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和谐之音——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奏响和谐之音——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刘月娇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广东阳江  529500

[摘要]:随着构建和谐社会工作全面展开,新课标的背景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故此,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以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为基础,与学生沟通架起交往的桥梁,宽容对待学生给师生关系注入润滑剂,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不仅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更好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还为构造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交往 建立 和谐 师生关系


  从教育的产生到教育的长期发展,这一历史长河中,师生关系是古今不尽的话题。随着构建和谐社会工作全面展开以及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着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更好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还为构造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布尔贝说过:“具有教育效果的不是教育的意图,而是师生间的相互接触。”所以在师生双边活动中,只要通过师生交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就能从中体验到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宽容与关爱,同时受到指导、建议、激励、鼓舞、感化和鞭策,形成积极的、丰富的情感体验与人生态度。

由此可见,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是何等重要。那么,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一、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都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过,教师作为主导方是尤其重要。因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要进行各种双边活动,也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矛盾。如果教师不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专制的作风,没有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和热爱学生的情感和行为,要真正化解这些矛盾也是枉然,甚至可能会激发矛盾,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形成教育教学的反阻力。
  例如,音乐老师非常气愤地向我这个班主任报告。前段时间我班学生的课堂纪律很好,但她刚才在我当班主任的那个班真的无法上课:有许多学生在上音乐课时,有的索性不唱,有的看书,有的故意唱反调。我作为班主任听了之后及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立刻到班上进行调查了解情况。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在前一节音乐课,音乐老师教学生唱了好几遍的那首曲子,然后点名抽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第一个学生唱得不准确,接着叫上课没精打采的学生唱,结果唱得比第一个更差。这时,音乐老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非常气愤地说:“你比刚才的同学还蠢,教牛比教你们还容易。”恰遇第二个学生的自尊心非常强,又加上身体不舒服,也气愤地回敬一句:“我们是蠢呀,那么你去教牛吧!”我想:怪不得呀!老师的一句过重的话深深地刺伤了学生脆弱的自尊心。学生得不到老师的尊重和关心,就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学生的逆反心理一旦形成,就有可能会与老师产生对立关系。师生关系不和谐,不说教育有良好的效果,就连教育教学活动也无法进行。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对学生的关心才能如水载舟,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驶的小舟。没有这种关心,小舟就会搁浅,你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
  因此,老师只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当作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他们的思想发展变化;体察他们的甜酸苦辣,关心他们的生活冷暖,感同他们的悲喜离合,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诚心为他们排难解忧。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样,学生才乐于接近老师,倾心于老师,和谐之音在师生之间悄然响起。
    二、给学生多一点宽容是建立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小学生是人,而且是未成年人,不是圣人。大人都很容易犯错,何况年龄小、贪玩、控制力差、辨别是非能力不强的小学生。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误、会犯错误,作为老师面对犯错误的小学生如何处理呢?要是老师不管三七二十一,板着面孔,瞪大眼睛,大发雷霆之声,就可能会使学生看见老师如老鼠见猫,望而生畏,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而且我们是教师,而不是警察。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震动比惩罚更强烈。”由此可见,在学生犯了错误以后,需要我们教师去帮助引导纠正,培养造就。可是,老师教育的态度和方法是关键,如果老师能根据犯错误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站在学生的角度,因材施教,宽容对待,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学生就会更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因此,老师主要转换角色,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以宽容的态度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不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师生关系就不至于处于紧张的状态,而且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例如,课间时一个女同学难过地对我讲,她放在宿舍床头柜里的十元零用钱不见了。我想:虽然钱不多,但是处理不好,对以后的师生关系会带来负面影响。于是我就找来全宿舍的女生进行晓之于理,动之于情。我边柔和地讲边仔细观察各女生的神色,发现其中有一个女生面色有异。我可以断定拿钱的人就是她。当时,假如我当场指出她,狠狠地批评一顿,就一定会令她感到难堪,伤坏了她脆弱的自尊心。可能个性偏激的她会站在老师的对立面,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就很难收到教育效果。但我并没有这样做,而是采用宽容的态度对待,继续放松口气说:“可能有同学一时糊涂犯了错,人人都会犯错误,最为关键的是知错能改。如果拿了,就找个适宜的时间放回原处,老师和同学都还是像以前那样喜欢她。”小梁抬头与我对视一下,我微笑着,会意地点点头。她立刻深深地呼了一口气。第二天小黄跑来高兴地告诉我钱回来了。我对小梁会心一笑。小梁向我投来感激的目光。她从此洁身自爱,平时看见我从来不打招呼的她也主动问好,有时向我倾诉心事。


  我常常扣心自问,宽容犯错误的学生有什么不好呢?老师的宽容使他们情感上得到安慰,理智上得到调整,自尊心获得补偿。师生之间随之奏出和谐之声。
    三、与学生沟通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桥梁
  众多学生当中可能有些会对老师产生偏见,或许有些老师有“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使学生对老师的“好心”产生种种误解,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其实,学生会对老师产生偏见和误解很大程度上是师生之间缺少沟通,没有架好交往的桥梁。因为交往是一种艺术,首要态度要诚恳,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所以,老师要改变教育观念,切莫在学生面前高高在上,把那份所谓的威严写在脸上,让学生望而生畏。试想学生又怎敢接近那样威严的老师,倾诉积压已久的心声呢?故此,老师要想学生乐于接近你,平时要主动并以一种平等、民主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朋友式沟通交往,心中那份真诚的爱尽量表于言中,不要深藏不露。学生就会在你的言行中感到老师浓浓的爱意。还有,老师要耐心聆听学生的心声,撕开师生之间无形的隔膜,调节情感达到师生心理的同位转移与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和谐之花”就在师生之间欣然怒放。
  总之,在新的时代中,我们每一位为人师表者,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以新的定位,新的观念来善待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个平等、民主、人道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共奏和谐之音,让这声音永远在校园上空回荡。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S].2019.
    [2].冯晓燕. 构建良性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效率[D]. 河南省巩义市西村镇第四初级中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