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精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2
/ 2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精度研究

罗振

柳州市龙杰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新能源汽车是伴随资源稀缺、人们生态环保意识提升的背景下产生的,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其零部件制造也有其显著的特点,必须对其零部件制造精度的综合性进行分析,提高精度以满足要求。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探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提高零部件制造精度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精度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和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快速占领市场。在新能源汽车的制造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零部件,而这些零件的质量于其加工精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相关企业应当加大对汽车零部件制造精度的重视,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进行汽车零部件的加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加工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着工业行业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其中在汽车行业也不例外。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不仅使我国汽车行业有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对于汽车上、下游产业链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其中传统的零件制造行业并不能满足当前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需求,因此相关汽车零件加工行业要加大对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的研究力度,不断的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以此来推进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1]。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加工过程中,也离不开机械加工。例如变速箱中齿轮的加工便有极高的进度要求。

1.1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分析

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加工过程中,利用机械工艺进行加工便是零件加工工作人员利用相关机械设备来对各种零部件产品进行处理,根据汽车制造和安装的相应要求对汽车零部件的尺寸、外形和表面质量进行改变,从而制造出符合新能源汽车生产的产品。利用机械加工工艺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实际加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对零部件进行粗加工,之后根据其安装尺寸和要求对其进行细加工处理,以此来保障汽车零部件的尺寸和形状符合汽车制造的要求。

1.2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加工的精度分析

新能源汽车在对零部件进行加工的过程当中,需要对其自身所有的加工精度进行不断的提升,并且在加工过程当中,其自身所具有的参数能否与能源汽车的设计图纸需求进行综合性的满足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防止由于加工工艺所存在现实偏差而导致零部件所拥有的精度相对较低,而为了在汽车制造过程中使零部件加工的精度得以保证,零件加工企业需要进一步的根据整体零部件其自身所具有的各类加工需求,对其精度以更加综合性的方式进行控制,使零部件所具有的误差能够得到充分的可控,并且使加工零件能够与当前所具有的图纸设计需求相满足,同时使汽车零部件在安装过程中能够得以正常化的运行[2]

2.机械加工工艺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分析

汽车零部件是新能源汽车制造的基础。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加工过程中,大部分部件需要利用机械加工工艺进行,因此,该项工艺的优劣、好坏直接决定着汽车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质量,就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的加工行业来看,影响其加工精度的机械加工工艺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2.1机床误差

在进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加工过程中,机床是运用最为广泛的设备。在以下汽车零部件的加工过程中,机床能够高效、高质量的完成想要的任务。但在机床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在长时间的使用状况下,机床的性能难免会有所下降,从而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如果误差超出汽车零部件的加工要求,其精度便无法保障。

2.2几何参数的误差

在进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加工过程中,长时间的加工也会出现个别失误的情况,失误之处一般在零部件的大小、尺寸方面有较大的体现。因此,在进行汽车零部件的加工过程中需要有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对制造好的产品要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测,从而对汽车零部件的精度有一个精准的判断,以检测数据为准来对加工设备进行不断的调整,从而提高汽车零部件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2.3工艺系统热变形和受力变形

在进行汽车零部件的加工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要控制好加工环境的温度,如果加工时零部件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由于热胀冷缩的现象零部件的精度将不会达到预期的标准。如果在加工过程中受到外部力量较大时,也会对汽车零部件产生较大的损坏。因此,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加大对零部件加工温度和夹具受力方面的体现,以次来提高零部件的加工精度。

2.4人员操作因素的影响

充分的利用机械加工技术,能够使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在加工过程当中得以不断的提升,其操作的初级主要在于人如若相应的人员,在整体零部件加工过程当中,无法依照较为严格性的标准,对操作流程予以执行,将会使汽车零部件加工在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负面影响。操作人员其自身需要进一步的对其自身所具有的综合能力素养进行有效的规范,并且依照其自身所具有的各类需求进行操作设备的优化,以此使得机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所拥有的质量能够得到不断的提升。然而,在实际的机械操作过程当中,部分技术操作人员其自身无法对各类工具流程进行综合性的明确,其自身所具有的技术熟练性相对较低,而部分人员其自身所具有的工作态度同样无法予以端正,而相应的因素均会使零件加工的精度产生较为突出的负面影响

[3]

3.改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加工工艺精度的要求分析

3.1建立完善的加工工艺体系

加工工艺的控制时零部件加工精度的重要保障。因此,在进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加工过程中,为了提高加工精度。相关零部件制造企业应当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并且引进先进的技术人才,让每一个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且在人才的基础上要建立完整的加工工艺体系,以明确的加工标准来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避免出现不同人加工出来的零部件出现质量不同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零部件的精度,进而实现零部件的批量化生产。

3.2控制加工的过程

在进行新能源汽车制造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不同的零部件。因此每一个零部件的质量和精度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和质量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汽车零部件的加工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严格控制加工过程,对加工设备要进行定时的检查,避免因为设备的偏差和故障从而导致汽车零部件出现质量问题,这在汽车用户的安全保障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3.3降低各种因素产生的影响

在整体汽车零件的加工过程当中,部分零件的加工具有高度的精准性,因此周围环境需要予以充分的安静,以此使操作人员能够集中精力去加工相应的机械产品,使其不受到外界的干扰,由此能够对工艺品的质量予以综合性的保证,在进行加工的过程当中,相应的技术人员不可仅仅依靠机床进行综合性的加工,由于机器在构建过程中其自身会存在一定程度的错误,由此汽车零部件在加工过程中,相应的企业应当使技术人员进行有效的检查,以此使工艺品的质量得到综合性的保证,使其在整体构建过程当中减少,由于外界失误而产生的破坏性影响。

3.4合理控制温度

热胀冷缩在物体的构建过程中属于较为基础性的物理现象,而汽车零件在加工过程当中同样会面临相应的问题,由此,在汽车零部件其温度相对较高的情况之下,如若对零件进行综合性的测量,将使其自身所具有的精准度受到较为突出的现实影响。反之,温度如果过低,其自身尺寸在分析过程当中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现实误差,除周围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之外,在加工过程当中,其机械零件同样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现实反应,其自身会由于摩擦而产生相应的热量,由此在构建过程当中,同样不可进行相应的测量[4]。技术人员在此时需要充分利用各类具有高度合理化的措施,使汽车零部件的精度得以提升。举例说明,当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如若热量过高,技术人员可以应用诸多物理方式对机械进行有效的降温,在温度回归正常之后再进行相应的测量工作,由此减少测量过程中所存在的现实失误。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中精度的提升,为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谢坤.基于新能源汽车制动器总成的智能制造工程设计[J].汽车工艺与材料,2020,10(20):89-91.

[2]李雪婷.绿色经济下襄阳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12(15):411-412.

[3]彭道虎.云环境下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制造资源共享模式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21.

[4]陈敏.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的控制措施研究[J].冶金与材料,2021,10(30):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