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7
/ 2

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唐小翠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永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省永州市425100

摘要:良好的想象力既可以让学生丰富对作品人物形象情感的认知,又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精神世界。舞蹈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对学生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高职院校舞蹈教师在舞蹈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舞蹈教学;想象力;培养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其集音乐和戏剧等各个领域的知识为一体。随着人们审美能力的提升和社会的发展,舞蹈技术也得到了更新。马克思说过,想象可以促进和引导人类社会的发展。想象力是一切创造发展的源泉。基于此,高职院校舞蹈教师要正确认知想象力后,研究舞蹈知识和技能,在创新教学方式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注重文化教育在舞蹈教学中的渗透

在高职院校的舞蹈课堂上,教师不仅需要传授舞蹈理论知识和动作技巧,还要在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后,以学生的具体情况为结合点,对其认知视野进行拓宽,促进其文化知识结构的优化。教师要注意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其积累专业方面的知识,让其学习文化课内容,丰富生活经验,增强人际交往能力。通过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优化学生的想象力形式,让其通过良好的想象力优化舞蹈学习,提升舞蹈素养和能力。高职院校教育和其他阶段的教育不同,此阶段的学生起点较高,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学习意识和素养,此时的教师在舞蹈教学中应全面认知和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思维实情后,认知文化知识和修养的作用意义,在舞蹈训练环节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拓展教学空间,让其利用课余时间加强文化知识学习[1]。全面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优势,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培养其文化修养。

另外,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舞蹈精髓的呈现非常重要,而要想呈现该精髓,就需要学生们在舞蹈训练中以十分清晰的表演思维对创作者的精神内涵和情感元素进行领会,要在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后挖掘出潜在的艺术想象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让其在对多种不同的舞蹈风格进行了解和掌握后,对所学知识进行选择性的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动态调整教学计划,面对部分学生缺乏基础音乐知识的情况,则需要在对学生的想象力和舞蹈表现力进行培养后,带领学生观看相关的书籍,参与课外活动,参观其他舞蹈表演。让其可以有机会积极融合想象力和情感元素,塑造出有张力的舞蹈形象。

二、舞蹈教学中把握好想象力的度

高职院校学生有些毕业于普通高中,有些毕业于中高职学院,毕业学院的不同使其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等也存在不同。对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不同,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以不同层面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共鸣进行激发,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后从不同角度讲解舞蹈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其自信心。其次,高职院校学生已经定型,此种定型在一定程度上为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训练带来了难度[2]。在这样的情形下,教师要了解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特点后,在限制的舞蹈训练时间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想象,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其在良好的教学条件中拓展认知视野。

如教师可以制作对话剧本,让学生一边训练舞蹈,一边排练对话;也可以融入文学,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舞蹈训练中了解舞蹈的来源起始,掌握舞蹈文学。教师也可以以“一个扭秧歌的人”为针对点,开展对应的欣赏活动,鼓励学生先充分想象后找准切入点,思考怎样编排和设计舞蹈。在学生深入思考和互动交流后再利用多媒体设备对相应的图像进行展现,引领学生欣赏相关作品。欣赏过后,学生们要以欣赏心得为前提进行舞蹈创编和设计,并展现自己设计后的舞蹈。在此过程中,无论是空旷的舞台,还是昏暗的灯光,亦或是画面中的舞蹈,都能够给学生带来深刻的感触。学生会深入了解演员的舞蹈编排方式和表演形式,会在思想情感的冲击中落实对舞蹈训练环节的完善,会在成果的展示下提升自身的舞蹈技能。

三、重视情感互动舞蹈课堂的科学构建

为了给高职院校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培养,在舞蹈教学中,教师们传授理论知识和动作技巧后,需要恰当渗透情感教学,以此为基础指导学生想象,通过想象力的发挥,对动作技巧进行把握,了解舞蹈风格,在浓郁生活气息中传递情感。利用活跃的与众不同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在舞蹈教学时,教师要对相应的舞蹈文化和历史背景进行介绍,通过深入讲解风土人情,充分的表现出血肉丰满的舞蹈动作,让学生在发挥自身想象力的同时更加高效的展现舞蹈。比如在教学剧目时设置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融入情境感受情境中的情感。学生们也可以以假设的方式启发自己,在情境模拟中产生情感共鸣[3]。也可以提出对应的动作规格和要求,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自身独特的审美观念进行发挥,在特定的环境中练习和揣摩人物形象、风土人情。

在舞蹈的组合训练中,要注意学生的唱跳及其潜能的发挥,让其在优势的发挥下提高训练效果。要对唱跳的氛围进行营造,在以声带情、以情带舞的过程中,深入讲解动作要领,介绍舞蹈风格,完善教学方式,构建舞蹈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开发的舞蹈想象力中直观性的学习,有效性的模仿,情感化的训练。此外,在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还要关注创造性能力思维的培养和发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的提供学生独立思考创作的空间,让其在自身想象力的发挥中,对相关的动作进行创新性的设计,以良好的情绪积极主动的练习。还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在质疑和发挥想象力后进行自编自演,教师根据实际编演情况全面的评价指导。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全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凸显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造力,体现教育功能,提升舞蹈教学效益。

结语

在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立体的感受舞蹈作品中的人物情感,还可以丰富学生自身的情感世界,增强学生的舞蹈技能。所以高职院校舞蹈专业的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通过方式的创新和手段的丰富落实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倩瑀. 论舞蹈教学中对学生"舞感"的培养策略[J]. 成长, 2021(6):1.

[2]劳琬清. 探析舞蹈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路径[J]. 教育界, 2021(18):2.

[3]韩肖. 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演力和综合艺术素质养成措施[J]. 文学少年, 202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