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幼儿园区域环境的游戏性缺失与回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3

谈谈幼儿园区域环境的游戏性缺失与回归

王思洋

厦门市湖明幼儿园  361000

摘要:幼儿园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同样也是奠定人才基础的重要机构,这一阶段的教育不可忽视。区域环境是幼儿园不可缺少的存在,为幼儿打造学习、游戏依托,随着教育部、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升,幼儿园在区域环境建设上逐渐意识到游戏的重要性,并采取一系列方法提升区域环境游戏性特征。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游戏性缺失问题,区域环境中的游戏性特征有着较大的丰富空间,为促进幼儿身心健全发展,必须对此引起重视。本文便以此为核心展开研究,探讨幼儿园区域环境和游戏性的作用、游戏性缺失的主要表现,并提出有效的回归策略,以期为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环境;游戏性

引言:家长和学校教师分别是幼儿的第一任、第二任老师,学习环境则是第三任老师,可见学习环境对幼儿的影响之大。区域环境是幼儿园的基本构成,区域环境包含室内和室外环境,在良好的区域环境中不仅有利于幼儿学习课本知识,也能在玩耍中获得启发灵感,锻炼其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区域环境应具有较强的游戏性,打造集趣味、学习、发展为一体的教育环境,现如今,区域活动、自主游戏已在我国幼儿园教育中得到推进,区域环境作为幼儿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必须加强全面化建设。然而,从当前建设现状来看,关于游戏性方面的建设还存有诸多不足,区域环境游戏性拥有教育功能,可作为幼儿学习的途径,因此,要想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为幼儿全面发展保驾护航,必须正视游戏性缺失问题,通过有效手段重新回归游戏本质。

1.幼儿园区域环境游戏性的作用

1.1区域环境作用分析

区域也可称为区角、活动区,幼儿园的区域环境则是指为幼儿提供活动的场所,通过摆放对应的设备材料,为幼儿提供学习、游戏所需的物质基础条件,具有鲜明的开放性、活动性特点,引导幼儿在区域环境内进行自主探索,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空间。区域环境并非局限于室内空间,除教室、走廊等室内空间,也包含幼儿园种植区、操场等室外空间。近年来,在区域环境建设不断优化的同时,幼儿园往往会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创设针对性环境内容,不同区域可满足不同幼儿的活动需求。现如今,区域环境已成为幼儿园实施教育的重要辅助,对幼儿的自主探索、个性发展都有着促进作用。在区域环境内的一切活动,幼儿都可自主选择活动材料、内容、同伴等,既可将动手操作、探索等活动作为重点,也可将人际交往、想象力、语言沟通等能力培养作为重点[1]。考虑到区域环境作用,幼儿园已将其作为自身建设的基本内容,在课程建设中的地位得到凸显,各幼儿园机构均着力于创设优良区域环境。在近些年发展中,大多数幼儿园打破了传统课程体系,幼儿可以边做边学,也可以边玩边学,更有利于发展幼儿个性人格。

1.2游戏性作用分析

游戏性是区域环境的一大特征,其主要以激发幼儿兴趣、自主能力和成就感为主,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可以释放本性,培养良好品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可激发幼儿兴趣。站在兴趣角度来看,在区域环境中的游戏活动需做到激发幼儿好奇心,在好奇心指引下可使幼儿自主参与到游戏中。幼儿年龄较小,身心发展还未成熟,普遍自控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游戏性特点可使其长时间保持热情,这是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要想具备游戏性特征的基础和前提。

其二,可培养自主感。站在自主角度来看,区域环境游戏性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自主感,营造自由、民主的活动空间。幼儿可按照自我真实想法、需求选择活动方式,将自己最真实的个性人格展示出来,在和同伴互动过程中可达到双向互补目的。幼儿是单独存在的个体,不同幼儿的性格存在较大差异,拥有游戏性特征的区域环境结构更具开放性和发散性,更利于幼儿释放天性,不用受硬性标准限制。在幼儿园传统区域活动中幼儿往往处于被动位置,游戏性区域环境可以凸显幼儿主体,充分发挥幼儿主观能动性,使其从原本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驾驭,更能激发幼儿积极性。

其三,可激发成就感。站在成就感视角来看,游戏性区域环境内的一切活动都可能让幼儿变得更加自信、乐观,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在传统区域活动中,幼儿的挫败感未能得到有效疏导,导致幼儿对自己失去信心,不利于培养幼儿健康心理。在游戏性环境下组织的活动充分围绕幼儿身心发展需求进行设计,当幼儿对自身某一行为结果较为满意,或活动过程较自信时,便会在内心产生真实的自我效能感。

其四,可促进社会发展。区域环境游戏性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游戏是幼儿开展社会交往的重要渠道,更符合幼儿认知和心理发展诉求。对于幼儿来说,可将幼儿园看作一个小社会,幼儿既是整体又是个体,在游戏中幼儿需在共同的游戏准则规范下进行合作、探索等社交行为,在与他人社交中达到游戏目的,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幼儿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使其社交技能得以丰富,还可改善幼儿内向、社恐的性格问题。

2.幼儿园区域环境游戏性缺失的主要表现

2.1缺少实用性

从目前我国幼儿园区域环境现状来看,虽然幼儿园已将区域环境作为建设重要内容,但在游戏性方面上仍然存在实用性缺失问题。区域环境应同时具备审美和教育作用,大部分幼儿园在建设过程中无法平衡两者比例[2]。客观来讲,区域环境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功能,可在无形中培养幼儿较强的艺术感知力和审美能力,陶冶艺术审美情操,而具有教育功能的区域环境则可以起到教学辅助作用,是区域环境的基本功能。近几年区域环境建设逐渐引起幼儿园重视,在投入建设时却过于关注艺术表现形式,将区域环境建设核心放在美观、精致等审美层面,付出了较多的时间、人力和资金成本,但在后期投入使用后的效果却和预期不符。值得关注的是,区域环境的职责主要是为幼儿提供自主动手、行动的条件支持,这也意味着区域环境建设不应只注重美观性,更应关注实用性,不应将区域环境视为幼儿观赏的对象。一些幼儿园在建设区域环境时往往站在成人视角看待事物,融入了大量成人审美偏好,从而导致幼儿的参与感遭到弱化,不利于激发幼儿主观能动性,在实际发展中会制约幼儿创造力、想象力的共同发挥。

2.2区域较封闭

在以往较长一段时间内,国内教育深受传统思维引导,即使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部大力提倡教育革新,但是传统思维早已根深蒂固,始终没有得到彻底扬弃,在幼儿园打造区域环境时同样存在该种情况。幼儿园在实践中将集体教学目标融入至区域环境活动中,所设置的问题较为封闭,要求幼儿采用固定的方法解决问题,未能充分挖掘区域环境活动的开放性,这种方法虽可以帮助幼儿掌握学科性知识,但并不利于幼儿综合素养形成。区域环境的游戏性特征强调以幼儿为核心,需满足幼儿的行动需求,当活动较为封闭时与幼儿的游戏意愿背道而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幼儿的游戏参与冲动。比如,当教师给幼儿强行塞入特定的学习任务时,首先幼儿对该任务不感兴趣,会感觉枯燥乏味,其次,幼儿在被动状态下完成任务后会丧失探索乐趣,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全发展。

2.3同质化现象较严重

在各幼儿园教育机构大力建设区域环境的同时,虽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但又呈现出趋同化特点。幼儿园教育实施需将教育部政策作为依托,即使各幼儿园的生源、师资情况存在差异,但都需以统一的课程标准为导向。在创设区域环境时,大部分幼儿园更加注重配置标准化,从而使得各幼儿园的区域环境较雷同[3]。比如,许多幼儿园都有厨房、医院等区域主题,甚至在环境布置、配套设施等方面都有较高相似度,从中也侧面反映出区域环境的单一性,有的幼儿园照搬现有区域活动主题,未进行创新优化。比如,关于自然科学事物的展览主题,只关注静态事物展示,忽略了动态事物的操作、探索价值,在该过程中,幼儿只能观赏无法体验,不具备自主探索空间。除了考虑到区域主题是否具有吸引力外,更应着重设计其价值作用。

3.幼儿园区域环境游戏性的回归策略

3.1全面提升可操作性

材料是区域环境游戏性的重要工具,幼儿园可以从材料上入手提高游戏性。区域活动材料的配置应具有多样性,可以满足各种区域活动和幼儿需求,才能在根本上激发幼儿活动参与主动性,为区域活动高效进行奠定基础。在实际配置过程中应少量布置一些观赏性较强的材料,多布置探索功能显著的材料[4]。也可多投放一些低结构材料,相比之下,虽然高结构材料的功能、造型指向更加明确,但考虑到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在长期接触高结构材料后易陷入固定的活动任务和方法之中,进而制约幼儿创新能力发展。而低结构材料无论造型、形式还是功能都有不确定性,这也使其具备更强的变化性,在使用这类材料时幼儿可以注入多种灵感,在多次尝试操作中获得成就感和良好的游戏体验。例如,可以在区域环境中投放黏土、松果、竹竿、树叶、小石头等低结构材料,也可将一些生活用品变废为宝,如塑料瓶、水管、绳子等。除此之外,也可根据幼儿实际年龄投放材料。例如,在“拼图板”区域游戏中,投放给小班幼儿的拼图板最为简单,可投放4~6块拼图板,中班的投放数量可提升至10~20块间,大班的拼图板数量则应提升到20块以上,以此来提高材料投放层次性,为幼儿提供循序渐进的发展空间。

3.2提高区域开放民主性

区域环境游戏性赋予了幼儿选择权利,为了解决当前区域环境存在的封闭性问题,首先要做的便是转变传统教育思维。幼儿园需认识到给幼儿提供开放民主环境的重要性,在区域内增加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相比,开放性问题的任务、目标均是发散的,教师在区域活动中无需提出硬性目标和任务,需要幼儿在活动探索中发现和完成,而具体的完成方法同样具有不确定性。幼儿的年龄、心理认知、智力等因素不同,采用的问题解决方法也自然不同。在打造开放民主区域活动时,教师需提前配备活动所需的材料,对于一些可以长期保留的主题,应拓宽其功能规划宽度,不对幼儿的操作任务、目标及过程提出固定要求。例如,在“颜色俱乐部”区域游戏中,为幼儿提供各种动物、水果或蔬菜的外形轮廓材料,引导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进行涂色。整个过程不应向幼儿强加教师自己的想法,不可要求幼儿选择特定的涂色材料和色彩配置,而是将主动权交予幼儿,促使其主观能动性、想象力可以得到充分激发。

3.3加强区域主题创新力度

幼儿园区域环境的多样化创设十分必要,作为游戏性建设的重点,在创设区域活动主题时,应结合幼儿园环境实际情况和各个班级的室内条件进行。不同幼儿园和班级的情况存在差异,这为区域活动主题的创新提供了支撑,区域活动主题应有专属特色,而不是直接借鉴或照搬已有主题[5]。并且,各幼儿园的自然环境、课程资源各不相同,也会促使区域活动主题朝多元化发展。例如,幼儿园已创设语言区、美工区、认知区等多个区域环境,在“春天”区域主题中,可让幼儿在幼儿园区域环境内收集和春天相关的内容,并将其粘贴在墙饰上。美工区域可以粘贴幼儿亲手制作的花朵、小树、小草,语言区域可摆放与春天有关的图片、文字,认知区域则可摆放幼儿带来的图书。又例如,在“秋天”区域主题中,可以让幼儿设计“丰收”、“水果”墙饰,通过剪纸、绘画等多种手法展示幼儿心目中的秋天,也可在认知区域摆放与之相关的图片,或是和秋天有关的诗歌,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美术才能的同时,又能拓宽幼儿知识面。

结束语:综上所述,区域环境不仅是幼儿园的重要组成,也是幼儿在园内开展学习、游戏的载体,游戏性是区域环境的一大特征,该特征既可以激发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激发成就感,还可以培养自主感和社会发展技能。但从目前实际情况不难发现,幼儿园在建设区域环境时没有关注实用性和开放性,导致区域环境比较封闭,且同质化现象较严重。为了转变现状,各幼儿园机构需全面提升区域环境建设可操作性,可从材料上入手进行改善,时刻关注幼儿主体地位,切实提高区域环境开放民主性,同时亦要加强区域主题的创新力度,赋予区域环境显著的游戏性特点。

参考文献:

[1] 杨晴燕. 幼儿园区域环境游戏性的缺失与回归探究[J]. 启迪与智慧:下, 2022(2):3.

[2] 丁海东. 幼儿园区域环境的游戏性缺失与回归[J]. 学前教育研究, 2019(12):4.

[3] 郑伶伶. 生本视角下幼儿园支持性区域环境的实践与探索[J].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20(11):7.

[4] 宋欢. 幼儿园班级区域游戏教学的策略研究[J].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2021(3):2.

[5] 李萍. 主动学习环境中提升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与思考——以幼儿园区域游戏为例[J]. 青海教育, 20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