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建筑工程招标投标”促进招标投标规范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互联网+建筑工程招标投标”促进招标投标规范发展

谢福美

金平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云南   金平   661599

摘要: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下,极大程度的改变了各领域的发展模式。建筑工程作为社会经济体系中的重要项目,其招标投标环节是建筑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保障,为了进一步促进招投标的规范发展,还应积极创建“互联网+建筑工程招标投标”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提高招投标效率。对此,文章就“互联网+建筑工程招标投标”促进招投标规范发展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建筑工程;招标投标;规范发展

前言:

当前,互联网技术已经逐渐渗透至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在建筑招投标行业发展过程中将互联网技术同建筑工程招标投标项目相结合,形成完善的“互联网+建筑工程招标投标”新模式,以此加强工程招标投标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在确保招投标项目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提高工程招投标采购的工作效率,实现招投标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全面促进招标投标的规范发展,推动建筑行业及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互联网+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统一的市场体系难以形成

想要促进“互联网+建筑工程招标投标”模式,首先应转变传统的工程招投标意识。但由于以往的招投标工作都是以纸质方式进行,部分工作人员对电子招投标体系的建设缺乏认知,在建筑工程招投标采购过程中,其各项信息处于封闭状态,并不具备时效性,且无法实现数据信息的实时共享,所以无法对招投标市场的主体及主要元素进行客观评价,极易出现串通投标、弄虚作假的交易行为,最终导致难以形成统一的市场体系,阻碍了“互联网+建筑工程招标投标”模式的发展[1]

(二)新型招投标模式创建过程中存在差异性

为了推动“互联网+建筑工程招标投标”这一创新模式的发展,相关部门应创建完善且科学的电子招投标平台,提高其发展效率。然而,现阶段“互联网+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的平台建设仍处于初步阶段,其各项规章制度尚不完善、招投标数据的处理技术并不成熟。并且,在平台创建过程中极易受到市场动态变化以及各类因素的干扰导致其受到一定影响,进而无法保障平台创建的规范性及科学性。另外,各招标投标机构的平台建设和运维管理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导致新型招投标平台的功能性不高、风险较大,无法充分发挥出“互联网+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的应用优势。

(三)新型模式的发展受限于互联网技术

虽然部分招标投标机构已经建立了电子招标投标系统,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仍缺乏一定的完善性和实践性,其主要用于传输招投标文件,针对建筑工程招投标采购的审核、评标等核心工作无法发挥实际功效[2]。部分工作人员甚至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并不熟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限制了“互联网+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的深入发展。

二、“互联网+建筑工程招标投标”促进招标投标规范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规范现代化招投标市场的交易体系

为了充分发挥出“互联网+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的效用价值、实现招投标行业及建筑行业的协同发展,还应有效规范现代化招投标市场的交易体系,逐步完善招投标采购市场的管理制度,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招标投标的交易体系以及信用监督体系等,强化市场监管的严谨性,营造规范化、标准化的市场氛围,增强市场良性竞争力。

在促进“互联网+建筑工程招投投标”模式发展的基础上,互联网交易平台应就招标方和投标方的基本信息、社会信誉度以及企业经济实力等进行全面公开,确保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的公平性及公正性,减少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不良现象,切实维护好招投标市场的秩序。在建筑工程实际招投标采购过程中,各市场主体也应加强诚信、自律建设工作,以公平竞争、依法交易的原则开展市场交易活动[3]。同时,也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招投标思维,提高创新意识,及时引入信息化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提升各项技术的应用水平,充分掌握各平台系统的接口、编码规则以及技术规范,通过标准化操作实现建筑工程招标投标信息的收集、共享,提升各项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招投标的工作效率,促进“互联网+建筑工程招标投标”交易平台的规范化发展。

(二)构建统一开放的招投标采购市场

互联网的优势在于开放、共享、互联,为了改善新型招投标模式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问题,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变地域、行业垄断、信息封闭等情况,在充分掌握市场动态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对建筑工程招投标市场的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合理预测,结合当前的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减少市场的经济风险,降低交易平台创建过程中的不良影响。

相关部门可基于“互联网+建筑工程招标投标”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招标投标市场信息数据的实时共享,构建统一开放、聚合共享的招标投标市场,丰富多样化的招投标信息资源,以便招标方和投标方进行全面分析,提高招投标方案的精确性。此外,借助互联网技术还能创建招标采购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市场监督管理平台等,针对建筑工程招投标交易所需的数据,还可通过各类平台进行双向推送、互换,实现了全国招标投标信息数据的有效集成,切实减少了平台建设的差异化,提高了发展模式的统一性,推动了绿色招投标交易系统的长效发展。

(三)提高互联网招投标系统的利用率

在多项信息化技术的大力支持下,“互联网+建筑工程招标投标”采购、交易平台得以建立,为了建筑工程招投标工程顺利进行提供了基础保障。在此过程中,还应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招投标系统的利用率,提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水平,充分发挥出“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全面促进“互联网+建筑工程招标投标”模式的高效发展。

依托“互联网+建筑工程招标投标”采购信息平台,可对建筑工程招标采购项目的资格标准、控价指标以及技术需求等进行确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工程招标采购决策的科学性及可行性。加之“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可实现外网平台和内网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相关部门可在外网平台中创建用户系统,供应商只需登录系统做好注册登记、投标报名、询价报价以及投标报价等工作即可,以便其能更好的投入到建筑工程招标采购活动中;在内网平台中,建筑企业同相关公司则需落实供应商管理、入围邀请、编制表述、截标开标等工作,由此将项目工程的招标采购管理工作落实到位[4]。通过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打破传统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的交易、管理模式,以各项招投标数据为基础实现数据查询、分析和共享,由此提高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的工作质量,切实体现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价值,为招投标行业规范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结束语:

在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各项先进技术促进了各领域的信息化发展。基于建筑行业的经济发展趋势,有效应用互联网技术创建“互联网+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系统,以全新的信息化模式促进招标投标行业的规范发展,结合招投标市场的发展现状,积极构建统一的市场交易体系,完善规范化的招投标监管机制,通过“互联网+建筑工程招标投标”交易平台实现市场数据的互通互联,打造统一开放的招标采购市场,加强招投标市场的公平性及公正性,促进市场经济的规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宗.“互联网+”时代招标采购业的创新与发展[J].门窗,2019(14):242.

[2]廖星逸,王曼琳,陈思佳,王韵,王楠.“互联网+”时代下工程招投标新模式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2):1+17.

[3]于婧.“互联网+”时代招标采购业的创新与发展[J].中国招标,2018(34):25-27.

[4]张艳.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电子招投标[J].招标与投标,2017(11):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