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有关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的研究

吴丹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随着社会对基础教学课程的重视,小学英语教学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对外联系也更为密切,如今的英语课程在各地的小学都有所开展。同时,在我国,如今的小学英语课堂越发强调学生为主体,将课堂上的主体由教师转向学生。而在这一转变下,教学设计的作用也越发显著了。教学设计的优劣和是否得当都影响着能否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这也会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成果。于教师而言,教学设计不但能给他们的课程教学提供规划和指导,也能进一步反应处教师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成果。本文便是以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作出相关的分析,提出一定的想法,希望能给小学英语教师们提供一定的帮助,以进一步优化其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一、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的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教学设计是理论与实践沟通的桥梁,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教师们以理论为基础预设课堂,在预设的规划指导下进行课程教学。再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且及时反思问题,找到最合适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最终再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样的做法能够深化教学设计理论,使其达到更好的成效。小学英语课程作为学生的整个英语教学规划中比较基础的教学部分,也能够通过教学设计很好地反应出教师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以及教师对其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而事实上部分教师缺少经验积累,其自身的理论水平存在着局限性,这就导致一些教学设计方法缺少科学性,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事实上,教师只有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境,才能找出教学设计的问题所在,这样才能用新的策略去丰富教学设计,给小学英语教学带来进步。

2.实践意义

首先,通过教学设计,教师们能提前深入了解课本,找到自身在教学上的不足。部分教师对教学目标和程序比较模糊,只是靠虚无缥缈的经验来进行授课,想到什么讲什么,这样的教学内容没有层次,逻辑性不紧密,肢解了教学内容,分散了教学框架。而通过分析课堂教学设计,能大大提高教师们的课堂效率,因为教学设计提前给他们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其次,好的教学设计能提高课堂质量。好的教学设计能制定好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规划好一堂课内每一个时间段要进行的环节,利用好课内的每一分、每一秒让课堂效率最大化。教学设计就像灯塔,给老师指明正确的教学方向。它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教师提示,增强教师在课上的激情和信心,让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既能带动学生的积极,又同时建构起知识体系,让孩子们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汲取知识。

二、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的特点

小学生有着思维活泼、好动的特点,童年时期的他们总是对周围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的。所以实际上他们对英语是抱着一种兴趣的,这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都是一种新奇的语言,部分学生可能在学前时期也接触过英语,但整体上他们对这一语言总是有着多多少少的求知欲。而这种探索的欲望可能会增强,亦可能减弱,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喜欢得到老师的夸赞。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活跃,有着较强的记忆力,在初期的英语学习中,他们会如愿以偿地收获知识、得到表扬。但他们的有效注意力较短,可能会在学习过程中被其他事物吸引住。

教师应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而小学时期正是孩子们的形象思维主导的阶段,因此教学内容最好是贴近学生的生活,从日常的生活文化中入手,这样能把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和看法带到课堂中,激发他们的兴趣,给予他们亲切感。

三、教师对于教学设计需要思考的问题

  1. 部分教师并不清楚教学设计的具体要素。

他们大多将教学设计看作是简单的传统教案,仅仅是将其作为对课堂的简单规划和流程设计。这就混淆了传统教案和教学设计,实际上两者存在较大的区别。因此,部分不了解教学设计的教师会忽视对学生的特征分析,也会舍弃教材中的部分内容,他们一味的想着教给学生知识,让学生们学会如何“做题”,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需求。

  1. 部分教师没有深入思考教学文本的内涵。

小学英语课本上一般会呈现出各个单元,以及每个单元所要学会的词汇、句式,而在呈现这些学习内容时通常会有一定的文化背景或是场所情景作为依托。大多数教师在考虑教学设计时,主要聚焦在各个单元与相关课时的联系来进行综合设计。有的教师从整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出发,纵观全局,有的教师以模块的方式展开设计,从整体到个体。但也不乏有少部分教师只看中单个课时,并没有将整个框架搭起来,这样使得教学内容割裂,学生也很难在学期结束后融通所有的知识。

部分教师只关注课本提供的场所情景及其话题,鲜少对相关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补充拓展。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中,教师大多只对课本相关的或有所波及的内容进行简单拓展,很少进行情景的迁移。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也只考虑了课本提供的情景,这也将学生们的思维框定在了单一的场景中,这一做法缺乏了探索意识。

四、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的改善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活动往往展开“呈现知识—巩固知识—应用知识”三部分,并对这三部分进行设计和补充,这样的环节其实是比较完整的。但也不乏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 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接纳程度不同。在后期的学习中往往穿插着过往学过的内容,因此,一旦有学生对过往的知识有所遗漏,便很难让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保持全神贯注,这些学生会因为之前没跟上“大部队”,而对以前落下的知识感到焦虑。这会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信心再学习新的知识,长此以往会恶性循环。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增加复习的次数,让已经掌握这部分知识的学生更精通,让未掌握的那些学生重拾信心。
  2. 小学英语学科设立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们学会用外语交流,拥有一定的英语素养和英语思维,同时也要有跨文化的意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借助动听的歌曲、与课程有关的实物道具,将课堂与现实融合,这样才能让学生完全进入到情景中来,并且是主动地参与进来。接下来还需要教师设置不同难度的英语对话活动,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参与进来,让他们在学习中充满信心,取得良性循环。同时在教学设计中也要包含向学生进行跨文化知识的补充,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明白不同文化交流时的交融和碰撞。

五、总结

作为如今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小学英语教育需要不断地改进优化,以适应新时代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形势。教学设计的优化更是需要重视的,这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成效。本人认为,小学英语的教学关注的主要是基础的知识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进行传授,让学生们主动接受知识。教师在达成这一目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本人认为要有因材施教的思维,让基础英语的学习在课堂上更为流畅,应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任务都要有不同的方案。同时,要以学生的感受作为出发点展开,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因此广大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在教学设计等方面加大关注,既要运用以往积累的经验,又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做出相应的优化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英语的教学更加丰富多元,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用更适合自身的方式学到更充实的知识。

参考文献:

[Guo, F.]郭枫,2011,小学英语教学过程及策略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Li, B.]李碧,2019,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Hu, C.]胡春洞,1990,英语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Xu, Y.]徐英俊,2001,教学设计,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吴丹(2001年8月——),女,汉族,浙江宁波人,翻译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