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作用

 侯艳卓,许凤香

       石家庄市第四医院

摘要:目的:探究抚触护理对新生儿黄疸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2020年6月份住院的150名小儿黄疸患者,按护理方式分为75个观察组和75个对照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抚触护理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对孩子的护理比对照组有效率更高;对两组患儿进行看护后,血清胆红素指标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指标降低。不同之处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护理时,采用抚触护理的方法进行。医护人员可以进一步帮助患儿改善临床症状,对孩子的预后健康保障价值很高。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护理要点;抚触护理;康复效果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以皮肤、巩膜、黏膜黄染为主要症状。此外,还会导致一些其他的并发症,如脑部、肾等重要脏器,以及对新生儿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甚至是永久的。新生儿对妈妈的依赖性更强,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紧张、害怕等不良的情绪,而新生儿又没有自己的情绪,会导致孩子的情绪失控,从而导致病情的恶化,从而导致病情的恶化。文章对新生儿黄疸治疗过程中的运用和对其精神状态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1~2020年6月份住院的150名小儿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男性48例,女性27例;日龄1~18 d,平均日龄(10.44±1.29)d。观察组男性44例,女性31例;日龄1~17 d,平均日龄(10.54±1.42)d。

入选条件:1、符合诊断新生儿黄疸的标准;2)没有特别的母亲和孩子的生产史;3)儿童父母自愿参加这项研究,并对所有问题都表示赞同。4)新生儿出现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5) RH血型不合和 ABO不匹配的新生儿。

1.2 方法

治疗组采取保暖护理、喂养护理、体征观察、并发症预防等护理措施。观察组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添加了抚触性的护理:(1)在接触之前的预备。保持房间的气温在28-29摄氏度,准备好毛巾,纸尿裤,换洗衣物和护肤品。与婴儿沟通,使其了解护士,并以温和的口吻与其沟通。(2)触摸头部和脸部。将大拇指放在婴儿的额头正中,然后轻轻按压,从眉弓到头部,引导着整个额头。然后把你的两个大拇指从下巴中央向外向上滑动,直至耳朵前面。用两只手掌从前额的发际线往后滑到脑后,最后停在后乳突上,一只手扶着她的头部,另一只手从这一侧的发际线一直摸到她的后脑勺,再到她的后背。用另一只手掌触摸另外一侧的脑袋,轮流触摸。(3)触摸胸部和腹部。在避免乳房的时候,从婴儿的下胸到另一侧的外侧。由上腹部的“L”形行走,由两侧依次依次进行;再用“U”字型的方式触摸。(4)用手触摸它的肢体。可以适当地抓住宝宝的某些四肢,然后由下往上轮流挤压,这样可以使大的肌肉群得到充分的按摩。当触摸到手掌时,两只大拇指从手腕向下移动到指尖;当触摸脚掌时,从脚踝到脚尖;最终将手掌和脚掌分别挤压。(5)用后背接触屁股。让婴儿仰面躺下,以脊柱为圆心,食指、中指和食指的食指和食指向外滑动宝宝脊柱。从婴儿髋关节的内侧开始,以圆周的形式旋转。每次15-20分钟,每天1-2次。

1.3 观察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有效率、血清胆红素指标、退黄用时、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其中,改善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血清胆红素指标与退黄用时依据新生儿护理前后实际情况进行记录;不良事件包括体温异常、腹泻及皮疹;护患纠纷率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判定。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2检验。p^0.05差值在统计学上有一定的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护理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孩子的护理效率比对照组高,组与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护理有效率比较[n(%)]

组别

n

显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75

40(53.33)

7(9.33)

68(90.67)

观察组

75

50(66.67)

1(1.33)

74(98.67)①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指标比较

两组患儿护理后血清胆红素指标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指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指标比较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75

95.32±2.91

78.65±4.98

观察组

75

95.46±2.85

47.91±3.51①

注: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P<0.05。

2.3 两组患儿退黄用时比较

观察组患儿退黄用时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退黄用时比较

组别

n

护理前

对照组

75

3.66±0.59

观察组

75

2.39±0.49①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新生儿黄疸往往与患儿体内血清胆红素的异常具有密切关联性。积极做好新生儿皮肤的抚触干预,有利于实现新生儿生理反应的合理刺激,对于其体内肠道激素的合理释放具有积极意义。与此同时,通过积极开展抚触护理,有利于帮助患儿实现肠道蠕动能力的提升,且其对于患儿中枢神经功能的优化具有一定的推动价值,对于血清胆红素的合理排出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大量临床资料显示,在护理期间有效做好辅助护理工作,患儿退黄用时明显缩短。与此同时,大量临床资料显示,抚触护理干预导致胆红素水平降幅更为显著。此外,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多数新生儿家长对于新生儿健康往往较为敏感,因此,在过去由于新生儿黄疸症状难以得到及时缓解,部分新生儿家长往往容易与医护人员产生纠纷,然后不利于全面落实护理工作。对于新生儿健康极为不利。针对这一问题,积极做好对抚触护理干预工作,有利于提升新生儿临床症状缓解速度,对于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至关重要,有利于确保我国儿科医疗服务工作的全面开展。最后,从孩子的角度来说,抚触护理工作开展得比较顺利。有利于帮助患儿更好地实现对于胆红素异常问题的充分纠正,对于胆红素脑病问题的预防具有良好的推动价值。

研究显示,通过抚触护理工作的开展,患儿护理有效率得到了合理提升,与此同时,其血清胆红素与退黄用时等指标均有所优化。综上所述,在新生儿黄疸护理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保障患儿健康,医护人员应积极、合理开展抚触护理干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瑶瑶.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1,38(3):299.

[2]张晓丽.早期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21):80-81.

[3]窦凯华.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抚触护理的重要性研究[J].智慧健康,2020,6(30):170-171,180.

[4]赵卫萍.抚触护理结合早期游泳对新生儿黄疸及神经发育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5):150+153.

[5]李华洋.游泳联合抚触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22):4169-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