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层螺旋CT在心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7
/ 2

256层螺旋CT在心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分析

徐润桃

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31

摘要:目的:就256层螺旋CT应用于心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以本院收治(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的冠心病 疑似者90例为准,患者均行256层螺旋CT检查和普通CT检查,并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参照标准。整理三项检查结果并对比256层螺旋CT与普通CT检查的准确率、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以参照标准(阳性82例、阴性8例)为基础进行核算,256层螺旋CT的准确率、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11%、95.12%和50.00%,而普通CT的准确率、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4.44%、65.85%和50.00%,256层螺旋CT的检测指标明显更优,经验证后P<0.05。结论:在心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中使用256层螺旋CT的临床效果明显更优,相较于普通CT其检查准确性更高,更有利于临床确诊及治疗,可推及使用。

关键词:256层螺旋CT;心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临床效果

引言

冠心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正在逐渐升高,临床需要对患者进行心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才能进一步确认其病情,并未临床治疗提供可考依据[1]。此病症若能及早得到诊断和治疗对患者自身来讲意义重大,可避免发生更严重的后果,起到积极预防的效果。该疾病目前在临床诊断中以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结果为黄金标准,该检查虽切实有效但其具有一定创伤性,患者的接受度较低。以往临床中多使用CT检查,可利用X线扫描最终形成数字结果,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该检查准确性并不高,实践应用中存在一定限制。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逐渐得到广泛使用,其在心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中逐渐显示出较多优势,受到临床更多认可。文章就层螺旋CT应用于心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详细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研究对象以本院收治(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的冠心病疑似者90例为准,患者均行256层螺旋CT检查和普通CT检查,并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参照标准。该组对象分布于42-82岁,平均数为(60.741.35)岁;男女患者各为58例和32例。本次研究在院内伦理委员会的相关规定下实施完成,事先已报审通过。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心绞痛,表现为发作性或压榨性疼痛;不存在先天性心脏;可进行较好沟通交流。排除标准:患者同时存在其他严重病症,如脏器功能不全、心律不齐等;已被确诊患有精神类病症;存在碘过敏现象。

1.2方法

在256层螺旋CT、普通CT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所有参与者均使用相同型号的设备仪器,并均由具备丰富临床影像学检查经验的医师负责实施,结果由检查医师统一认定后得出,发生不同意见时通过充分讨论、请教专家等途径最终达成一致。256层螺旋CT检查中扫描时间为0.7s,视野设置为25-28cm,矩阵设置为512512,患者的心率需维持在150/min,患者的心率若过快或心律不齐则需服用倍他乐克,剂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宜超过50mg。在横轴位下进行持续平扫,选择60-80R-R区间收集相关数据,其他参数设置为55mA、120kV,层厚和间隔均设置为2.5mm。对相关数据选择钙化积分法进行处理。

普通CT检查中将螺距设置为0.6mm、层厚为0.4mm,扫描参数为120kV和850mAs,扫描范围与以上相同,行平扫操作,确保影像均为同一舒张期所采集,详细记录成像结果,若存在明显的心肌坏死特征则视为阳性。由同一组检查医师负责参与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均使用seldinger法操作技术,对患者的左右冠状动脉及分支情况进行多方位投照,观察其是否存在心肌缺血现象,特征出现则视为阳性。

1.3评定标准

以参与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最终参照,以此为标准分别核算256层螺旋CT和普通CT在心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准确率、灵敏性和特异性。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资料均使用SPSS 23.0版权威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用(n,%)表示,计量用(xs)表示,若检验后P<0.05则视为差异明显。

2.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阳性者为82例、阴性者为8例,以此为基础进行核算,256层螺旋CT的准确率、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11%、95.12%和50.00%,而普通CT的准确率、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4.44%、65.85%和50.00%,256层螺旋CT的检测指标明显更优,经验证后P<0.05。详见表1.

表1:对比256层螺旋CT与普通CT的检查结果

参照标准

层螺旋CT阳性

层螺旋CT阴性

普通CT阳性

普通CT阴性

合计

阳性

78

4

54

28

82

阴性

4

4

4

4

8

合计

82

8

58

32

90

3.讨论

冠心病为一种慢性病症,对患者的健康安全可构成较大威胁,临床发现冠心病者多存在冠状动脉变窄的现象,相较于普通人其管腔更小、弹性更差,该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非常关键,可大幅度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2]。诊断中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最终参考标准,但该检查方法费用高昂且具有一定创伤性,临床中很难推广使用。常规的普通CT检查目前已基本普及,该检查方法可显示出机体内各个组织器官的影像资料,便于对其病情情况进行观察,但由于技术受限等原因经常造成漏诊和误诊,不利于临床诊断。多层螺旋CT目前正在快速普及中,该技术被应用于心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中相较于普通CT具有更多优势,其数据采集方式更为全面,具有更高的分辨率,且成像速度更快,可避免心脏运动对成像质量产生的影像[3]。结果显示,在心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中使用256层螺旋CT的临床效果明显更优,相较于普通CT其检查准确性更高,更有利于临床确诊及治疗,可推及使用。

参考文献

[1]肖太星.多层螺旋 CT“双低”扫描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疗设备,2017,32(3):52-57,72.

[2]高扬,王成英,周艳丽,等.负荷动态 CT 心肌灌注结合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7,51(4):246-250.

[3]毕莉莉.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的效果比较[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2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