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提高尿液标本微生物培养准确率的有效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7
/ 2

探讨提高尿液标本微生物培养准确率的有效措施

史煜宏

阿鲁科尔沁旗医院  内蒙古  赤峰  025550

摘要目的提高尿液标本微生物培养准确率的有效措施进行探讨。方法根据是否进行质量控制进行分组每组40例。分析标本不合格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结果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包括标本采集不规范采集时间不合格样本被污染检验前三天用药对照组微生物标本不合格几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不同的采集方法、存放时间和存放的条件以及病人检验用药都会影响临床尿标本微生物培养准确。为了促进准确率的提升,应对相关的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对尿液培养过程进行全程把控,实现其临床诊断价值,为后续疾病诊断治疗提供相关的参考。

关键词尿液标本;标本;准确率;检验;措施

临床检验各类泌尿系统感染疾病之前常进行尿液微生物培养检验。尿液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并且其特点包括标本采集、取样方便[1]。临床用药过程可以结合病人的尿培养结果,对于整个泌尿系统感染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另外也能够便于诊断一些其他疾病,检验价值较为突出。我国医疗技术发展速度较快,目前临床上对尿培养检测变得更加的精细和自动,也更加的准确。但是检验科由于每天需检验大批的尿液样本,且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容易导致出现误差[2],所以,临床上尤为重视相关因素对于尿培养检验结果的影响,从而使尿液微生物培养检验工作更加的高标准,为临床提供科学准确的用药指导,并研究结合尿培养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有效的干预措施,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我院2021年1月1到1月31之间收集的尿液标本80例,患者年龄3-70岁,男性和女性分别份42例和38例,分析不同情况下的尿液标本微生物培养检验结果。

1.2方法

检验方法使用哥伦比亚琼脂康凯培养皿TDR自动分析仪器天地鉴定试剂。根据相关标准和流程严格进行检验。

质量控制方法

(1)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水平往往会对微生物样本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所以一定要对检验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进而改善样本检验结果的准确几率。对于检验人员来说,专业水平与素质参差不齐,因此要通过培训与考核来进行严格的把关对检验人员要加强指导与监督,对操作不合格情况及时发现与指导。在完成样本检验后,检验人员要做好记录工作

(2)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实验室管理。对微生物实验室布局进行科学的分布,针对实验室所应用的仪器设备一定要及时进行清洁,对于废弃物品进行及时处理,防止发生交叉感染。微生物实验室要定期杀菌消毒,将所有的物品进行分类摆放。做好标识和提醒工作,优化工作流程

(3)对于微生物样本采集过程进行规范采集时要详细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例如在尿液收集时要采集清洁中段尿。而粪便则需要采集异常及脓血便痰液需要漱口后的痰液作为标准标本,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科学性。如果没有进行规范采集样本,则需要重新进行采集

(1)(4)对样本运送及储存进行完善。采集样本后要在规定时间内送到检验并且使用无菌尿液培养,以免外界因素影响样本质量。另外,要对样本的采集时间进行标记,便于检验人员掌握进行及时接种。如果无法及时接种标本,要进行低温存放,并且与其他样本进行隔离,防止发生污染情况

1.3观察指标

1.3.1分析影响尿液标本微生物培养准确率相关因素

1.3.2对比两组检验标本不合格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软件采用SPSS24.0,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

  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包括标本采集不规范采集时间不合格储存温度不合格样本被污染检验前三天用药见表1.

1 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

原因

例数

占比

标本采集不规范

4

5.00

采集时间不合格

6

7.50

    标本储存不合格

6

7.50

样本被污染

6

7.50

检验三天用药

5

6.25

2.2两组微生物标本不合格情况分析

  对照组微生物标本不合格几率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2.

2 两组微生物标本不合格情况分析

组别

例数

占比

对照组n=40

21

52.50

观察n=40)

6

15.00

X2

6.344

P 

0.000

  1. 讨论

医学检验在疾病诊断治疗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检验项目中就包括尿标本微生物检验[3]。尿培养泌尿系统感染具有特殊诊断价值泌尿系统感染治疗直接指导意义可以明确何种细菌真菌感染以及药敏定量试验指导临床用药

本研究结果显示,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包括采集不规范采集时间合格样本被污染检验前三天用药对照组微生物标本不合格几率高于观察组P<0.05)。这充分说明尿液样本的培养结果

会受到时间温度采样方法是否检验三天用药的影响,为了提高检验准确度,一定要对于尿液标本进行及时的检测。同时,对于不能及时接种标本低温保存能够降低误差。尿液检验三天患者要暂停用药在相关检验过程中,从采集样本到尿液的温度一定要严格的把控,确保不受其干扰,对于整个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并积极控制相关影响因素,确保为疾病诊断提供准确的参考。作为临床医生也要对自身工作进行充分的重视,保持工作责任心,对于尿液样本的相关干扰因素,比如温度、时间以及用药情况严格把控,确保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中每一批培养基已知性质标准菌种ATCC25922ATCC25923ATCC27853进行预测合格方可使用

综上所述,不同的尿液标本培养采集时机采集方法标本存放温度、存放时间和存放的条件都会影响尿液培养准确性。为了准确率的提升,应对相关的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对尿液培养过程进行全程把控,实现其临床诊断价值,为后续疾病提供相关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杨洪乐, 杜欢欢, 杨丽妙,等. 2种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血尿标本对策及评价[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1(8):957-962.

[2] 张彩凤, 闫影影, 刘素芬,等. 不能自行如厕婴幼儿尿液标本非侵入性采集方法的循证实践[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21, 38(1):53-56,79.

[3] 赵必和, 张润清. 探讨尿干化学分析法,尿沉渣分析仪法和显微镜检查法三种方法相结合检测尿液分析的必要性[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 9(2):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