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研究

李 ,明,梁天荣 ,耿国庆

身份证号:640322199205203114

  身份证号:610422199001051710

   身份证号:372925198409012516

摘要:目前,土木工程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质量,其中施工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土木工程技术复杂多样的特点有一定的发展难度,为帮助建筑施工企业在行业中赢得新的发展机会,项目施工技术需要得到创新,寻找新的发展途径,满足社会对建筑的需求。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工程施工水平,不断加强施工现场的技术能力和管理。目前建筑项目的管理人员专业化,办公自动化,装备现代化,服务规范化,运行长效化还存在问题。

1、施工技术应用创新存在的问题

1.1、材料环保质量不合格

目前大部分建设项目使用的建筑材料环保性能不合格。企业为了降低建设成本,往往使用高污染、劣质的工程材料,导致建设项目施工质量和环保不合格,环保技术优势难以应用到工程中。此外,施工人员仅使用传统施工工艺,严重缺乏技术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导致环保技术应用滞后。如果选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不仅会降低施工质量,还增加了工期增加了对环境的破坏。不同工程地点的环境不同,还会导致材料选择出现差别,使整体工程质量施工效果较差。

1.2、技术管理问题

虽然前面已经分析了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许多优点,但也存在明显的技术管理问题。施工技术管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分析和研究其存在的问题,对提高施工质量,实现施工过程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经过大量的工程实践研究,目前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主要是技术管理组织结构混乱,分工不明确、技术资料不完备和缺乏针对性、在技术方案、设计文件和技术交底等技术文件的执行上力度不足。现有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较为常见的管理组织结构是矩阵式组织结构,由于各个管理层级和管理部门之间在信息交流和指令传递之间,存在多个指令源和重复交叉的显现,导致信息传递成本的增加和组织结构混乱。另外,多部门的技术管理容易产生分工不明确的后果,技术管理人员需要兼顾现场技术与内部技术管控,导致技术管理工作延迟和缺漏等。

1.3、管理机制问题

土建工程实际施工周期相对较长,涉及的材料、设备、工艺、施工人员较为繁琐,容易受到外部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的预期效果,工程单位通常会在正式施工前制定出相应的技术管理机制,以保证各项施工技术的顺利实施。然而,目前一些工程单位的施工技术管理机制存在诸多疏漏,难以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技术和技术方案进行有效监督和指导,导致技术应用不合理、不达标,管理人员履职不到位、不科学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会对阶段性工程产生不良影响,甚至还有可能为整个土木工程埋下安全隐患。

2、加强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的措施

2.1、全过程管理机制创新

首先,要制定符合公司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完善施工管理制度,保证工程质量的提高。其次,落实各阶段施工管理措施,严格按照合同进行细化施工,确保整个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加强进度质量监督,做到各工序密切配合,加强过程检验和竣工验收,确保建筑质量和设备符合国家规定,严格执行,只有符合合同要求的项目才能投产,不符合要求的返工,并严格落实相关责任制和奖励措施。然后,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结构技术,在虚拟环境中,我们可以进行可视化和虚拟化的协作,以该系统为依据,对设计图进行补充和改进,构建出满足技术需求的建筑模型。在施工模式、场地布置、组织设计、材料设备、进度质量、竣工验收等各环节中,采用规范化施工技术和智能信息化技术,使施工技术得以有效传输和实时交流。对过程的管理系统进行改革,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强化项目经理队伍,不断完善公司的管理制度,紧跟时代步伐,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和应用。

2.2、完善监督制度

在施工现场管理中,相关部门应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完整的管理制度。在制度的作用下,建筑工人的行为逐渐规范。由于工程量相对较大,施工环境复杂,整体施工往往难度较大。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施工各个环节的监管,积极构建合理的监管体系,确保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在实际监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明确具体的施工方案,全面掌握各个环节的内容,对施工人员的操作有详细的了解,以保证施工操作的合理性。同时,应根据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层级机制,以保证监督机制的针对性,可有效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监管,加强对各施工环节的控制,充分保障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另外,应当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内容,完善现场施工管理方案,制定相应的施工管理标准,依据相关标准对工程施工进行有效评判,有助于后续施工作业的正常开展。

2.3、健全评比制度

评价体系的建立对建筑企业的质量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安全施工作业的基础。因此,在建筑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管理过程中,应结合建筑企业的整体发展特点,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考核体系。在完善考核体系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考核原则,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确保一切制度建立都能在可利用的环境基础上进行,始终坚持扬优抑劣,奖惩分明,形成良好的施工环境,以达到不断提高建筑企业施工质量的效果。此外,在竣工阶段开展技术管理工作时,还需要针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点和问题进行分类分析与总结,不断加强对于此类问题的解决,从而为后续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选择提供有力的保障,提升建筑企业施工技术的发展。

2.4、引入先进技术创新方法

建筑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其施工技术的整体应用水平较低。还有很多技术在建设中处于低应用阶段。虽然现代材料已被引入土木工程,但在生产和建设中仍然使用旧的方法。在这种形势下,需要依靠企业领导者的创新思维,全力支持建筑行业的技术创新发展,构建更加科学的管理体系。为施工企业和技术管理者创造良好的创新技术空间和平台。在这种背景下,管理者应该在项目管理中科学地整合项目资源。根据现场施工技术、材料和人员的情况,应用成功的管理方法。细化施工岗位责任制,提高人员凝聚力。对于项目涉及大量小项目和多个部门,需要按照部门职责进行管理。结合新技术,使用数字化功能,让项目更顺畅高效。制定有效的管理体系,及时向成员传播先进的管理理念,实施管理技术在项目施工中的有效应用,促进创新改进发展。

2.5、明确技术负责人责任

所有施工项目都有一名施工技术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要求技术负责人充分理解业主和设计图纸的要点,准确地将设计图纸所表达的意思落实到项目现场,并及时处理相关的技术问题。同时,要对施工项目中的相关测量数据进行复核,加强资料、设备的管理,特别要加强对工序质量的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时代的进步会给土木工程技术带来新的挑战,也会赋予其更多的发展方向。另外,工程单位要充分了解各项施工技术的控制点,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施工技术水平。随着业界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未来,土木工程技术水平及施工效果将会得到更高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矫明.分析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4):127.

[2]张吉顺.分析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J].四川水泥,2018(01):100.

[3]李参.对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8(0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