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二战时期日本强制劳工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浅谈二战时期日本强制劳工问题

刘蓉  ,指导教师:涂荣娟

历史文化学院2012级  

摘 要:二战期间,日本为了弥补其自身劳动力不足的缺陷,利用占领地俘获的劳工及其俘虏的战俘从事各种劳役。据资料显示,二战时期中国有近4万人被强征至日本,其中3700余人在三菱公司旗下各工厂煤矿被强制劳工,造成约722人死亡。自上世界90年代起,我国民间对日诉讼逐渐兴起。至今仍未能获得日本方面的道歉与赔偿。时至今日,日本强制劳工问题也成为日本战后遗留问题中的重要一支。

关键词:日本;强制劳工;对日索赔;明治申遗

一、导语

目前学界对日本强制劳工事件主要涉及到“华北劳工协会”在日本侵华期间劫掠的中国劳工数量及华工的非人待遇从而揭露日本战争期间的罪行、中国民间对日诉讼的法律基础以及诉讼现状等方面。学者研究也都局限于中国劳工,对国外被强制劳工提及甚少。本文也将从幸存劳工口述资料以及日本方面对二战遗留问题的态度入手,结合日本“明治申遗”成功等方面进行阐述。

、日本在占领地大肆掳掠劳工强制劳役

1在日劳工概况

1)朝鲜劳工

    由于战线的不断拉长,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日本国内的劳动力根本无法满足其侵略战争的需要。日本法西斯当局不择手段地大肆掳掠外国劳工,首遭此祸的便是处在日本法西斯殖民统治之下的朝鲜人民。

19397,日本政府在颁布《国民征用令》的同时,下令废止《朝鲜劳动者移人限制方计》,允许矿山、土木工程等企业在政府的统一管理下,集团式地征用朝鲜劳工[1]。自此开始,至日本法西斯垮台为止,大量朝鲜劳工被源源不断地掳掠到了日本。其中大批朝鲜青年女子征为女子“爱国挺身队”队员,被迫为军队提供“特殊服务”。而被掳掠至日本的朝鲜劳工主要分布在日本的一道九县,大部分从事煤矿、金属矿、土木建设等重体力劳动。据统计,日本全国煤矿的井下矿工中,朝鲜劳工占总人数的60%--70%。对于朝鲜劳工来讲饥饿、抽筋、炎热……是每天都会面临的难题,还得在日本警察及监工的监视下进行劳作,即使患病也得照常上班,并时常遭到日本监工的殴打。最终在日本方面的非人折磨下,朝鲜劳工或死亡,或逃跑,造成在日的朝鲜劳工“损耗率”达到50%以上。

2、劳工的反抗

(1)花冈惨案

1944年春,在洛阳保卫战中,时任国民党第十五军连长的耿谆因负伤被日军俘虏。88日,经过七天七夜的海上漂泊,除去路上的逃跑者和死亡者,包括耿谆在内294名中国劳工抵达日本花冈町中山寮,成为日本鹿岛组(今鹿岛建设公司)花冈作业点强掳的第一批中国劳工。之后,又有两批共700名中国劳工被押至花冈中山寮集中营,这样,共计986名中国劳工在这里被强迫为日本企业做苦役。

劳工们每天被迫从事1516小时的超强度劳动,由于严重的饥饿劳累,加上凶狠的日本监工的打骂摧残,此后的半年时间,就有200多人死于非命。非人的折磨,激发了中国劳工的强烈愤怒,1945630日夜,在大队长耿谆的率领下,幸存的700余名中国劳工发动了以死反抗日本侵略者暴行、捍卫民族尊严的暴动。劳工们打死监工,逃往中山寮附近的狮子森山。一场远离中国本土的大暴动震惊了日本朝野,警方出动2万军警围捕枪杀。翌日,余生的中国劳工全部被俘,暴动惨遭镇压。重落日寇魔掌的中国劳工遭到更为残酷的变本加厉的迫害。酷暑7月,中国劳工被捆绑双手,跪在铺着石子的共乐馆广场上,三天三夜不给吃喝,日晒雨淋,侮辱毒打。几天过后,广场上尸体遍地,其惨状目不忍睹。1945911日,耿谆竟被战后的日本秋田县法院无理判决死刑(后改判为无期徒刑)至此,共计418名中国同胞在花冈死于非命。

(2)“刘连仁案”

     刘连仁,1913年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井沟镇草泊村,原本只是身处于战乱年代的一个普通农民。然而19449月的一天上午,刘连仁在村子里被3个日本兵抓住,用绳子绑上,用枪押着,离开了故乡。当时刘连仁的妻子已有7个月的身孕。自此刘连仁便成为了成千上万被日掳掠劳工中的一人。被押送至青岛后,包括刘连仁在内的八百余人被关在开往日本的大货船的下层大统舱。舱内光线极为黑暗,地上全是矿石,这些被抓劳工的食物仅仅是一个又黑又小的窝窝头。船行六天,达到日本,刘连仁等劳工被火车运送至目的地——日本雨龙郡沼田村明治矿业公司昭和矿业所。刘连仁被分到矿井里钻煤。这里就是活地狱,干活又脏又累又险,一天干10多个小时,完不成任务不准收工,没有安全设备,不准洗澡,没多久大家身上长了芥疮。劳动量非常大,然而正常的一日三餐却得不到满足。日本人的刺刀底下,挨饿受冻、挨打挨骂、担惊害怕,被打死、饿死、冻死、病死的人很多,活下来的一个个容颜消瘦、双目无光、全身无力、双腿发软,这支中国劳工队伍是一支“死亡队伍”。

四、幸存劳工对日诉讼现状及日本方面态度

1、幸存劳工对日诉讼现状

    ①1996年,刘连仁向东京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日政府道歉并赔偿损失。2001年,东京地方法院判决日政府赔偿刘连仁

2000万日元,成为二战受害者对日索赔诉讼的分水岭。日本政府对此不服,向东京高等法院提出上诉。2005623日,日本东京高等法院判定刘连仁败诉,驳回了日本政府需向受害者支付2000万日元赔偿金的一审判决结果。

    ②1987年,部分“花冈事件”的中国劳工幸存者及死难者遗属组成原告团,向花冈矿山所属的鹿岛组提出赔偿诉讼。1995年,以耿谆为首、包括原花冈矿山中国劳工及其遗属共11人诉讼团向东京地方法院递交起诉书,要求鹿岛组向原中国劳工及其遗属做出总额约为6000万日元的伤害赔偿。1997年,东京地方法院一审宣布原中国劳工诉讼团败诉。耿谆率领原中国劳工及遗属诉讼团继续上诉,2000年,东京高级法院判处原告方原中国劳工及遗属诉讼团与被告方鹿岛组和解,鹿岛建设公司向中国红十字会信托5亿日元,作为事件的赔偿金。但在《关于花冈事件和解的声明中》鹿岛公司表示既不承担道义上的责任也不承担法律上的责任(P189)

201131日,日本最高法院驳回中国劳工诉日本政府及鹿岛公司和间组公司损害赔偿案的上诉。

    ④20137月韩国釜山高等法院和首尔高等法院分别作出了韩国二战劳工对日索赔诉讼的胜诉判决。

2、日本方面态度

    对于中国民间对日不断索赔,日本方面采用“中国政府已经放弃民间战争受害者个人的索赔权”、“国家无答责”以及“时效与除斥时间已过”等理由进行抗辩,并得到大多数日本法院的认同,致使中国民间对日索赔之路频频受挫。

201038日,韩国联合通讯社等媒体报道称,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在会见来访的美国国会议员时做出非正式表态,愿意对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发生的强掳等问题进行补偿。对此,日本官房长官平野博文在当日记者会上予以否认,称有关日本政府正在研究此事的消息并不属实。韩国KBS电视台称“虽然不是正式表态,但这是日本首相首次就历史问题表示愿意补偿”。

2015722日,日本三菱综合材料公司外部董事冈本行夫公开表示愿意就二战时期强制劳工一事进行道歉,并在此之前向二战时期俘虏的美国士兵强制其劳工道歉。三菱企业这一态度或是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铺路,或许在强制劳工一事上将有所行为。这在一方面也代表了对日索赔的一个进步,但三菱企业并不能代表日本政府。

事件并未结束,20151011日,联合国公布日本承认强征劳工记录。

    五、结语

随着时间推移,幸存劳工数量不断减少,索赔道路也或将更为艰难。要解决此等遗留问题,重点需要日本方面能够正视历史,日本政府需要正式向被其掳掠的劳工道歉并进行一定的赔偿。德国、奥地利已经通过建立基金的方式解决了欧洲二战时期的强制劳工问题,美国以及加拿大也解决了把日本侨民关进集中营强制劳动的问题,因此日本方面也应该从中吸取经验,通过正当途径进行解决。战后遗留问题得不到解决,日本将无法取信于亚洲,日本在亚洲人民心中的形象将无法得到转变。

参考文献:

[1]居之芬.1933.9—1945.8日本对华北劳工统制掠夺史[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

[2]毛欣.二战期间被掳中国劳工对日索赔诉讼的法律问题探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3]周颂伦.近代日本的基本国策——大陆政策[J].江海学刊,2004,(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