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后疫情时代地方医投公司的融资风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6
/ 2

警惕后疫情时代地方医投公司的融资风险

方炎飞

宁波纵横知本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省宁波   315042

摘要:在地方投融资平台难以为继的后疫情时代, 不少地方政府悄悄把目光转向了医疗资源通过设立医投公司作为融资平台,在解决融资需要的同时,也累积了不少风险,需要引起警惕和重视.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医投公司 融资风险

引言:目前,地方投融资平台由于多年野蛮生长、过度扩张,抵押资产用尽、项目效益低下,监管无力、流于形式,导致虚拟抵押、重复抵押、多头举债形象层出不穷,负债过大、超额负债情况普遍,累积了政府无力偿还的信用风险、银行信贷不能收回的资金风险和平台公司无力维系的运营风险,而2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尤其是上半年经济增速大幅回落进一步放大和加剧了地方投融资平台各种风险。在现有投融资平台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不少地方政府悄悄把目光转向了医疗资源,设立医投公司作为融资平台,将医疗资产、医疗业务收入等优质资产注入医投公司,作为抵押物向银行融资,在部分解决地方政府融资需要的同时,也累积了不少风险,需要引起警惕和重视。

一、疫情影响下极度紧张的央地财收

在深受疫情冲击的2020年以来,不少地方出现了财政支出大于收入,财政收入下降幅度大于支出下降幅度的情况。2021年虽然有些反复,但全年还是有恢复性增长。 进入2022年,吉林、深圳、上海等局部地区疫情延烧,持续时间长,对物流运输和供应链的阻断将进一步恶化全年经济运营和央、地财政收入目标的完成。2022年一季度全国GDP是4.8%的低增速,到了二季度,受疫情影响严重,全国GDP增速只有0.4%, 整个2022年上半年中国经济GDP同比增长2.5%。

2022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22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3%,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0.2%。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88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全国上半年财政赤字23666亿。

部分地区上半年财政收入受疫情直接影响严重倒数前三位的是:湖北省GPD名义增速下降17.95%,实际增速下降19.3%;黑龙江省GPD名义增速下降6.01%,实际增速下降4.90%;辽宁省GPD名义增速下降3.86%,实际增速下降3.90%。几大直辖市也不容乐观,天津市GPD名义增速下降3.78%,实际增速下降3.90%;上海市GPD名义增速下降2.15%,实际增速下降2.60%;北京市GPD名义增速下降1.44%,实际增速下降3.20%。经济强省广东、山东也遭遇寒流,广东GPD名义增速下降1.64%,实际增速下降2.50%;山东GPD名义增速下降0.04%,实际增速下降0.20%。

整个上半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57558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4.7%,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7.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32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支出大于收入55699亿元,地方财政收支不容乐观。

上半年在受疫情冲击的同时,受2.64万亿元退税减税的影响,加上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房地产开发商不拿地、没有能力拿地,不少城市土地出让价格和数量下滑,土地出让金等预算外收入大幅减少,加上基层政府的财力征收范围有限,回旋余地小,多种因素结合,导致了地方财政收入的下滑。但同时刚性支出没有减少,收支矛盾加大,这将进一步加剧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偿债风险,不但影响正常的公共项目建设资金,甚至已经影响财政开支人员的工资发放。部分地方基层政府把目光转向后疫情时代特别优质的医疗资源,既是迫不得已,也是顺理成章。

二、医疗资源是地方政府所剩不多的优质资产

首先是优质固定资产充足。目前县一级的医疗卫生机构土地、医疗用房、办公楼等资产非常优质,也是银行最爱的贷款抵押物。一家县级医院的资产,少说有几个亿,多则十数亿、上百亿。中部一个中等县城,地方政府把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注入到医投公司的资产总额就超过50亿。

其次,有确定性保障的业务与收入。新冠疫情以来,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但对医疗卫生机构来说,整体影响相对较小。一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医疗卫生机构承担了指令性的防疫任务,医疗业务收入有充分的防疫经费保障。二是就医看病为刚需,不会因疫情而锐减。三是中央政府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设施建设的投入,有充分的财政转移支付保障。

第三,主体合适。目前地方医投公司都是政府所有的国有地方企业,纳入地方医投公司的县乡医疗卫生机构资产都是国有事业单位的资产,不是民营医疗机构,有政府背书,是银行喜欢的合适资产主体。

三、警惕医投公司的融资风险

地方医投公司可能的融资风险主要有:

首先是项目用途偏离。项目贷款不是用于短期有明显经济效益的项目,而是用于人头工资、短期内无法见效的项目投入,无法靠项目收益实现短期还款,重蹈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无力偿还贷款的覆辙,最终由地方政府成为还款主体。

其次是超额负债。由于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融资渠道无力,地方政府往往会把医投公司融资作为救命稻草,通过医投公司开展高额举债、超额负债,重走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超高负债的老路。

第三是无力还款。地方医投公司会在地方政府的的利益驱动下,不顾财政实力无法增强的条件,融资数量和融资规模过度膨胀,加上项目贷款用途不当、疫情与房地产下滑及减税退税叠加,进一步恶化地方财政收入的来源,地方政府负担的债务日益加重,造成还款难、融资难的恶性循环。进而导致银行的风险越来越高,政府信用危机越来越大。

四、地方医投公司的风险管控措施

医投公司的资产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有效规范管控医投公司的风险非常必要:

首先要规范地方政府利益驱动行为,维护医投公司独立性。地方政府要剥离地方医投公司的政府融资职能,维护医投公司的市场主体权利,不干预医投公司的经营活动,提高医投公司项目管理水平和能力。杜绝以政府决议、会议纪要、抄靠单方式将政府项目转移到医投公司筹资承建,地方政府委托医投公司建设、运营的项目,必须由地方财政在确保资金计划的情况下足额拨款。杜绝通过医投公司举债为公务员、事业单位的财政供养人员发工资,要严格按《担保法》规定杜绝为医投公司融资提供政府担保,从根本上保持医投公司的独立性。

其次要规范医投公司的经营行为,保持健康的财务指标。在业务运营上,医投公司的融资必须遵循投入产出要匹配平衡的原则、资产与负债平衡的原则、资金供给需求平衡的原则。在管理体制上,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规范、精简设置运行机构。避免行政化管理手段,采用市场化运营机制,合理控制融资总量规模。

第三要加强对医投公司风险管控。医投公司要建立健全内部风险管控机制,分类管控融资业务,将项目投融资行为纳入同步审核,有效控制项目的融资成本。遵循审慎原则,严控高风险的投资决策,投资规模与融资能力和财务能力充分匹配,落实党委对“三重一大”事项的监督管理。

最后要加强审计监督和外部监管,强化责任追究。加强对医投公司的决策审计、负责人年度审计和离任审计,着眼于对风险与问题的揭示,强调关口前移,预防为先,并强化对医投公司经营决策的渎职失职行为进行责任追究,促进医投公司规范融资,有效防范和管控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崔延文,地方投融资平台风险防控研究,河北金融,2021(8) 27-29

黄素莉,地方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国内部审计,2021(11) 80-83

[2]李国莉,当前投融资平台公司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开封大学学报,2015(3),31-34

[3]卢婕,分析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方法[J],财讯,2020(13)144-145

作者:方炎飞,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特聘合伙人,宁波纵横知本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咨询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