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电子证书》考证教学实施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中职学校《电子证书》考证教学实施探索

梁珠珠

湛江市李明名教师工作室    524000

摘要:在职业教育备受重视的新形势下,中职教育与高中教育并轨发展。中职教育不断全面发展,中职学生不仅要学技能,还能通过职教高考提升学历。中职生报考高职院校,考取符合要求的技能证书是升学的第一要求,因此,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就显得极其重要。本文将以专业技能电子课程为例,通过教学背景、课程现状、教学实施、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对电子证书的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 职教高考  专业技能 电子课程 电子证书

一、教学背景及课程现状分析

近年,我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中职教育除了培养技能型人才之外,还有更多升学渠道,中职教育越来越多可能。同时,在教学上就会有更高的要求,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也愈发重要。对于中职教师而言,培养技能型学生和升学型学生都离不开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是保障教学质量的第一步。

我校已被评为国家示范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是示范专业之一。现阶段我校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向着SMT制造方向和物联网方向发展,为了进一步将专业技术与行业接轨,我校引入SMT(电子表面贴装技术)电子企业合作订单班,并在我校建设SMT产教研融合基地。我校依托订单班和产教融合基地,整体提升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对学生提升自身专业技术水平起到很大的作用。

我校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既有就业需求,也有升学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校不仅开设电子方向订单班,而且还开设以电子课程为专业课的升学班,升学班目标在于考取符合职教高考要求在电子证书。现今广东省职教高考要求学生先达到专业技能要求,即考取到符合要求的技能证书,才能有考取高职院报志愿的机会,证书是敲门砖,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由此可以看出,在升学路上,专业技能已经反客为主,成为了必修课,而且是学生升学之路的垫脚石,因此,在职教高考中,专业技能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针对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专业技能学习贯穿整个中职阶段,从中职第一年开始,学生学习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知识,安排学生学习两个学期的《电子技术基础》理实一体化课程。《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包括了模拟电路模块和数字电路模块,通过元件测量、电路认知、电路焊接、装配、调试等方面的知识点学习,再进行动手焊接电路板、调试产品等,全面提升学生对电子专业知识的认知。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后,再鼓励学生动手实操,有效地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全面掌握,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从而达到考取电子专业技能证书的要求。

二、教学实施及教学方法分析
(一)考纲引领,以证为本定计划

我校在升学班开设电子技能课程以考试大纲为引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证书的要求来制定教学计划。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考证作为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的积极性会显著提高,考纲作为指引,老师的教学目标也更为明确,教学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根据电子证书考纲的要求,电子证书需要考核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两大模块的专业知识,因此,将电子课程安排为中职一年级两个学期完成教学任务,第一学期学习模拟电路知识,第二学期学习数字电路知识。在模拟电路模块学习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习惯,通过元件认知、电路构成、常用电路认识、电路焊接等知识的学习,结合学生初中物理的基础,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字电路模块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因此,在逻辑图、逻辑表达式、卡诺图等知识点上,我更偏向于进行小组学习,以优生带动差生,希望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逐步帮助差生建立起逻辑思维,能更好地应对数字电路的知识点。

以证为本定计划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电子专业技能水平,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电子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游刃有余地应对考证的压力,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二)学习知识,善于思维导图

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学习电子专业知识的时候,知识点是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的,因此,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死记硬背来得实际。在项目化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在学习完每个任务后,要学会总结知识点,通过知识点之间的规律,通过发善思维,善用思维导图,将知识点通过规律串在一起。例如学习二极管的相关知识,会建议学生以二极管为中心,扩散出图形符号、内部结构、伏安特性、应用电路等知识点。学生在自己做思维导图的同时,促进他们思考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通过画图、思考、总结,可以更好地将知识点牢记。当二极管的思维导图成型后,三极管知识的掌握也可以参照二极管的思路整理出思维导图,进而将所有的元件学习模式建立起来。

学习方法远比学会某个专业知识点重要,思维导图不仅能将专业知识有效地连接起来,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对于学生今后其他课程的学习会有一定的帮助。

(三)理实一体,培养工匠精神

在工科类课程的学习中,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效果事半功倍,在电子课程的学习中,仅有理论知识是不全面的,还需要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电子课程的学习仅仅会看电路图、懂计算参数是不足的,在知识点学习后还要增加实操内容,知识点的掌握还需要实操来辅助。在工科课程的学习中,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踏实钻研的精神是保证学习效果的首要条件,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点的同时,也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如在电路调试的过程中,遇到短路情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如何安全操作,如何静下心来认真检查排除故障,并且要提醒学生善于总结失败的经验,从而达到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的目的。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中职教师,只教会学生专业技能知识只是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要教学学生如何解决问题,从学习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这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作为工科人,工匠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品质,教师在教学上应以工匠精神为根本,不忘工匠初心育学生,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三、教学效果及反思

专业技能课程作为中职教育的一个重要板块,是培养专技人才的有效保障,对于电类相关专业的升学班学生而言,电子课程的学习更是他们踏入高职院校的第一道保障。针对现在的职业教育发展大势,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通过以证为本的电子课程学习,结合思维导图等发散思维的教学方法,我校的电类专业学生学习能力有一定的提升,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掌握了方法。在考证的动力下,师生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都倍加重视,教师以考试大纲作为引领,引导学生掌握重难点,并依托校企合作的机遇,借助我校的产教融合基地,了解行业企业现状,制定出既符合考证要求,又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教学计划,并依照教学计划指引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知识。学生有了考证动力和升学目标后,对于专业学习也有一定的目标,有目标有动力,学习效果自然就会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教学与考证相结合的课程,课证融通对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有一定的好处,还可作为典型教学案例推广到相关的专业课程。在教学计划制定中,需要紧扣行业热点和考证需求,适当调整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安排,提升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姚海萍.中职校电子专业学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7(77):07-10.

[2]刘朋飞.关于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与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1):242-242.

[3]林如军.中职电子电工专业基本技能教学标准和检测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7,16(07):23-25.

[4]钱玲玲.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8,20(04):188-188.

[5]林玲.中职电子类专业技能学业水平考试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学文摘,2020(08):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