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机械现状及发展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机械现状及发展探析

郭晓晴1, ,杜杰2  ,黄凯3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  呼和浩特  010000

摘要:农业机械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对农业的发展方向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机械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阐述了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机械、现状、发展

农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基础,其高质量发展关系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稳定。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农业机械已被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成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要素。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并逐步向深层次发展,由单一化向综合化发展,较大程度提高了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有效促进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

1.发展农业机械的重要意义

1.1减轻生产劳动强度。农业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也是农民获取收入的重要途径。原始农业以人工劳作为主,机械化水平不高,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偏低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生产意愿和劳作积极性。近年来,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劳动力价格急剧上升、结构性短缺等问题,导致农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速农业机械化推广,借助先进的技术条件装备农业机械,改变传统人工劳作方式,实现农业发展的机械化、现代化和高效化,以此推动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

1.2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以设施农业为例,其生长环境具有封闭性的特征,但高温、高湿环境不仅适宜动植物的生长,同时也适宜微生物的快速繁殖。在温室环境下,农作物自我调节的能力较弱,在缺乏相应技术及装备时,易遭遇病虫害危险。这不仅会浪费大量的农药、水、肥等资源,还会降低设施农业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不利于提高设施农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影响到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不断研究、改进农业机械,为动植物的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保障农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1]

2.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机械发展现状

内蒙古自治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的应用,十三五期间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4056.6万千瓦,较“十二五”期末增长6.6%;拖拉机拥有量达到122.5万台,其中30马力以上拖拉机达到39.1万台,其中8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达到3.4万台。谷物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到4.2万台,增长40%;植保无人机达到1207台,畜牧养殖、设施农业等产业农机装备稳步发展。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6.1%,较“十二五”期末提高4.7个百分点。小麦、水稻综合机械化率稳定在95%以上;玉米、马铃薯机收率分别达到87.7%和88.8%,较“十二五”期末分别提高28.2个和13.4个百分点。我区大力推广绿色高效新机具新技术,聚焦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推动物联网、大数据、北斗导航等新技术在农机作业上的应用。通过应用北斗终端等信息化技术,累计监测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作业面积分别为758.9万亩和1629.5万亩。

3.存在的问题

3.1资金短板。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发展呈现出规模大、集约化发展的特点,在加速农机化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着农民群体经济基础薄弱、中高端农机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同时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分农业也面临着必须负担高额资金投入的现实问题,加大了农民群体的风险承担压力。因此,内蒙古自治区就出现了农民对发展农机化相对保守的问题。

3.2生产效率和精密度较低。虽然现阶段我区的农业机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已经基本完善和成熟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体系,实现了初步的现代化。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较,我区农业机械在生产效率和精密度方面都比较低,其生产效率和精密度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将不利于农业机械未来的发展。

3.3农机操作人员技能与待遇不高。一方面,农业机械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同时也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后期的技术跟进与设备维修,以此来保证农机的使用效率。但在农机的实际使用过程中,部分地区技术人员自身素质较低,对农机的使用原理掌握的不准确,无法高效地发挥农机的应用功能,从而影响了农机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农业是有季节性的,因此,农业机械与农机操作人员的应用也是有季节性的。这会导致农机操作人员在旺季和淡季时工资待遇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收入情况不稳定、人员流动性较大,对农机管理部门各项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4.未来发展方向

4.1智能化发展趋势。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农业机械智能化发展趋势逐渐显现,并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趋势。从当前农业机械的应用现状可以看出,很多农业机械的应用都已经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操作,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满足了人们的生产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劳动力资源,减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经济效益。另外,农业机械智能化的应用,能够规避传统人工种植中对土地的损害,保护土地资源,增加土地资源的产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同时,智能化的农业机械应用将进一步把农民从繁重的农业劳作中解放了出来,不断拓展农民的眼界、提高农民的素质,对提升中国农业的整体生产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2绿色化发展趋势。经济的发展不仅提升了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人们也逐渐提高了对农副产品质量的追求,有机农副产品、绿色食品等逐渐走进了消费者的视野。因此,农业机械的发展要努力迎合当前的时代趋势,坚持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理念,在设计、研发、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渗透环保理念,在农业机械的具体应用过程中避免有害物质进入到农副产品当中去,在农业机械废弃物排放上要秉持节能减排的原则,避免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另外,在农业机械绿色化发展的同时,建立农副产品的绿色化生产、输出链条,从农副产品的播种、秋收、生产包装、运输等多个环节确保质量和安全,让消费者能够买到放心粮、吃到良心菜。在保证人们健康利益的同时,维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3]

参考文献

[1]王恒一,邹雪剑,王涛.我国设施农业机械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5(2):61-62.

[2]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农牧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2022.

[3]陈翠平.农业背景下中国农业机械发展趋势[J].机械装备,2018:25.
作者一姓名:郭晓晴;性别:出生年19795;籍贯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民族:汉族;最高学历:本科;目前职称: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