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职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职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路径

于秋阳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辽宁沈阳   110101

摘要: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高职院校中的专业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等能力,还应强化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良好的竞争优势。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落实的过程中,应突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以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为主,对人才培养方式予以创新,使专业人才能够朝着高素质、高水平和技术型的方向转变。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商管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育途径

引言:在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发展过程中,应站在专业化的角度,对传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予以转变,提出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法,促使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等能力得以加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一、分析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融合的逻辑基础

(一)围绕企业经管目标,细化知识技能课程

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推进过程中,为了全面改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现状,应将企业所制定的经营和管理等目标,作为基础参考依据,对知识性和技能性等方面的课程设置予以细致化处理。结合高职院校的社会、人文以及历史等环境条件,为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对于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根据自身的就业、兴趣、爱好以及求职等多个方向,将学科专业作为基础参考依据,充分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能够具优良的创业意识。在人才培养活动中,为其提供有力支持,帮助学生完成对专业知识的内化,在岗位工作中,加强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

(二)注重创新创业知识学习,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精神

在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将职业岗位作为立足点,对专业知识内容的设置予以系统化处理,顺应互联网时代背景的革新趋势,基于时代性等方面的要求,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工作模式,促进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全面提升。

对于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工作来说,应以提高人才竞争力为主要目的,借助新新创业等教育形式,将其与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活动进行有效融合。从知识、理论等多个层面出发,保障专业教育实践活动的丰富性,形成完善的学科内容,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与社会人才需求保持良好的适应性。

二、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高职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有效路径

(一)促进教学体系深化改革

首先,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需要与相关具有实力的企业之间,建立紧密合作联系,使校企在合作过程中,能够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活动的开展,提供明确参考依据。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基本支持,促使教师的教学思路得以全面改善,助力学生实践水平有效提升。

其次,高职院校还可以采用增设选修课程的形式,将工业4.0、B2B以及共享经济等内容涵盖其中,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还可以保证学生知识面的丰富性,使其准确把握商机,强化学生的资源整合能力。

再次,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可以结合企业所提供的途径,使学生能够对当前的市场动态变化趋势,具备清晰、全面的了解,充分强化学生的创业兴趣,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以加强。

最后,在高职院校的内部区域,还应以促进工商管理学生能力提升为主要目的,搭建完善的校内实践平台。高职院校需要对内部平台的建设予以高度重视,加大对平台投入的整体力度,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提供优良的基础知识。

例如:在搭建校内实践平台时,可以采用创业基地、校内创业科技园等项目为主,为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提供充足的平台支持。采取定期形式,聘请专家学者,为学生创新创业等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以工商管理创业大赛为活动主题,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二)综合应用工学结合方法

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时,需要共同投入到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以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为主,借助创新创业等教育活动的引导作用,促使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技能水平全面提升。

例如:部分高职院校可以落实“1+x”证书等方面的制度,在学生顺利毕业之后,能够获取与工商管理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提供基本支持。

其次,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活动实施过程中,还应促进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全面落实,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创新创业等教育活动中,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最后,学校需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整合,根据企业对于人才所提出的需求,保障专业课程调整的合理性,确保所形成的课程体系,能够融合校本、通识以及企业等多方面的课程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三)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

首先,需要加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感性认识。对于相关创业知识来说,实际所涵盖的范围具有广泛性,包括工商、政策以及税务等多方面的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和预期的学习成效,还应借助多元化的学习手段,发挥出实践活动的辅助作用,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并在实践过程中,对理论知识予以验证。教师可以采取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形式,组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参观。或者,采用开展讲座的形式,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方面的认识。

其次,在使用情景模拟教学方式时,打造真实类的学习情景,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主,使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找出有效的问题解决办法,不仅能够引导学生灵活利用理论知识,还可以促使学生综合能力不断加强,调动学生的创业热情,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最后,还应对实验环节予以合理增设,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在开展实验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保障该类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促进学生专业水平得以提升。例如:可以在采用沙盘模拟的教学方法时,结合市场的变化情况,开展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在虚拟的市场体系中,引导学生体会创业的方法和形式,保障学生创业知识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结束语:在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活动的推进过程中,为了优化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成效,需要与创新创业等教育活动相互融合,保障高职院校机制、体制建设的完善性。通过出台配套的合作方案,以校企共同参与的形式,打造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并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基于有针对性的指导,调动学生的创业兴趣,通过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优化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成果。

参考文献:

[1]彭文武,刘小凤.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今日财富,2021,(18):2.

[2]禤永明,阮凌云.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融合路径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