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与创新——小议水彩画材料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媒介与创新——小议水彩画材料创新

邓旖红

博罗华侨中学   516000

摘要:在水彩画艺术创作中,画笔、颜料、纸、水等均为水彩画的创作媒介,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家们开始将关注点放在了创作媒介上,如果能够将水彩画的媒介进行创新,那么作品将会为受众展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亦会带给受众不同的情感暗示。所以在新时期下水彩画材料的拓展与应用成了水彩画家及相关爱好者着重考量的关键问题,而这一问题也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基于此,本文将水彩画材料创新的创新作为研究背景围绕水彩画媒介从材料拓展、材料应用两个维度展开分析。本文的研究旨在推动国内水彩画领域从“艺术材料”向“材料艺术”转变。

关键词:水彩画;材料;媒介

引言:造型、结构、色彩在国内传统绘画艺术之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印象主义之前画家的创作活动一直在追求者相对完美的造型和更为高超的绘画技法。从毕加索的《静物和藤椅》、波洛克的地上画布再到杜布菲的煤渣、基弗的麦秸,无一不在彰显着“材料艺术”,艺术家们的一幅幅作品似乎为废料赋予了黄金般的庄重。如果从艺术的本质上看艺术创作本就不应该被局限于艺术材料上,而艺术媒介的创新也应是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基底类材料创新

基底类材料是承载画面的重要载体,传统的水彩画基底类材料主要以水彩纸为主,专门用于水彩画的水彩纸具备吸水性强的优势,水彩纸分价格,价格低廉者吸水性较差,价格昂贵者可保证水彩画的色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现状。水彩纸分纤维,主要涵盖棉质与麻质两种,水彩纸分表面结构,主要涵盖粗面、细面与滑面。近年来可用于做水彩画基底类的材料被拓展为以下几种:

卡纸:相较于水彩纸而言卡纸的纸质更为坚韧,但卡纸的吸水性能相对较差,所以在应用的过程中绘画者所使用的笔头水分不宜过多。卡纸的优势在于当颜料沉淀之后,可以将颜料擦除,再次使用。虽然应用卡纸作为基底所绘制的水彩画无法呈现出水润、透明的画面,但干滞与凝重的画面能够给人一种深沉、坚韧的视觉美感。

布:主要分为油画布与棉布,前者的吸水性优于后者,应用油画布绘画过程中极易出现“飞白”效果,所以更适用于粗狂与概括的艺术风格。应用棉布绘画的过程中,因棉布的渗化效果更为优秀,所以能够给人一种淡雅、自然的视觉美感。

宣纸:主要分为生宣、熟宣与半熟宣三类,生宣的吸水性优于熟宣,所以绘画者能够应用其实现提升画面的晕色效果,而熟宣则侧重于应用需要细致刻画的题材,但应用熟宣也极易导致画面呆板,缺乏灵动性。半熟宣介于二者之间,画面的灵动性与晕色程度较易掌控。

做底纸:做底纸主要是指应用绘画颜料、胶水或丙烯涂于画纸表面,待颜料干燥后在其上作画,主要分为白粉底、白粉底+胶底、色粉底、丙烯底四类,其中色粉底主要是指将白色颜料与其他颜色颜料混合涂于画纸上,相较于其他做底纸,色粉底与水彩画面的协调性更为理想,而白粉底+胶底的应用绘画者需控制好笔头的水分,若水分过少则会出现枯笔问题,使画面的视觉美感过于厚重,丙烯底的应用因其具备一定的防水性,所以在应用的过程中绘画者可以多次重叠不同颜色的水彩颜料,并不需要考量画面变脏变乱的问题。

KT板:此类基底完全不具备吸水性,所以在应用中绘画者可以反复修改画面。

有机玻璃:此类基底材料的质地较硬完全不具备吸水性,分为透明或半透明两种类型,在应用的过程中绘画者可借助有机玻璃透光的特性创作出不同的画面氛围,此类基底材料能够助力绘画者的别样情感表达。

泡沫板:此类基底材料完全不具备吸水性,且在应用的过程中绘画者应配合应用油性或丙烯颜料,才能够保证画面的线条,不建议绘画者引用水性颜料。

瓦楞纸:此类基底材料的表面存在凹凸不平的纹理,具备较好的吸水性,但瓦楞纸的韧性相对较差,在应用的过程中绘画者可以通过揉搓改变基底的肌理,为水彩画创作助力。

二、媒介类材料创新

传统水彩画的创作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便是水媒介,绘画者需要控制水媒介的融合比例,若融入的水媒介过多,画面则不易成型,若融入的水媒介过少,画面则无法实现透明。现阶段水彩画媒介类材料除水媒介外还可以应用下述几种材料:

酒精:酒精因其斥水性的特点能够提升颜料干燥的时间,在水彩画应用中如若于深色的画面上介入酒精,那么被介入酒精的区域则可提亮。

牛胆汁:牛胆汁媒介为浅黄色透明液体其主要的特点为延缓水彩画颜料干燥的时间,在水彩画应用中绘画者将其与水彩颜料调和,可增加颜料的流动性,呈现出更为自然的视觉美感。

留白液:留白液在水彩画中的应用,主要用于遮挡一些需要保护的地方,待留白液干透后绘画者可用橡皮擦或手指将其搓掉,但其应用的缺点在于极易产生硬边影响水彩画的整体视觉美感。

混色辅助剂:可将其直接与水彩颜料混合并上色,在水彩画应用中混色辅助剂能够增加颜料的附着力,如若绘画者需要重叠上色,那么应用混色辅助剂可维持画面的色彩饱和度。

沉淀辅助剂:可将其直接与水彩颜料混合并上色,在水彩画应用中会在画面上产生一定的沉淀效果,但具体的沉淀效果受颜料中含有水分的多少而发生变化,应用沉淀辅助剂能够增加水彩画画面的深度,众多实践表明沉淀辅助剂的应用与画面撒盐的效果较为相似。

阿拉伯树胶:属于一种天然的植物胶,在水彩画应用中主要被作为一种粘合剂,应用该媒介可以增加水彩画画面的光泽度,干燥后不会出现硬边。

肌理辅助剂:因该媒介的成分中含有小分子颗粒,所以在与水彩颜料混合上色的过程中能够凸显画面的肌理性,与此同时因其能够降低颜料的流动性所以绘画者应用该媒介进行颜料调和更易于控制颜料。

增厚剂:因该媒介具备降低水彩颜料流动性的特点所以在应用的过程中绘画者可以应用其塑造出较为厚重的画面肌理提升画面的立体性。

闪烁辅助剂:该媒介的成分中含有珠光、闪烁效果的小分子颗粒,将其与水彩颜料混合使用可增加画面的通透性。

三、工具类材料创新

工具类材料主要是指水彩画绘画过程中所需要应用的器具,此类材料虽然不会发生物理反应且在最后的成品中不会存在遗留痕迹,但此类材料的应用对于水彩画的视觉美感也存在直接的影响。传统的画笔种类主要分为扁平头、貂毛头、以及中国常见的各类毛笔,现阶段还存在几种器具可以应用于水彩画绘画之中,具体见下述:

猪鬃笔:该媒介笔质更为坚硬虽然其不具备良好的吸水性和弹性,但在水彩画应用的过程中能够使画面呈现出更为明显的笔触肌理,相较于传统的水彩画而言应用猪鬃笔作画的作品更具刚阳的视觉美感。

尼龙笔:尼龙笔在一定程度上综合了羊毛笔和猪鬃笔,在绘画过程中绘画者可应用其绘制规整的块面和线条。

除猪鬃笔与尼龙笔的创新外还存在一部分艺术家将海绵(印、压、染)、牙刷(泼溅工具)、皱纸(压印)、刀片与竹片(制作肌理)等作为水彩画的绘画器具。

四、绘画类材料创新

传统的绘画类材料主要为水彩颜料粉,当下在水彩画创作中绘画者还可以应用中国画颜料、优化颜料、丙烯颜料等等。其中国画颜料因其颗粒小,具备良好的水溶性特点,所以能够呈现出更为艳丽的画面效果。而油画颜料因其颜料的本身特点与水彩颜料并不相容,所以应用该媒介进行水彩画的创作,主要的目的即是增加水彩画画面的耐光力与颜料的覆盖力。关于丙烯颜料作为20世纪初期才产生的新型水彩颜料,其特性介于油画颜料和水彩画颜料之间,换言之此媒介即能够与水调和保证画面的透明性,又能够与油调和保证画面的附着力。除此之外水彩画艺术家还将油画棒、水溶性彩铅作为绘画类材料,但其在水彩画中的应用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围绕水彩画的创作过程对水彩画创作的各个媒介材料创新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通过本文上述的理论研究得以明确,在当代水彩画创作中,绘画者不应局限于传统的绘画媒介,应大胆尝试通过创新媒介以此为受众展现更为个性、新奇的画面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开继.水彩画材料与技法的创新融合[J].戏剧之家,2020,(28):155-156.

[2]黄兰.水彩画材料的拓展与创新研究[D].导师:刘湘东.湖南师范大学,2020.

[3]刘瑶.浅议水彩画材料与技法的创新融合[J].明日风尚,2018,(04):113.

[4]黄宇敏.刍议水彩画材料与技法表现的创新与运用[J].美术大观,2018,(01):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