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镇静镇痛效果及价值比较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镇静镇痛效果及价值比较分析

杨波

 绵阳市安州区中医院  四川 绵阳 邮编:622650

摘要:目的探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镇静镇痛效果及价值。方法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分为参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给予参照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研究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对比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后15分钟、30分钟的镇静效果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术后1天疼痛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有效改善镇静与镇痛效果,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髋关节置换术;全麻;

前言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采用人工髋关节替代自身髋关节,适用于终末期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和重度髋关节畸形,手术方法是切除自身的股骨头和股骨颈,将金属关节假体植入股骨近端,将髋臼部软骨和硬化骨进行适当磨除,置入金属髋臼,重建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1]。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历时百年,技术相当成熟,治愈率可达90%,术后患者可恢复正常生活[2]。研究指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有效改善麻醉效果。本文将以6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分为参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参照组,18例男性,12例女性;年龄是45-71岁,平均(60.98±3.12)岁。研究组,17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是42-72岁,平均(60.67±3.0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降压、降血糖等对症治疗。术前,取苯巴比妥那0.1g、阿托品0.5mg、复方乳酸钠林格式液5-7L/kg注射,在进入手术室以后,开放外周静脉,监测心率、心电图等指标。

给予参照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指导患者保持平卧位体位,实施全麻诱导插管,取诱导麻醉药物依次注入,0.02-0.04mg/kg咪达唑仑,3-5ug/kg芬太尼,2-2.5mg/kg丙泊酚,0.07-0.15mg/kg维库溴铵。

研究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保持右侧卧位体位,取T12-L1间隙硬膜外穿刺,向头侧留置导管,并在头端硬膜外针头超出3cm进行固定,以便术中加药与术后镇痛。随后,实施L3-4间隙的单次腰麻,使用布比卡因(生产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0mg与葡萄糖溶液混合,共3ml进行推注,在0.5min内完成,调整体位为平卧位,头脚高度可对麻醉平面进行控制,观察麻醉平面,待稳定后行手术操作;若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0min以上,则需取药物追加。

1.3 观察指标

评估镇静效果,使用镇静量表综合评估,在麻醉即刻、术后15分钟、术后30分钟分别进行评估。疼痛程度评估,使用VAS量表进行评估,在术后、术后1天分别进行,共0-10分,其中10分表示最疼痛,0分表示无疼痛。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分析,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镇静效果比较

研究组手术后15分钟、30分钟的镇静效果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如表1所示。

表1:术后镇静效果比较(X±S)

组别

n

麻醉即刻

术后15分钟

术后30分钟

研究组

30

4.72±0.62

4.03±0.21

3.32±0.18

参照组

30

4.64±0.71

4.37±0.28

4.19±0.27

T值

/

0.4756

3.9674

4.7344

P值

/

0.6231

0.0000

0.0000

2.2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比较

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术后1天疼痛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如表2所示。

表2:术后疼痛比较(X±S)

组别

n

术后

术后1天

研究组

30

2.33±0.56

1.09±0.54

参照组

30

3.09±0.62

1.78±0.48

T值

/

4.0947

3.9677

P值

/

0.0000

0.0000

3 讨论

骨科手术的创伤大,且失血量多,伴随多种不良反应,在该手术中,标准麻醉方式为全麻,然而,对于老年患者,其机体代谢慢,伴随多种慢性病,麻醉与手术耐受力下降,实施全麻可抑制术中大脑皮层投射系统,且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大,术后恢复时间长,术后镇痛效果差,生理、心理变化更加强烈,增加并发症发病率[3]。腰硬联合麻醉是通过取蛛网膜下腔部位,将药物注入,直接作用于脊神经,使得麻醉碰面更易控制,减少对循环系统所产生的影响,同时发挥血供与重要脏器的保护作用,起效时间较长。大量临床实践表明[4],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机体的应激反应小,稳定麻醉期的血流动力,有助于改善镇静效果。腰硬联合麻醉是利用腰膜特点与腰膜外特点进行麻醉,具有许多优点,如效果准确、麻药用量小、麻醉时间不受限、中毒发生率低等,麻醉效果显著

[5]。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实施不同麻醉方式,结果可见,研究组手术后15分钟、30分钟的镇静效果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术后1天疼痛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综上所述,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有效改善镇静与镇痛效果,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庞欣杰,卢锦容,李雪瑜,等. 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药科学,2022,12(3):145-148.

[2]陈凌云,包长彩,包松志. 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 健康必读,2021(7):74-75.

[3]王莹柳. 腰硬联合麻醉与全麻在髋关节置换术中麻醉效果对比[J]. 医学美学美容,2021,30(12):91.

[4]齐玉婷,张锐. 髋关节置换术中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的价值对比分析[J]. 健康之友,2021(14):5.

[5]杨柏竹. 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麻醉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中国伤残医学,2021,29(2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