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应用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应用实践

张翔

安徽省凤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和工业的飞速发展,随着发展带来的负面问题也越来越多。我们需要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止是新技术上的新突破,更多的是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和资源。而林业是生态环境中尤为重要和关键的部分,树木在我们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随着人口的增加,我们对于树木的需求也大大增加。本文将现有的常见及使用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新技术及在防护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作了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应用

   从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地震频发,经过亿年时间才形成的冰山开始消融,到臭氧层空洞,自然灾害频发,可见目前我们面临的共同的问题就是生态环境问题。树木可以防风,保持水土,净化空气;树木在建筑、造纸等方面也有很大作用。所以全国各地开始大面积植树造林。但由于自然灾害和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本身可能会经历的灾害(如冰雹,沙尘暴,虫害等)导致树木的产量和质量下降严重[2],尤其是在碰到蚜虫,尺蠖等害虫,它们常常严重伤害或损坏树木,所以近年来,我们关注的目光逐渐由种植树木转到了对已栽植的树木的健康及病虫害防治上。

1.林业有害生物产生的原因

   在提高绿化面积,巩固国家森林覆盖率的建设成果,我国持续开展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然而树木一旦茂密,便会滋生很多害虫。因此,通过林业部门和科学技术人员多年实践,总结对比分析出了有害生物产生的几大重要原因。

   从害虫本身及林业发展两方面来看,一般有四个原因[7]:(1)有害生物的繁殖迅速。从生物的繁衍角度,有害生物本身就具有繁殖能力,这也是害虫泛滥最大的因素之一。(2)遗传过程中基因的改变。在生态环境不断变化中,有害生物的基因也随着环境发生了变化,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对传统的防治措施有了免疫性。(3)境外传入的新的有害生物。随着经济贸易往来。我国和不同国家都开始有了合作,原来很多国内没有的害虫慢慢也流入了国内,和我们本土的害虫进行结合繁殖,其破坏力和繁殖力更加惊人。(4)人工造林的局限性。由于我们急于提高绿化,很多地方都是采用人工造林,其栽植的树木品种比较单一,给害虫的生存也间接性提供了场所,其抗病虫能力较弱,因而一旦发生大面积的灾害,就增添了防治工作的难度。

2.目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缺陷

 2.1人工造林质量和管理策略欠缺

好多地方为了完成每年的造林数量的指标,大量栽植单一的人工栽培的树木品种,没有考虑到苗木抗病虫害方面。这种情况大多还是在开展造林工作刚开始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有关林业工作者十分热情的对待工作,因为领导和社会层面大力关注造林的进展和结果。但是一旦热度消散,工作者的态度也会随之改变[9]。再者,缺少合理的宏观管理。目前国家对保护生态环境很重视,林业是生态环境的基础和关键,需要在短时间内将数量急剧扩大,这样也就导致是否适宜的土地,都被贴上了“退耕还林”的标签,栽植了规定的树木品种,并未科学合理地管理林木的规划和种植。

2.2 防治技术落后,缺乏创新性

目前国内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手段相对落后,资金和人才的缺乏也导致在防治技术层面一直未有较大的突破。随着全球气候和环境要素的变化,病虫害暴发呈现越来越难治的趋势,传统的防治手段已无法解决面临的病虫害问题。

2.3 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不管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林业方面,化学农药都是使用最广泛的,见效快、投入少[1]。但是化学农药终究还是化学成分和试剂的合成,对环境会造成很严重的污染,灭杀了林区内其他有益生物,还会导致有害生物的耐药性增加,使病虫害愈发难治,形成恶性循环。

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新技术及应用

3.1雷达技术

  雷达技术[3]具有其无损探测和精准探测的优点,先发射出电磁波,探测出害虫的活动范围及活跃性,通过反馈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其活动范围和数量规模,林业工作者可以更加准确的采取应对措施,对他们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4]

3.2遥感技术

遥感监控技术可以通过传感装置对目标的具体情况进行捕捉、锁定和分析,记录反馈图像[5]。我国森林面积大、分布广,采用先进技术能节约人力成本。遥感技术实现了远程精确监控,并且可以对有害生物的特点、性质和形态进行详细的归纳与分析,配合航空录像机还可以拍摄和记录林业区域内的情况,从而将受灾区域的真实情况精确反馈给研究人员,可以让研究更加准确。

3.3 数字化技术

  我国传统的林业监测和采集还是依靠大量人力。工作人员在进行采集时可能会遭遇危险,因此工作效率会大打折扣。数字化技术是通过网络技术对信息进行采集、分析,最后将结果反馈给监测中心。收集对比森林害虫防治过程中的数据[8],帮助林业突破防治难题的攻克。

3.4转基因技术

  首先运用转基因技术改良种植的树的品种。再者合理的运用基因工程,使有害生物基因复制合成受限,改变害虫的基因序列。

3.5三理防治技术

经过对比实验总结分析发现,目前理论上最适宜的防治技术应当是三理防治技术

[6]:s是将害虫进行微波、辐射、热烘处理。实施方法是将各类虫害木材放在烘房中,通过加压、高温加热等方式杀死害虫。辐照技术是借离子化能量干涉害虫的生存环境,破坏害虫适宜生存的环境,最终达到理想效果。热烘处理是对病虫害木材高温加热到适宜温度,然后达到杀死害虫的效果。微波处理是将各类虫害木材放置微波环境并进行加热干燥以及灭菌杀虫。

3.6无人机技术

  传统的林业防治虫害工作中,多用的还是人工喷洒化学药品,费时费人,成本较高。预计可以用飞无人机代替人工来喷洒药物,能够极大程度地提升工作效率,且操作只需一个遥控器一键操控,简单方便快捷。

4结语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与改进,一切良好的发展都是为了共同打造我们绘出的“绿水青山”的蓝图。新技术应用在有害生物防治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作为林业工作者,我们更应不断努力,及时引进新技术保护林业资源,重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为维护生态环境, 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 1 ]王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应用研究.[J].新农业. 2022,(01):23-24.

[ 2 ]郭靖杰,白德民.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J].种子科技. 2021,39(18):88-89.

[ 3 ] 李安侠,黄勇.林业新技术对有害生物防治的研究[J].农村科学实验,2020(17):49-70.

[ 4 ]席 颖.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分析.[J].智慧农业导刊.2022,2(09):89-91.

[ 5]马福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新技术的应用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 2022,12(1):175-177.

[ 6 ]宿利军,乌成鹏,白云鹏.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J]现 代 农 业 研 究.. 2021,27(04):98-99.

[ 7 ]尹姗 , 赵振坤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与方法.[J]. 2020,(24):102.

[ 8 ]栾林英.论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具体应用.[J].农家参谋. 2021,(05):165-166.

[ 9 ]黄 红.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应用实践.[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02):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