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护理技术对手术室宫腔镜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无痛护理技术对手术室宫腔镜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

韩敏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人民医院  561100

摘要:目的探讨无痛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3月-20223月就诊院的宫腔镜手术患者88例,按照奇偶数法分组,奇数者为对照组,偶数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与无痛护理干预联合应用,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血压、心率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低于对照组,麻醉拔管时间、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宫腔镜手术实施无痛护理技术可取得满意效果,并提高手术安全性,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无痛护理;手术室;宫腔镜手术

引言

宫腔镜手术为妇产科领域的一种新型手术方式,以其具备的诊断明确、无需开腹、时间短、经济方便、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一系列优势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但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质量及知识水平的不断提升,患者通常要求围术期于安静、平稳及无痛状态下度过,且检查大多是于静脉全身麻醉下开展。本研究,通过选取的88例宫腔镜手术患者实施无痛护理技术,与常规护理技术比较,且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腹腔镜手术患者88例,根据奇偶数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年龄20~62岁,平均(40.21±2.56)岁;疾病类型:子宫内膜息肉18例,子宫肌瘤15例,异常子宫出血11例;文化水平:高中以下8例,高中15例,高中以上21例。观察组年龄18~65岁,平均(40.72±2.32)岁;疾病类型:子宫内膜息肉22例,子宫肌瘤13例,异常子宫出血9例;文化水平:高中以下8例,高中15例,高中以上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熟练掌握宫腔镜手术相关适应症,且了解实验室检测结果与病史,掌握患者是否存在麻醉药过敏史及手术史。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无痛技术护理,针对术前对患者实施无痛经脉穿刺前,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沟通,给予针对性予以疏导;等到患者血管保持充盈状态时,合理选取静脉穿刺部位,且于穿刺点涂抹丁卡因胶浆,予以表面麻醉;对患者行全麻后,予无痛导尿技术给予无痛导尿,详细为患者讲解无痛护理技术相关知识。具体如下:(1)环境护理。为患者营造干净整洁的手术室环境,整齐摆放手术所需仪器及设备等,且积极控制室内温湿度;对无影灯方面予以适当调节;关闭麻醉剂不必要报警开关。(2)心理护理。耐心向其讲述关于宫腔镜检查优势、方法、效果,护理人员操作时需保持微笑,指导患者通过咳嗽、分散注意力、深呼吸等方法对抗焦虑;通过聊天、播放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核实基础信心,给予其足够的心理安慰与疏导,使其感受来自院方的关怀。(3)体位护理。于患者臀部垫好薄垫,上举双膝不高于30cm,双腿分开不超过90°,且屈曲膝关节100°。(4)麻醉护理。吸氧,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且需做到快、稳、准,以免穿刺次数过多而增加患者疼痛感;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连接好检查需用到的相关器械与设备。(5)并发症及其他护理。对其外阴予以消毒,术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预防气体栓塞、过敏、感染、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告知医师且协助处理。检查结束后密切观察患者意识、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做好保暖措施,至其完全清醒,且生命体征水平稳定,且乏力、头晕感消失及意识清醒后再护送至病室;告知患者1w内阴道可能出现少量流血情况,且需停止性生活,严重时可使抗生素。

1.3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与心率比较:分别于术前和术后予以无创血压监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使用心率检测仪测定患者心率。②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拔管时间、麻醉复苏式室停留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应激指标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和心率比较(x±s)

2.2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麻醉拔管时间、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x±s)

3讨论

宫腔镜检查是妇科较普通的一种检查方式,但对患者而言,易因信息的缺乏而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负面心理,护理人员可通过耐心讲解,使其充分了解操作的过程,以缓解负面情绪,但扩宫为宫腔镜检查的必然步骤,故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加之行宫腔镜检查大部分需予以诊刮,进一步加重其疼痛感。为此,本研究选取88例行宫腔镜手术医治的患者实施无痛护理技术。本组手术体位取膀胱截石位,麻醉为硬麻或静麻,故大多数患者术前、术中皆存在不同程度羞耻感、紧张感等负面情绪,此时护理人员通过语言及心理疏导,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且于术前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优势、过程、效果、相关注意事项,嘱其做好心理准备,以减轻其疼痛感,提高护理治疗配合度。除此之外,检查需配备专职护理人员,且术前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及准备工作,充分准备好手术相关器械、设备、药物、抢救设施及监测设施等。正确使用宫腔镜设备与器械是宫腔镜技术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护理人员除需具备宫腔镜技术配合经验,而且需熟练掌握宫腔镜器械消毒、保养、功能等,确保其均可正常使用,以免交叉感染的发生,使无痛护理技术配合工作可顺利完成,提高护理质量。无痛护理技术应用于手术室宫腔镜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但关于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及满意度情况,因受多项因素限制未加以分析,有待于进一步调查研究。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痛护理技术实施于手术室宫腔镜手术患者,不仅能减轻其疼痛感,而且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洪秀环.宫腔镜手术的配合及术后并发症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6):305.

[2]杨璇.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4):294-295.

[3]杨静.无痛护理在宫腔镜手术中的运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7):129.

[4]白晓丽,朱东华.优质护理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护理配合中应用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8,37(14):155-157.

[5]周静.宫腔镜手术护理配合的安全隐患及其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1):285-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