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分析

吴晓军

北大荒集团九三医院,黑龙江 嫩江161441

【摘要】目的:分析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取在研究时间段内自愿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的麻醉方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45),实验组(n=45),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实施静吸复合麻醉。探究两组患者在不同麻醉方式下的临床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呼吸恢复时间、疼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躁动、神经瘙痒)。结果:在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后,实验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8.25±2.36)min,明显低于对照组(14.55±4.56)min,(P<0.05);呼吸恢复时间(1.55±0.32)h,明显低于对照组(2.36±1.32)h,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疼痛时间(4.66±0.42)h,明显高于对照组(3.15±0.78)h,(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方法应用与手术治疗患者当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同时还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有较好的麻醉效果。

关键词静吸复合麻醉;硬膜外麻醉;不良反应

外科临床治疗患者时,重要方式之一即为手术,由于手术存在创伤性,导致应激反应不同程度的出现,应激反应不仅会影响手术操作的顺利性,且手术风险会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术中要将患者应激反应尽量降低,使患者循环功能保持稳定[1]。对患者进行术前麻醉,有抑制患者中枢神经的作用,降低患者的疼痛感,麻醉方式的不同,带来的麻醉效果也会有所不同[2]。本文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取在研究时间段内自愿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详情如下。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患者自愿参与研究,并签订《知情书》。(2)所有研究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

排除标准:(1)心脏、肾脏疾病患者。(2)研究药物过敏患者。

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自愿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不同的麻醉方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45),实验组(n=45)。

对照组男患者30例,女患者15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1岁,中位年龄(43.00±1.55)岁;实验组男患者28例,女患者17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21岁,中位年龄(43.50±1.52)岁。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静吸复合麻醉:咪唑安定0.1mg/kg+舒芬太尼1μg/kg+丙泊酚1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mg/kg,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指导患者吸入2%的七氟醚,同时对患者持续泵注芬太尼、丙泊酚,帮助患者持续麻醉[3]

实验组实施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硬膜外麻醉,指导患者侧卧位,对患者进行消毒以及穿刺工作,并对患者注射2%的利多卡因,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麻醉药物过敏现象,若无,对患者持续注射0.5%的罗哌卡因,并关注患者的麻醉状况。

1.3观察指标

临床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呼吸恢复时间、疼痛恢复时间);(2)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躁动、神经瘙痒)。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差异性分析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数据结果差异性显著且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麻醉效果

实验组接受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术后,临床麻醉数据均有所改善,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对比(±s)

组别

例数

麻醉起效时间(min)

呼吸恢复时间(h)

疼痛时间(h)

对照组

45

14.55±4.56

2.36±1.32

3.15±0.78

实验组

45

8.25±2.36

1.55±0.32

4.66±0.42

T值

8.23

4.00

11.43

P值

0.00

0.00

0.00

2.2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组实施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术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机率,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恶心

躁动

神经瘙痒

呕吐

发生率

对照组

45

2(4.44)

1(2.22)

1(2.22)

2(4.44)

13.33%

实验组

45

0(0.00)

0(0.00)

0(0.00)

0(0.00)

0.00%

χ2

6.43

P

0.01

3.讨论

手术治疗是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法之一,不仅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同时还会让患者出现不同的应激反应,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对此就需要对手术治疗患者实施有效的麻醉方法,保证患者手术当中安全的同时,还降低患者出现应激反应,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4]

依据表1、表2当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知,在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后,实验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8.25±2.36)min,明显低于对照组(14.55±4.56)min,(P<0.05);呼吸恢复时间(1.55±0.32)h,明显低于对照组(2.36±1.32)h,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疼痛时间(4.66±0.42)h,明显高于对照组(3.15±0.78)h,(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P<0.05),有效缓解了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以及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机率。

综上所述,对手术患者实施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后,缩短了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同时提高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帮助患者快速恢复疼痛感,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白全召,刘清霞,万树人.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胸科手术患者的效果[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3):21-22.

[2]于涛,雷国栋.全身麻醉结合硬膜外麻醉在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24):106-108.

[3]李富辉,张月玲,董锦忠.静脉复合麻醉联合胸部硬膜外麻醉对肺癌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06):1236-1238.

[4]赵静.分析静吸复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联合使用的临床麻醉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