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6
/ 2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肖飞

210283198310145019

摘要:工程质量安全的质量管控问题,将直接或严重影响建设公司的品牌建设,也涉及到公司的长期发展,甚至还和生命安全问题息息相关。随着中国城市建设市场的日益发展,建筑消费群体也日渐扩大,而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便是建筑安全,这早已成为了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不过,有关的建筑工程中重大安全事故也仍然持续地在进行,而且事故也越来越多,甚至还有增加的势头。所以,建筑安全质量保证机制也亟需进一步提高和逐步地健全。

关键字: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对策分析;

引言

    近年来,由于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面积的增加,从业人员迅速增加,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随着工程存在投入高、工期长、工艺复杂、风险条件多的特征,其质量控制问题日益引起我们的重视。一、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的意义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业越炒越火,已然变成了一块很烫手的山芋。随着房地产业的销售额逐渐增加,地产开发商所开发的建设规模也有逐步扩大的势头,在经历了经济贸易大潮以后,建设已然变成了中国继工业、农村、外贸以后的第四个支柱。也因为其受主体原因和客观原因的双重影响,建设也越来越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上来。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面临着工程模式复杂多样、工作平台小、工程作业流动度差、工人劳动条件差、设施设备数量多、分布散乱、施工者素质不稳定、建设施工的现场安全受地形和天气条件影响大等多方面的突发性危害,使得单个建筑施工项目并不象搭积木那样简便容易。在整体施工的流程中,不同的施工彼此连接、相互前提,各个专业的施工团队轮番上阵,在同一施工作业面上进行联合作业,这就提高了施工的安全隐患。而为了改善施工建设品质,提升施工安全水平,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工程质量监督力度,实行更强有力的工程建设质量控制措施,这既是对公众生命安全的保障,又是企业品牌价值的实现。

二、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管理问题

2.1基础建设及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流程不清晰

    由于建材行业高速的增长,建筑安全作业流程已逐步形成,却一直未能受到关注,针对性的监管环节未能得到严格执行,工地安保问题出现很大问题。建筑施工的安全事故频繁多发,现场安全管理过程梳理不清楚,各阶段之间相互配合不融洽,各单位的责任界定不清楚,安全管理措施执行不到位,都是因为整个管理过程不清晰所造成的。

2.2建筑工程现场安全制度体制不完善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是当前建设单位进行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困难,尽管近年来各单位和企业都在加强对安全管理的投入,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加以完善,但仍然存在不少困难。这里主要表现为人员专业性不够,工作实施不彻底;安全管理体系的法律规定并不健全,有关安全管理体系的疏漏缺乏;在安全管理机制中没有全面、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仍然依照老一套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方法已经过时了,没有现代性。

2.3建筑工程安全意识薄弱

    建设工程对施工项目安全隐患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因为不少工程安全事故的受害人都是现场作业工人,所以参与工地建设人会认为见识工程安全和自己并没有太大联系,然而这也只是工程人员思维上的误解。安全与人人息息相关,安全也与人人相连,因此安全意识也应该渗入每个人的思维之中。但因为规章制度体系漏洞性,有关员工现场的积极能动性明显减弱,或者员工责任感缺失造成制度性文件无法得到有效执行贯彻,或缺乏专业规范性制度指引,而忽略对安全意识的重视。

2.4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经费不足

    竞争日益激烈,各大型企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为了自身赖以生存与增长,往往采取降低成本的方法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但安全生产费用却总是被压至市场最低点,从而导致了现场的安全防范设备配置不齐全、劳保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数量不足,以及人力资金投入不够等问题,使得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比较严重,严重地威胁着在场员工的生命安全。

2.5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水平各不相同

    施工队伍的文明程度、安全意识与层次也各不相同,但按照与建筑施工中安全性产品教育工作相关的规章要求是:"建筑施工的基础工作是安全性产品教育工作的落实。"但许多施工作业部门开展的多是形式性的,应付相关检查,却不能深入落实相关法律文件,从而造成施工者意识不足,对安全施工知识的不了解,对自己的得到和合法权益完全不了解。

2.6建筑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

    建筑管理者对自身职责任务的不清楚,对各自职责的不了解,在监管的流程上重视忽略关键细节,主体意识太强,客观思维较为淡薄,都是造成管理者在建筑施工现场监管中不到位的根源。

三、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问题对策分析

3.1增强员工安全素质教育

    部分施工人员素养较低,在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往往没有给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对工程的实际进行情况也缺乏具体而充分的认识,使得对相应的工程进行管理深受影响、实施效率低下。而事实上,进行相应的工程质量管理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实际执行起来就比较困难。也因为大多数的施工人员文化素质都不高,思想接受能力也很弱,单纯的听大道理或者高深思想也无法实际的解决,所以为了提高他们管理建设工程质量的能力,就必须先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将高深的工艺理论化为简单朴素的生产方式,以达到对一般施工人员的正确理解。在招工期间,就相应的企业给他们实施了免费的工程安全技术培训,然后上岗就业。通过认真的指导,让每位职工都有重视施工安全的意识。在施工之前,在安全问题上下功夫,制订出具有实际意义的防灾方案,力争将安全隐患消除于萌芽状况中。

3.2合理解决价格、时间和利润之间的问题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从业人员往往不能端正心态,以客观辨证的观点审视时间、质量和效益这三者间的联系,而一味讲求效益,在质量差不过去的同时又耽误了大量的时间。在现代房屋的施工中,建筑设计人员们常常存在着一种共同的错误认识,他们觉得一旦在建筑施工活动中重视了效率,就会耽误预定的工期,而时间拖的过长后又会降低了效益。事实上,三者之间并没有产生矛盾,而相互促进、彼此影响、共同成长才是他们相互之间的重要联系。但如果单纯的要求压缩工期,以节省时间,那么,返料的风险也将会增大,从而更加耽误时间、影响生产质量。

3.3国家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

    要进一步提高房屋施工的安全性,就需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监督力度,采取强有力的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全面保证房屋施工状况和工程质量,并适时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建立好具有实际意义的防灾措施体系,力争将工程安全隐患逐步消除在萌芽状态当中,这既是对公众生命安全的保障,也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这就是关乎到整个国家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根本所在。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求每个人都认真对待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才能够更高效地建造高品质的建筑物。而相关的国家建设监理机关和人员也必须要在工程质量监理问题上下功夫,比较于一些西方的发达国家,我国的房屋建设进展情况已经落后,所以就必须及时补缺自身的质量缺陷。

结语

    随着中国建筑工程施工的蓬勃发展,最新科学技术的运用将越来越的熟练,不管对产品质量还是工艺的要求都将步入全新的层次,国家对建筑的安全监管能力将会步入一个全新的平台,得到了相应的重视程度。建筑管理工作者最需要注意的是加强对有关的施工安全管理,严格要求对有关的管理人员,提高对他们的施工安全的认识,并端正了自己动机立场。对他们也要有把控全局的意识,将管理措施深入地认真落实在建筑施工的全过程管理上,做出了合理的施工建设设计方案,将隐患消除在了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苏雅.浅谈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J].青年与社会,2018(27):185.

[2]韩志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30):196.

[3]梁建林,姚磊,谢杰.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人,2019,40(02):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