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护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卧床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护理措施

朵燕 ,唐雪

新疆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 全科医学科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 目的 分析卧床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200例卧床老年患者纳入研究,统计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分析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提出预防护理措施。结果 200例卧床老年患者研究过程中发生压力性损伤88例,发生率44.0%;发生压力性损伤患者在年龄、营养不良、床单更换频率、身体清洁频率、翻身频率、减压操作等因素方面的占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卧床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营养不良、床单更换频率、身体清洁频率、翻身频率、减压操作等,针对上述因素开展预防护理干预,利于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关键词】 老年;卧床;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预防护理措施

压力性损伤在长期卧床人群中是常见并发症。尤其是卧床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大,加上长期患病,皮肤弹性下降,机体营养不足,局部长期受压部位血液循环不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高。压力性损伤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还会加重家庭照护负担及经济负担,加大护理难度[1]。为此,本次研究本着预防压力性损伤发作的原则,对卧床老年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预防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200例卧床老年患者纳入研究。患者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60-88岁,平均(68.5±7.1)岁。

纳入标准:均长期卧床;需要他人照顾,无法自行翻身活动;研究经患者及家属同意;排除标准:认知、智力障碍者;有药物依赖史者;预计生存期不足3个月者;严重营养不良者。研究符合伦理标准。

1.2 方法

采取统计调查问卷方式,对200例卧床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发生压力性损伤及未发生压力性损伤卧床老年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提出预防护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1)200例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2)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2]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2.0软件对比数据。(±s)为计量方式,检验值为t;n(%)为计数方式,以X2检验。P<0.0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200例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分析

200例卧床老年患者研究过程中发生压力性损伤88例,发生率44.0%。

2.2 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发生压力性损伤患者在年龄、营养不良、床单更换频率、身体清洁频率、翻身频率、减压操作等因素方面的占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 1 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分析[n(%)]

相关因素

分类

发生压力性损伤患者(88例)

未发生压力性损伤患者(112例)

性别

45(51.1)

57(50.9)

43(48.9)

55(49.1)

年龄

≥70岁

67(76.1)*

35(31.3)

<70岁

21(23.9)*

77(68.8)

营养不良

56(63.6)*

28(25.0)

32(36.4)*

84(75.0)

床单更换频率

2次/周

50(56.8)*

17(15.2)

1次/周

38(43.2)*

95(84.8)

身体清洁频率

1次/天

71(80.7)*

100(89.3)

1次/周

17(19.3)*

12(10.7)

翻身频率

2h/次

68(77.3)*

105(93.8)

3h/次

20(22.7)*

7(6.2)

减压操作

41(46.6)*

103(92.0)

47(53.4)*

9(8.0)

注:与未发生压力性损伤患者相比,*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00例卧床老年患者研究过程中发生压力性损伤88例,发生率44.0%;发生压力性损伤患者在年龄、营养不良、床单更换频率、身体清洁频率、翻身频率、减压操作等因素方面的占比有显著差异(P<0.05)。针对这一情况,本次研究制定了压力性损伤的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1)减压护理。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勤翻身,保持至少2h翻身一次,以减轻局部皮肤部位长期受压引发缺氧缺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调节翻身频率。建立翻身卡,防止护理过程中出现遗漏情况。翻身过程中,动作轻柔,避免牵、拉、拖等动作。指导患者摆放舒适体位,使用气垫床、软枕等摆放在患者长期受压的背部、骶尾部,以减轻局部压力[3]。(2)减轻摩擦力及剪切力护理。床头抬高角度控制在30°以下,根据患者皮肤受压承受能力及身体状况,尽量增加翻身频率。对于不宜勤翻身患者,护理人员使用双手垫在患者背部、骶尾部等长期受压部位,帮助减压。在皮肤受压部位涂抹润肤霜或者皮肤保护剂,以降低皮肤摩擦力。每周为患者更换一次床上用品,出现污染情况的,需要及时更换。(3)合理使用减压器械,医疗用压力性损伤器械可减少患者皮肤部位与病床的接触范围,有效减压。但在使用过程中,避免过度压迫患者皮肤。(4)进行皮肤清洁。每天为患者清理受压部位,对于皮肤轻薄的患者,还需要保持动作轻柔。使用温热水擦洗及局部皮肤消毒即可,不需使用肥皂、清洁剂,防止造成皮肤刺激。皮肤干燥后可涂抹润肤霜以保持湿润。褶皱部位涂抹爽身粉,保持皮肤清洁

[4]。(5)使用新型敷料,将透明敷料贴在易受压部位,以充分保护该部位皮肤。使用硅胶材料在受压部位周围组成保护层,防止受压。(6)营养补充。指导患者多吃高热量、高维生素及高蛋白食物,以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充分补充营养,提升皮肤弹性及耐受力。不能经口进食的,改为静脉营养或者留置胃管供给营养液,以保证患者机体营养补充充分。(7)健康教育。对卧床老年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家属多协助患者做被动活动,防止机体长期受压引发压力性损伤。

综上,针对卧床老年患者因年龄、营养不良、床单更换频率、身体清洁频率、翻身频率、减压操作等因素发生压力性损伤风险的情况,采取预防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龙照. 基于Braden评分表的分级护理对老年卧床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6):121-122.

[2]叶梅,林忠宝. 延续性护理对出ICU后老年脑卒中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21,11(18):128-130+213.

[3]曾云霞. 卧床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3):2345-2348.

[4]陆美玉. 预见性护理对预防高龄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效果[J]. 心理月刊,2021,16(8):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