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某机场污染源调查及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3

贵州某机场污染源调查及评价

蒋向东

贵州省有色和核工业地质局二总队  贵州六盘水市  553000

【摘要】:对某机场附近受污染地区进行调查,弄清污染来源及环境污染因子。通过调查、取样、检测分析等手段,查明受污染区域的污染因子,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耕地污染污染来源污染因子;取样测试

1 任务由来

    2018 年 12 月,贵州某机场附近居民向当地政府反映,自该机场建设后,常有黄色废水从机场护坡中及坡脚渗出,已造成当地大片耕地污染,部分耕地已无法种植。为查清污染来源及污染物主要成分,对该机场开展污染源调查并进行评价工作。

2  任务目的

对机场附近受污染地区进行调查,弄清污染来源及环境污染因子。通过调查、取样、检测分析等手段,查明受污染区域的污染因子,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3 调查范围

主要为该机场附近受到污染的地区、污染源地区及可能受污染地区。根据前期走访调查及了解,范围主要为机场周边、水大窑村及玉顶小河区。

4 主要工作方法

前期工作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为主,进行定性分析;后续调查是以水文地质调查、采样分析为主进行定量分析调查。根据定性及定量调查结果综合分析,评价该机场附近污染来源、污染因子成分。

5 调查区概况

5.1 地理位置(略)

5.2 地形地貌

调查位于于滇东高原向黔中丘原过渡、黔西北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之梯级状大斜坡地带。地貌单元以山地、丘陵、沟谷为主,一般地区海拔为1400至1900米。

5.3气象

   调查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受低纬度高海拔的影响,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年均温13至14℃,1月均温3至6.3℃,7月均温19.8至22℃。年降水量1200至1500毫米。无霜期200至300天。由于地形起伏较大,局部地区气候差异明显。

5.4  地质概况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石炭系上统(C2)马平组(C2mp)灰岩、白云岩;二叠系(P) 梁山组(P2l)石英砂岩、页岩、煤层;栖霞组(P2q)灰岩、泥灰岩;茅口组(P2m)灰岩、燧石灰岩;峨眉山玄武岩组(P2-3em)玄武岩;龙潭组、长兴——大隆组、宣威组(P3l、P3c—P3d、P3xw)煤系地层;第四系(Q)。

调查区土壤类型主要有黄壤土类、山地黄棕壤土类、山地灌木丛草甸土类、石灰土土类、紫色土土类、水稻土土类、潮土土类、沼泽土土类8种,分为24个亚类,74个土属,141个土种。

5.5 水文

调查区地处长江、珠江流域分水岭地带,分水岭大致沿滇黔铁路展布,以北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以南属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调查区位于分水岭以北,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的一级流三岔河,区内有山溪沟、玉顶小河,其中独山溪沟直接汇入三岔河、玉顶小河汇入水城河后在汇入三岔河。

5.6 敏感目标

通过对项目的现场踏勘、走访了解,由于项目区域海拔位置比较高,流出和下渗的废水对周边环境易造成影响,项目周边的敏感源主要为相邻村庄、耕地、地表水、下游的月照欢乐谷旅游区等。

5.7受污染区的现状和历史

受污染区原为天然山地及大坝村、大窑村等居民区。该机场于2009年3月获得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立项;于2012年2月全面开工建设;于2014年11月28日正式通航。

6 资料收集与分析

主要收集了《区域地质图》、《区域地质构造纲要图》、《区域地质水文图》、《 机场平面图》、《机场边坡集排水图》等相关资料,分析调查区区域地质情况及水文情况,明确调查范围,机场边坡排水口位置等信息。

同时收集了当地《生态环境监测站报告单10号(玉顶小河)》《水样全扫描定性分析结果表》《玉顶小河监测情况说明》,《大窑村水质监测报告》等相关资料。初步分析,该区出现铁、锰等金属离子超标现象,部分区域PH值超标,偏酸性,因此调查区存在遭到污染可能。

7 现场调查

7.1 有毒有害物质的储存、使用和处置情况调查

根据现场调查与建设单位的情况介绍现场未发现遗留的工业生产设备、贮罐等生产设施,现场无明显异味,无残留地表水。

7.2 管线、沟渠泄漏调查

经对受大窑村污染区进行了现场调查,受污染区内未发现管线、自然沟渠泄露情况。

7.3 机场边坡排水系统调查

7.3.1现场调查

经对机场边坡排水系统进行现场调查,发现常有黄色、红褐色废水从机场护坡中及坡脚渗出,现场用PH试纸测试显示废水呈酸性。4号排水点废水经机场排水系统收集后直接排向大窑村居民点污染地区,2、3、4、5泄漏点废水自机场护坡中及坡脚渗出后直接流入大窑村居民点地区,1、2号排水点废水经机场排水系统收集后直接排向玉顶小河,3号排水点废水经机场排水系统收集后直接排向地下河,5号排水点废水经机场排水系统收集后直接排向独山小溪。1号泄漏点废水自机场护坡中及坡脚渗出后直接流入万全河。

经现场调查,机场边坡排水系统共计5个排水口,3个泄露点,均有黄色、红褐色废水流出。

7.3.2水量调查(2021年6月29日)

点号

X

Y

流量

1

35498785.220

2945554.990

47 m3/d

2

35498769.856 

2945522.540

71.54 m3/d

3

35498623.817

2945413.993

121.39 m3/d

4

35498501.585

2945410.200

234.58 m3/d

7.4 对当地人员访谈

通过对受污染地区相关人员的现场访谈,了解并掌握了受污染区基本情况。大窑村为机场修建后的新居民点,该地区历史上无其他厂矿等企业存在,无工业固体废物堆放,无工业废水排放,未发生过化学泄露事故,无工业废水地下输送管或储存池,无废气排放,无危险废物自行处理利用。2018 年12月,机场附近居民向当地政府反映机场建设后,常有黄色废水从机场护坡中及坡脚渗出,已造成大片耕地污染,受影响范围内部分耕地已无法耕种。

8 定量检测调查

为了证实污染区的污染源是否来自机场排水,对疑似污染的地块进行采样初查,通过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根据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通过初步采样分析,以确定污染物的种类、程度和空间分布。

本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检测因子如下:

土壤:pH、铁、锰、砷、镉、铅、汞、石油烃(C1~C40)、硫化物,共9个指标;

地表水:pH、化学需氧量、石油类、铁、锰、锌、铅、镉、汞、砷、硫酸盐、氟化物、硫化物、色度,共14个指标;

地下水:pH、硫酸盐、铁、锰、锌、氟化物、汞、砷、铅、镉、硫化物,共11个指标.

8.1 土壤检测

污染源附近土壤样品设置对照点位、土壤背景值调查,共设置9个土壤监测点位。场区范围内污染明显区域设置监测点位,对土壤进行浸出实验,分析其存在污染成分,共设置6个固废监测点位。

土壤监测布点一览表

编号

监测点名称

监测项目

监测频率

S1

机场北侧4#排放口集水塘

pH、铁、锰、砷、镉、铅、汞、硫化物、石油烃(C1~C40

1

S2

机场北侧1号土壤对照点

S3

机场南侧土壤对照点

S4

机场北侧5#排放口集水塘

S5

机场北侧农田

S6

机场北侧独山村

S7

机场南侧农田

S8

1#排放口与玉顶小河交汇处下游200m处

S9

玉顶小河上游500m处

固废监测布点一览表

编号

监测点名称

监测项目

监测频率

备注

T1

机场北侧护坡1号地

pH、铁、锰、砷、镉、铅、汞、硫化物

1

酸性

浸出实验

T2

机场北侧护坡2号地

T3

机场东侧护坡

T4

机场北侧独山村护坡

T5

机场南侧护坡

T6

机场西侧护坡

8.2 地下水监测

在污染源附近区域可能存在地下水污染的风险,区域内地下水监测点位布设如下表。

地下水质量监测点位置

编号

点位名称

监测因子

取样点类型

Q1

大坝村取水点

pH、硫酸盐、硫化物、铁、锰、锌、氟化物、汞、砷、铅、镉。

地下水

Q2

大窑村取水点

Q3

半坡取水点

8.3 地表水监测

在排污口汇入地表径流的入口上游、下游设置监测点位,本次共设置21个监测断面。

地表水现状监测断面一览表

断面

位置

监测因子

W1

机场南侧1#排放口

pH值、化学需氧量、石油类、铁、锰、锌、铅、镉、汞、砷、硫酸盐、氟化物、色度、硫化物。

W2

机场南侧1#排放口与玉顶小河交汇处

W3

1#排放口与玉顶小河交汇处上游500m处

W4

1#排放口与玉顶小河交汇处下游500m处

W5

玉顶小河与万全河交汇处

W6

玉顶小河与万全河交汇处上游500m处

W7

万玉顶小河与万全河交汇处下游500m处

W8

水城河上游500m处

W9

水城河与万全河交汇处

W10

水城河与万全河交汇处下游500m处

W11

北侧独山村6#排放口

W12

三岔河汇入断面

W13

三岔河汇入口上游150m处

W14

汇入口三岔河下游200m处

W15

机场北侧4#排放口水塘

W16

机场北侧5#排放口水塘

W17

机场南侧落水洞

W18

机场东侧3#排放口

W19

机场南侧地下河入口

W20

机场南侧2#排放口

W21

机场南侧2#排放口上游500m处

1


水样检测结果统计表

样品编号

检测项目

pH

化学需氧
量(mg/L)


(mg/L)

氟化物
(mg/L)


(mg/L)


(mg/L)


(mg/L)

铅(mg/L)

石油类
(mg/L)

硫化物
(mg/L)


(mg/L)


(mg/L)

标准限值

6~9

20

1

1

0.05

0.0001

0.005

0.05

0.05

0.2

0.3

0.1

W1

2.3

18

3.36

3.51

8.0×10-4

ND          (4.00×10-5)

0.0144

0.003

ND(0.01)

0.018

9.47×102

25.1

W2

3.2

8

0.9

1.91

ND
(3.0×10-4)

ND          (4.00×10-5)

0.0022

ND(0.002)

ND(0.01)

ND(0.005)

1.88×102

15.7

W3

2.8

13

0.97

2.02

(3.0×10-4)

ND         (4.00×10-5)

0.0036

ND(0.002)

ND(0.01)

ND(0.005)

2.39×102

18.1

W4

3.6

14

0.97

1.73

ND         (3.0×10-4)

ND          (4.00×10-5)

0.0037

0.003

ND(0.01)

ND(0.005)

1.69×102

16.1

W5

6.4

27

0.11

0.178

ND         (3.0×10-4)

ND              (4.00×10-5)

0.001

ND(0.002)

ND(0.01)

ND(0.005)

6.74

0.63

W6

7.1

16

0.05

0.203

4.0×10-4

ND              (4.00×10-5)

0.0007

0.003

ND(0.01)

ND(0.005)

2.26

0.09

W7

6.4

15

0.1

0.177

3.0×10-4

ND              (4.00×10-5)

0.0006

ND(0.002)

ND(0.01)

ND(0.005)

4.55

0.57

W8

7.2

10

ND(0.05)

0.338

1.0×10-3

5.00×10-5

0.0008

0.007

ND(0.01)

ND(0.005)

1.88

0.09

W9

6.9

16

ND(0.05)

0.247

4.0×10-4

ND             (4.00×10-5)

0.0009

ND(0.002)

ND(0.01)

0.005

2.71

0.22

W10

7

16

ND(0.05)

0.264

5.0×10-4

ND             (4.00×10-5)

0.0006

0.003

ND(0.01)

ND(0.005)

1.88

0.17

W11

4.7

13

0.53

0.37

7.0×10-4

ND             (4.00×10-5)

0.0026

0.002

ND(0.01)

ND(0.005)

4.26

5.49

W12

7.3

9

0.16

0.151

7.0×10-4

ND             (4.00×10-5)

0.0013

ND(0.002)

ND(0.01)

0.013

8.33

0.32

W13

7.2

18

0.14

0.144

7.0×10-4

ND              (4.00×10-5)

0.0025

0.019

ND(0.01)

0.013

12.4

0.34

W14

7.3

18

0.12

0.138

7.0×10-4

ND              (4.00×10-5)

0.0027

0.021

ND(0.01)

ND(0.005)

12.1

0.34

W15

4.7

11

0.36

0.538

6.0×10-4

ND             (4.00×10-5)

0.0018

0.026

ND(0.01)

ND(0.005)

79.6

3.23

W16

5.3

9

0.47

0.953

4.0×10-4

ND              (4.00×10-5)

0.0026

0.008

ND(0.01)

ND(0.005)

86.2

3.9

W17

5.3

16

0.97

1.72

7.0×10-4

ND              (4.00×10-5)

0.0035

ND(0.002)

ND(0.01)

ND(0.005)

2.37×102

20.5

W18

2

43

0.98

1.68

1.3×10-3

ND             (4.00×10-5)

0.0108

0.007

ND(0.01)

ND(0.005)

3.51×102

11.3

W19

6.7

56

0.12

0.798

7.0×10-4

ND             (4.00×10-5)

0.0002

0.027

ND(0.01)

0.025

11.9

0.67

W20

7.1

16

0.14

0.423

4.0×10-4

ND              (4.00×10-5)

0.0002

0.021

ND(0.01)

ND(0.005)

31.4

0.95

W21

5.6

64

0.18

0.752

9.0×10-4

ND              (4.00×10-5)

ND(0.0001)

0.017

ND(0.01)

0.01

9.9

0.79

W22

1.4

12

3.4

3.43

5.7×10-3

ND              (4.00×10-5)

0.0006

ND(0.002)

ND(0.01)

ND(0.005)

2.55×102

29.8

W23

2

37

10.4

2.9

2.5×10-3

ND              (4.00×10-5)

0.0025

ND(0.002)

ND(0.01)

ND(0.005)

9.88×102

19.7

Q1

6.5

ND(0.03)

ND(0.01)

ND(0.05)

ND(0.005)

0.07

ND(3.0×10-4)

ND(4.00×10-5)

ND(0.0001)

ND(0.001)

6.5

ND(0.03)

Q2

7.6

ND(0.03)

ND(0.01)

ND(0.05)

ND(0.005)

0.202

ND(3.0×10-4)

ND(4.00×10-5)

ND(0.0001)

ND(0.001)

7.6

ND(0.03)

Q3

7.6

ND(0.03)

ND(0.01)

ND(0.05)

ND(0.005)

0.14

ND(3.0×10-4)

ND(4.00×10-5)

ND(0.0001)

ND(0.001)

7.6

ND(0.03)

F1

7

12

9.9

28

1.11

4.49

0.2

10.4

3.3×102

7

12

9.9

1


8 调查结果分析

8.1检测结果 分析

根据水样检测结果显示:机场排水口W1-W4水样PH为酸性,锌含量超标,氟化物含量超标,镉含量超标,铁含量超标,锰含量超标。W5-W8水样分析显示,在排水沟汇入玉顶小河后,河水中铁含量由2.26 mg/L变为6.74 mg/L;河水中锰含量由0.09 mg/L 变为0.63 mg/L,其他污染物含量未超标。W9-W10水样分析,玉顶小河汇入水城河后河水中锰含量由0.17 mg/L变为 0.22 mg/L,显示河水中铁含量1.88 mg/L变为2.71 mg/L,其他污染物含量未超标。Q1水样分析显示铁含量为6.5 mg/L ,超出标准值。Q2-Q3水样分析结果合格,表明大窑村地下水未受到污染。

根据土样检测结果显示:对照土样污染超标,但污染物数值明显低于被污染地区,表明原生地层含有污染物,但机场排水加重了土壤污染物含量。

8.2 调查结果综合分析

根据现场调查及定量检测结果,现场可见机场边坡排水系统4号排水口及2、3、4、5号泄漏点直接排入大窑村水塘,机场排水呈黄褐色,部分为黄色,现场试纸检测呈酸性,经取样检测显示为酸性,锌、氟化物、镉、铁、锰含量均超标,其污染物成分与大窑村受污染区取样检测结果一致。而在大窑村旁侧地下水出露点取水样经检测各项指标未超标,表明机场排水为大窑村受污染区污染源。

根据现场调查及定量检测调查结果显示:现场可见机场边坡排水系统1、2排水口,经排水系统汇合后直接排入玉顶小河,经上下游及汇入口取样检测显示:经过汇入口后玉顶小河铁、锰污染物含量明显上升,下游含量降低但仍较汇入口上游相对较高,表明机场边坡排水为玉顶小河受污染污染源。1号泄露点流入自然冲沟后汇入万全河,万全河经地下暗河汇入三岔河,经上下游及汇入口取样检测显示:经过汇入口后万全河铁、锰污染物含量明显上升,下游铁含量降低但仍较汇入口上游相对较高,锰含量回复正常值,表明机场边坡排水为万全河受污染污染源。

9 结论和建议

(1) 机场边坡排水系统共5个排水口,5个泄露点。排水口5直接接入独山小溪后汇入三岔河。排水口1、2汇合后直接排入玉顶小河再汇入水城河,向下汇入三岔河。1号泄露点流入自然冲沟后汇入万全河,经地下暗河汇入三岔河。3号排水口经排水系统排入天然山沟后经落水洞汇入地下暗河,最终汇入三岔河。4号排水口及2、3、4、5号泄漏点直接排入受污染地区水塘。

(2)机场边坡排水系统4号排水口及2、3、4、5号泄漏点直接排入大窑村水塘,机场排水呈黄褐色、黄色,现场试纸检测呈酸性。经取水样检测显示为呈酸性,锌、氟化物、镉、铁、锰含量均超标,其成分与大窑村受污染区一致。而在大窑村旁侧地下水出露点取水样,经检测各项指标未超标,表明机场排水为大窑村受污染区污染源。

(3)机场边坡排水系统1、2排水口,经排水系统汇合后直接排入玉顶小河,经上下游及汇入口取样检测显示:经过汇入口后玉顶小河铁、锰污染物含量明显上升,下游含量降低但仍较汇入口上游相对较高,表明机场边坡排水为玉顶小河受污染污染源。1号泄露点流入自然冲沟后汇入万全河,万全河经地下暗河汇入三岔河,经上下游及汇入口取样检测显示:经过汇入口后万全河铁、锰污染物含量明显上升,下游铁含量降低但仍较汇入口上游相对较高,锰含量回复正常值,表明机场边坡排水为万全河受污染污染源。

4)建议采取相关措施将机场排水进行处理后排放,消除污染。 

(5)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水环境保护要求,结合相应规范和标准,合理确定废水处理程度。

  (6)建议对受污染地区进行治理。

参考文献

[1]欧国良,吴刚.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中的土地污染问题 社会科学家,2015, (02) : 73。

1 [2] 王京歌:我国“毒地”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探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3,(12) : 21。

[3]罗吉.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研究[J].现代法学,2007,(06) : 73。

[4]何佩佩,邹雄.再探环境法之目的[J].社会科学家,2015,(05) : 110。

[5]肖萍,张宝.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立法构想[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06) : 78。

作者简介:蒋向东(1973-)男 汉族 本科 广西全州人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水工坏地质工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