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气指标与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8
/ 2

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气指标与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石爱梅

如皋市中医院呼吸内科     江苏 南通  226500

摘要】目的: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气指标与肺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56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为实验对象开展对照实验,患者就诊治疗的时间区间为:2020年4月-2022年4月,将患者分组处理,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结果:实验组(n=28)、对照组(n=28),分别采取综合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对于患者血气指标与肺功能改善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气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肺功能指标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模式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模式,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改善血气指标与肺功能。

关键词慢阻肺;呼吸衰竭;综合护理;血气指标;肺功能

慢阻肺属于呼吸系统疾病,疾病控制效果不佳,不断的恶化发展,会出现呼吸衰竭并发症,尤其是老年群体,疾病病程比较长,容易反复发作,在疾病较长时间的影响下,老年患者的各项身体技能退化,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尤其是对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需要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优化护理模式,探究不同护理模式应用效果,为更好地改善患者血气指标[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治疗的56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为实验对象开展对照实验,患者就诊治疗的时间区间为:2020年4月-2022年4月,将患者分组处理,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结果:实验组(n=28)、对照组(n=28),分别采取综合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28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患者年龄分布区间,上下限分别为81岁、61岁,均值(70.46±5.63)岁,男女性别占比15:13;对照组:28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患者年龄分布区间,上下限分别为80岁、60岁,均值(70.78±5.71)岁,男女性别占比16:12。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治疗中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于患者病情状况和相关的体征,进行观察评估,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需要进行准确解答,查找问题解决问题是常规护理流程的基础内容,为患者提供常规的心理疏导。

实验组: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模式。(1)首先是对患者基础护理优化提升,要强化患者治疗环境的干预,构建舒适的病房环境,强化对于患者的饮食指导,告知患者应该食用易消化清淡的食物,补充蛋白质维生素[2]。(2)在开展雾化吸入治疗的过程中,治疗之后要对患者口腔进行清洁护理,开展心理干预,可以结合健康教育开展,对于患者来说不良情绪包括抑郁、焦虑等,对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实施治疗的目的,优化患者认知水平,提升对于疾病治疗的信心[3]。(3)强化对于患者病情的观察,治疗过程中,要将患者床头抬高,采取坐位或者半卧位的姿势,提升患者呼吸的深度,氧气流量进行合理调节,控制在每分钟三升,出现痰液阻塞,立即开展吸痰护理[4]

1.3观察指标

(1)血气指标,包括SaO2、PaCO2、PaO2指标,PaCO2越低、PaO2和SaO2越高实施的护理效果越好;

(2)肺功能,指标包括FVC、FEV1、6MWD,指标越高肺功能情况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SPSS21.0数据处理,计量资料(x±s),t检验,用P<0.05表示有意义。

2 结果

2.1血气指标

实验组患者血气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血气指标比较(X±S)

组别

例数

PaCO2(mmHg)

PaO2(mmHg)

SaO2(%)

实验组

28

51.53±9.16

87.38±9.13

97.32±12.09

对照组

28

57.08±10.32

75.98±10.26

84.77±12.36

t

--

2.12

4.60

3.84

P

--

0.03

0.00

0.00

2.2肺功能

两组患者护理后肺功能指标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肺功能指标(X±S)

组别

例数

FVC(L)

FEV1(L)

6MWD(M)

实验组

28

2.74±0.32

1.95±0.27

429.53±12.62

对照组

28

2.39±0.45

1.78±0.32

391.57±16.85

t

--

3.35

2.14

9.54

P

--

0.00

0.03

0.00

3 讨论

慢阻肺患者属于临床常见的老年疾病,对于患者肺部组织造成了严重损伤,在发病过程中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问题。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合并呼吸衰竭并发症,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针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有效地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的综合护理模式,从患者治疗过程中多方面的提供护理保障,包括针对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专科护理的优化,提升了针对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护理质量,满足护理服务需求,确保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各方面的舒适程度。

患者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实验组患者PaCO2(51.53±9.16)mmHg、PaO2(87.38±9.13)mmHg、SaO2(97.32±12.09)%,对照组患者PaCO2(57.08±10.32)mmHg、PaO2(75.98±10.26)mmHg、SaO2(84.77±12.36)%,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肺功能指标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模式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体征,优化肺功能指标,临床可推广开展。

参考文献:

[1] 王树录. 氟替卡松联合特布他林对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凝血指标和血气指标的影响[J]. 血栓与止血学, 2022, 28(3):2.

[2] 卢国栋, 陈园, 曹钦. 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其对动脉血气的影响观察[J]. 贵州医药, 2022, 46(3):2.

[3] 付延鑫, 董延春, 戴昂, 等. 不同切换时机的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2, 30(2):9.

[4] 杨水清, 蒋玉华, 郭一雲,等. 补肺活血胶囊联合喘可治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以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1, 2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