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电客车司机对于行车安全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地铁电客车司机对于行车安全的作用分析

刘德超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第一运营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现代化背景下,伴随科学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诸多新型高科技产品延伸渗透到了社会公众生产、生活的诸多角落,交通行业也在朝着更加发达的方向不断发展,地铁的出现极大限度的便捷了公众的日常出行,同时也提升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当前,地铁作为城市交通运行环节的主要运输工具,行车期间的安全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地铁电客车司机则是地铁在行驶期间管控列车的关键,对于安全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论述了地铁电客车司机在行车期间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其次基于此,提出了一系列安全风险防范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电客车司机行车安全作用

前言:近年来,伴随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城市现代化基础建设设施设备不断完善,地铁电客车属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衍生产物,同时伴随技术的更新及发展,提高了地铁电客车在运行期间的安全性,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但是地铁行车期间电客车司机仍然是影响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所以,有关人员需要对此给予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影响行车安全的各种因素,保障地铁电客车在行车期间的安全和稳定。

1  地铁电客车司机在行车环节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分析

1.1 思想因素

现阶段,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速,地铁运营规模及数量持续扩增,地铁行业的工作人员也逐渐朝着年轻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基于此种状况,由于大部分年轻人员的工作经验相对不足,就思想角度来讲,对于行车安全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导致大部分司机在行驶期间,很难真正意义上的对各种行车安全关键点做到精准掌控。同时,司机在行驶环节马虎粗心大意,也是导致行车安全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

1.2 专业性因素

伴随我国地铁建设规模、数量持续扩增,以及地铁线路的进一步开放和运营,由此在专业人才层面存在极大的缺口,对人才数量需求急剧上升。在此种状况下,地铁司机在招聘、上岗培训环节,工作质量很难避免出现参差不齐的问题,招聘环节的专业水平相对不高,也是对地铁行车安全起到影响的一个主要因素。

1.3 心态因素

伴随城市现代化建设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轨道交通行业持续完善及更新,招聘了诸多年轻的专业化人才。在此种状况下,地铁司机由于年龄相对不大,在生活中如果受到外界因素的不利影响,必然会对工作期间的心态形成不利影响,例如:疲惫、恶劣等情绪,都极有可能给地铁电客车行车安全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2  地铁电客车行车期间,强化司机岗位安全风险的管理措施分析

2.1 制定科学合理的地铁规章制度

地铁电客车在行车期间,有关部门需要构建专业的行车规章制度,用来规范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轨道交通安全工作的保障,除去需要地铁电客车司机具备强烈的责任感、高超专业技术水准之外,还需要具备完善化的管理制度,通过各种管理制度的贯彻及落实,在工作环节形成纪律严明的工作习惯,对于地铁运行环节的所有人员实施约束,保证所有人员无条件的遵守及执行有关制度。

在编制地铁相关的规章管理制度期间,管理工作人员需要结合现实中的具体状况,合理明确地铁司机日常工作流程及步骤,同时详细了解地铁运营环节的具体状况及有关设备设施,才能够让管理规章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得到有效保证,尽可能彰显人性化原则。地铁规章管理制度在编制完成之后,需要予以严格的贯彻及落实,监督人员负责巡查、督促、约束电客车司机的日常行为,长此以往,让其养成无法磨灭的工作习惯[1]

2.2 科学分工、逐级负责,组建奖励惩罚机制

2.2.1 科学分工、逐级负责

以三个级别的安全网络工作体系为基础,地铁运营企业要严格抓好安全管控工作,日常工作环节做好各项监督管控工作。负责安全的专业工程人员在日常工作期间,针对各种安全工作实行监督、检查,保证其符合工作标准。每个班组的管理人员需要做好领头作用,负责贯彻和落实班组在安全生产环节的各项制度落实状况,科学有效的完成各项地铁运行工作。合理调节地铁整体运营工作顺序及流程,坚守好自己的工作岗位。

2.2.2 组建奖励惩罚机制

由于,地铁司机的工作具备特殊性,以及当前整体年轻化的趋势,为了提高地铁行车安全、地铁管理工作水平,需要以工作岗位为基础,针对各个工种制定相应的责任机制;以电客车司机岗位为主要参考,制定有针对性的岗位作业工作标准,在工作期间执行绩效奖励责任机制,做到奖励、惩罚严格分明,强化每个月度的考核工作力度,实施满勤奖励制度,严格坚持按劳分配,以客观、公正的管理原则,编制出奖励惩罚体系,对于工作严谨、认真、优秀的电客车司机做出精神层面的表扬、物质层面的奖励,不仅能够更好的保障地铁电客车在行车期间的安全,同时也能够提高司机在工作期间的严谨性。

2.3 强化现场管理工作,严格打击“三违”行为

“三违”行为主要指的是违反劳动纪律、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在地铁行车运行期间,如果不对“三违”行为及时制止,将其扼杀在萌芽期,必然会对地铁电客车在行车期间的安全形成极大的隐患,酿成无法预估的后果。

所以,地铁有关部门必须强化地铁运营现场的各项管理工作力度,编制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及方法,对于工作现场的所有责任要素做好协调、组织、规划工作,保证地铁电客车司机能够在良好安全的工作状况下开展相应的工作,严格禁止“三违”现象的产生,对于劳动生产环节的整个工作纪律实行严肃整顿,严格惩处各种违规、违纪、违章的状况[2]

结束语:综上所述,现阶段,地铁电客车在行驶期间的安全,不能只单纯的依靠基础设施的完善、维护工作,同时与地铁电客车司机的工作认真度息息相关。由此,在行车期间需要高度重视对司机的监督、管理工作,保证司机能够在工作期间保持精神高度集中,面临突发状况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对危险作出判断,最大限度的降低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例如:可以通过强化现场管理工作力度,严厉打击违章、违纪、违规等操作行为;构建奖励惩罚机制,科学分工、逐层负责工作内容;制定科学有效的地铁管理规章制度等措施,保障地铁在行车期间的安全,推动轨道交通行业实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超.浅谈地铁司机岗位的安全风险管理控制与分析[J].时代汽车,2022(13):193-195.

[2]张双双.地铁司机人因失误分析与预防控制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04):30.

刘德超,男,汉族,籍贯:山东省菏泽市,生于:1989.12 工作单位:济南轨道交通集团第一运营有限公司,单位省市:山东省济南市,单位邮编:250000,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电客车驾驶与运营方面(从事专业:轨道交通;专业名称: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