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政工工作开展的创新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基层党建政工工作开展的创新途径

李昕

大理州烟草公司云龙县分公司

摘要:基层党建可谓夯实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所在,也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点工作,做好基层党建政工工作的创新有助于党政方针的准确落地,同时也有助于基层治理现代化。为了更好的研究基层党建政工工作开展的创新途径,本文提出了强化党建教育,彰显政治本色紧随时代浪潮,凸显党建特色坚守服务理念,树立品牌形象这三大创新途径,以期推动我国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基层党建;政工工作;创新途径

一、党建创新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人类文明在历史车轮的推动下变得更为多元化,这其中离不开创新理念的推进,创新为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富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也是我国政党得以始终保持卓越身姿的核心所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通过不断的创新发展,带领底层人民翻身做主人,并成功通过了无数个历史考验。我国政党在多元化思想理念、多样化利益结构及复杂化风险挑战的治理蓝图下,面对新时期出现的全新挑战与任务,需要继续坚持制度创新、行为革新的办事风格,以此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改革目标。

基层党建作为连接社会大众与国家政府的重要枢纽,不仅是党政方针得以落地的基点,也是社会冲突、热点问题及矛盾挑战的聚点。基层党建政工工作开展情况不仅能够用于衡量我党的实际治理能力,同时也是确保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基层政工工作作为政策改革优化的行动舞台,能够准确的验证新模式、新制度是否益于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因此,我国政府鼓励基层党组织创新优化政工工作,以便于将党建创新与社会治理结合起来,通过基层党建政工工作的创新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二、基层党建政工工作开展的创新途径

1、强化党建教育,彰显政治本色

政党是兼具独特职责属性及强制治理职能的政治组织,能够引领党和政府实现既定政治目标,这一神圣使命决定了政党的特殊政治性能。基层党组织在开展政工创新工作时,需要一如既往的相信党的执政能力,以党政思想为基础、以服务人民为目标,以此彰显新时期基层党建创新教育的政治本色。

为了确保新时期的基层党建政工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基层党组织需要准确把握党政纲领,在制定党建教育计划时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政理念。首先,基层党组织还是需要强化马克思主义政策支持机制,认真履行一切以人民为主的社会治理理念,确保马克思主义思想更为中国化、民族化的同时也让基层党员认识到以人为本的重要性,进而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其次,基层党建政工工作创新需要强化问题意识,这就要求政工队伍深入基层深入挖掘人民群众工作生活中的主要矛盾,通过解决基层社会突出问题的方式,强调党建引领的重要性。再次,还需要做好党员干部的选拔工作,以此提升领导班子的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加强党员队伍的教育培训与监督管理,确保从严治党的管理理念由上至下的贯彻执行。

中共中央在2014年开展的以各省旗下机关单位、基层组织为主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主旨在于加强基层党建作风治理,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及奢靡之风的“四风”问题,发挥党的执政能力及组织优势,真正的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作风问题,从根本上强化党员队伍群众观念,确保群众路线执政思想真正的落实下去。实践分析控制,只有不断的加强基层党建教育,才能进一步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更好的提升党和政府在基层群众中的威慑力,进而彰显党建政工工作创新的政治本色。

2、紧随时代浪潮,凸显党建特色

党建政工工作创新始终围绕时代变迁展开,为了更好的迎接现实挑战,基层党组织需要不断的变革治理手段、优化治理方式,以此凸显新时期的党建创新特色。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还有效的提高了工作学习效率,新时期的党建政工工作创新同样离不开新技术、新工具的支持。大数据技术为基层党建政工工作创新提供了全新思路,如何将大数据技术融入到基层党建工作,指的认真考量与思索。为了有效避免出现数据霸权、数据失真、数据遗漏、数据造假等不良情况,党组织需要在优化大数据管理方式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便于确保基层党建政工工作更为透明、开放。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也为政工工作的创新提供全新契机,很多地区开始尝试施行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以此确保党建教育工作全面覆盖各大商圈楼宇。新时期的基层党建政工工作形式更为多样,其中社会组织党建完美的将党组织优势与社会专业服务结合起来,助推基层党建工作发展的同时也激发了社会组织的全新活力。社会组织党建这一创新形式打开了社会治理大门,凭借较强的包容性解决了很多复杂的社会矛盾问题,也重构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3、坚守服务理念,树立品牌形象

坚守服务理念的目的在于真正的服务于人民、造福于社会,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在开展政工工作的时候需要格外注重服务能力的提升及服务意识的革新,以此彰显新时期基层党建政工工作的资源聚焦、组织整合、技术赋能的全新品牌形象。基层党建政工工作的创新需要从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这两方面入手,以此真正的发挥中国共产党一切成果人民共享的政治效能。

为了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及基层队伍的人民性服务意识,党组织需要从实际出发创新服务方式、完善服务体系,以此将人民群众凝聚到一起,真正的造福于人民。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期党的发展目标是学习型、服务型的创新政党,因此基层党组织需要以廉政务实的态度为人民群众服务,以统一的标准、规范的行为解决人民群众的问题难处。与此同时,还需要将党员干部的思政能力融入绩效考核工作中,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对党员干部及基层队伍的执政能力给出评价建议,以此强化全体党员的群众意识,激发党员队伍思政学习的积极性。

随着基层党建政工工作的创新发展,很多不畏艰险、敢于承担、乐于奉献的服务型党员纷纷涌现出来,他们以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态度为人民群众谋福利,以此提高了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实现了社会治理现代化,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三、结语

基层党组织肩负着基层治理的重要职责,作为维持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根本理论,需要顺应时代发展不断的进行政策革新与技术创新,以此发挥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及组织优势。通过强化党建教育,不仅能够彰显政治本色,还能凸显党建特色,进而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以此实现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的创新目的。

参考文献:

[1]徐邦友.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中国方案——基于制度理性的视角[J]. 治理研究,20205:32-35.

[2]陈亮,李元. 悬浮化与有效治理:新时期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逻辑与类型学分析[J]. 探索,20186:21-24.

[3]王海荣. 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突出问题与解决路径[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12-14+16.

[4]易新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三化问题研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45-48.

[5]陈东辉. 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探索与路径[J]. 理论与改革,20193:16-20.

[6]冯志峰,罗家为. 新时代基层党建的实践发展、阶段特征与创新路径——2013年~2017年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为样本[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92:56-59.

[7]李威利. 从基层重塑政党: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基层党建形态的发展[J]. 社会主义研究,20195:23-25.

作者姓名:李昕,性别:女,出生年月:1991.09,籍贯:云南大理,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职称:初级会计,工作单位:大理州烟草公司云龙县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