装置运行的因素,依据线路的特点、性质,做好线路隔离工作,避免线路中各设备发生碰撞。例如,当晶体管保护装置与高压电发生相互作用时,线路中电流会有一瞬间的增加,此时晶体管会被击穿,继电保护装置会发生短路故障,此时进行线路隔离,将晶体管与高压电线路隔开,就能够解决故障问题。

(四)安装状态监测装置,优化管理制度

为提升故障处理的准确性与有效性,电力企业有必要为线路安装状态监测装置,及时监测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情况,尤其应加强对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参数的监测,如此便可第一时间发现装置故障并加以解决。此外电力系统也应结合继电保护装置常发故障,完善管理制度设计,将各项职责一一落实到人,避免“权、责、利”模糊化

[3]。在检修过程中,相关人员有必要把握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更好地检测并排除故障问题。

(五)明确故障信息,制定故障解决流程

在电力系统的日常运行中,工作人员可较为轻松地排查出一些常见的故障,并采取措施高效解决问题,但对于一些较为复杂、少见的故障,工作人员往往很难第一时间做出有效的举动。因此为提升继电保护装置故障排除的高效性,工作人员可结合装置运行情况,明确故障信息,进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故障解决流程,尽可能快速、准确地解决故障。如下示例故障解决流程:首先,在处理继电保护装置不稳定问题时,工作人员可先检查现场的断路器,分析其信号灯处于何种指示状态,之后可依据信号灯的指示进行判断。若依旧未找到故障原因,工作人员可分析故障属于人为故障还是设备自身故障,并且要将整个检查过程涉及的各类要素记录下来;其次,工作人员可借助微机技术辅助操作,分析故障原因。通常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故障的发生,与多项工作模块有关,因此在发生故障后,工作人员应将故障事件上报给调度员,具体的上报内容包括跳闸时间、自动投切动作、故障录播形态等,方便调度员明确故障类型,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六)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优化管理流程

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应多研究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原理,学习二次图纸,并对位于现场的继电器、二次回路端子、信号吊牌、压板等给予有针对性的核对。此外,积极采取两票制度,并依照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操作规范,对装置给予安全保护也是很有必要的,对此工作人员也应充分注意。在平时,电力管理人员应多组织基层工作人员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夯实其专业素质、强化其安全意识,令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变得更为准确、规范,切实提升继电保护装置管理水平,保障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继电保护装置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平时,工作人员应加强对这一装置的研究,客观分析影响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稳定性的因素,包括系统硬件软件、外部环境、人为因素等,优化管理制度设计,并为继电保护装置安装状态监测装置,做好线路隔离工作,将装置时刻保持在良好的运行状态下,保障电力系统的高效、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程建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问题及处理对策分析[J].光源与照明,2022(03):183-185.

[2]董立城,薛彦君.探讨电气继电保护装置的检修和运行维护[J].科技经济市场,2022(03):39-41.

[3]王重阳.自动化系统中的继电保护安全技术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2,39(01):27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