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中正畸治疗作用分析与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口腔修复中正畸治疗作用分析与探究

乔扬娟

    宝鸡市凤翔区医院    721400

【摘要】目的:探究口腔修复采用正畸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先天性牙缺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口腔修复,观察组运用正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对先天性缺牙患者运用正畸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治疗后出现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口腔修复;正畸治疗;疗效;不良反应

口腔科中有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为先天性缺牙,此疾病是由于牙胚在发育的时候未发育完善所致,主要类型有缺牙症、无牙症以及少牙症[1]。先天性缺牙不仅会使患者牙齿的美观度受到影响,还会影响其咀嚼能力与语言能力,给患者增加一定的心理负担。对先天性缺牙患者运用常规口腔修复,各方面的改善效果不明显,患者对其满意度不高。而正畸治疗是采用矫正装置,纠正患者的颌骨与牙齿,能够使患者的牙齿看起来更加协调,从而达到美化牙齿外观的效果[2]。因此,本文特地对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先天性牙缺患者,对其采用正畸治疗,探讨其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将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先天性牙缺患者6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年龄19-42岁,平均(30.5±5.64)岁,其中16例为女性、14例为男性;观察组年龄20-46岁,平均(33.2±6.80)岁,其中13例为女性、17例为男性。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口腔修复,运用X线对患者的口腔进行照射,查看患者缺牙的部位、个数、牙周状况。修复牙齿的材料运用冠树脂,将其放入患者的口腔内,查看具体效果,再做牙体形状、取模操作;确认好种植牙齿的间距和放入的位置后,让患者进行试戴,再对周围牙齿进行检查,查看牙齿间的密合度。

1.2.2观察组

观察组则运用正畸治疗。详细方法见下:对患者做完牙齿的基础检查后,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正畸治疗。先将患者口腔内残留的牙冠牙根和乳牙等清理干净,对其运用矫正器固定牙齿,要保证患者的牙齿整齐,若发现牙齿错位、扭转、倾斜时,要调整好牙齿之间的位置。保持器需佩戴180d,再对其进行口腔修复,口腔修复的方法与对照组一致。

1.3观察指标

观察以下指标: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无咬合接触、食物塞牙、咬合太高以及压牙周不适。

1.4疗效判定标准

评价治疗效果:(1)显效。牙齿美观、整齐,症状完全消失。(2)有效。牙齿美观度改善,症状缓解。(3)无效。牙齿不美观,症状还有加重的情况。

1.5统计学分析

由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采用t和X2检验计量与计数资料对比,以P<0.05表示有差异。

  1. 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n=30)

12(46.67)

10(33.33)

8(26.67)

22(73.33)

观察组(n=30)

18(60)

11(36.67)

1(3.33)

29(96.67)

X2

8.571

P值

<0.05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x±s,分)

组别

无咬合接触

食物塞牙

咬合太高

牙周不适

发生率

对照组(n=30)

4(13.33)

5(16.67)

3(10)

4(13.33)

16(53.34)

观察组(n=30)

0(0.00)

1(3.33)

0(0.00)

1(3.33)

2(6.67)

t值

8.540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1. 讨论

先天性缺牙是因为患者口腔牙列受到损害,从而致使牙齿出现倾斜、松动、甚至脱落,会直接患者的咀嚼能力和美观程度,如若不能及时对其进行治疗,口腔问题则会越来越严重。常规口腔修复法是采用人工修复体,矫正患者的牙齿畸形问题,但是这种修复方法修复出来的牙齿不美观,咀嚼能力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这说明对先天性缺牙患者运用正畸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口腔正畸治疗是采用人工矫正的方式,让患者戴上矫正器,从而使患者牙齿与骨骼之间更加协调,其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口腔正畸治疗将牙齿之间的距离调整得更加合理,为义齿种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口腔修复联合正畸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改进患者出现的牙齿错位、缺损等问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咀嚼与咬合能力

[3]。有部分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影响疾病的治疗。因此,要积极疏导患者的情绪。医护人员在治疗的过程中,也要为患者讲解生活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比如少摄入一些辛辣、冰冷的刺激性食物。由于每天佩戴矫正器,会有很多食物残渣落入牙齿间,再加上菌斑的作用,时间过长则会将牙面腐蚀掉[4]。所以也要告知患者每天清洗矫正器,以免发生龋齿。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治疗的成功性。

综上所述,对先天性缺牙患者运用正畸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治疗后出现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马慧,王桃.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2,49(02):328-330+334.

[2]陈迪.口腔修复中正畸治疗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02):72-74.

[3][3]范磊.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前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24):29-31.

[4]杨宪珍.正畸联合口腔修复对先天性缺牙的治疗及有效性评价[J].系统医学,2021,6(24):16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