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胸腔镜手术时单肺通气的麻醉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肺癌胸腔镜手术时单肺通气的麻醉分析

张学慧

黑龙江省北大荒集团总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8

摘要目的:讨论肺癌胸腔镜手术时单肺通气的麻醉效果。方法:针对80名接受肺癌胸腔镜手术的病人进行研究。以随机法将病人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40名病人。对病人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其中,研究组进行双肺通气到切皮以后,予以单肺通气,并且患侧肺持续负压吸引到开胸后。对照组双肺通气到切皮以后,予以单肺通气,直到开胸后。比较肺萎陷的程度、肺萎陷治疗效果和开胸后各时间的SPO2指标。结果:研究组的肺萎陷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各时间段的SP02指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肺萎陷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肺癌胸腔镜手术的病人予以单肺通气,能够达到更为理想的肺萎陷治疗效果。

关键词】肺癌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肺萎陷

肺癌胸腔镜手术会加速患侧肺萎陷,将病变位置全面暴露,除了能够使治疗顺利开展,并还能够防止肺组织、血管受到损伤。而在还没有手术的时候予以单肺通气,可加快肺萎陷的形成。那么接下来,本文就来对80名接受肺癌胸腔镜手术的病人进行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一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对从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接受肺癌胸腔镜手术的病人进行研究。以随机法将病人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40名病人。对病人使用静脉快速诱导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其中对照组在双肺通气到切皮后,进行单肺通气至开胸后,并掌握肺萎陷的程度。研究组男女病人分别有16名和24名,年龄在45岁到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78±9.45)岁;对照组男女病人分别有13名和27名,年龄在49岁到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16±10.65)岁。所有病人在未进行手术时没有服用相关药物,同时在深入沟通后,同意接受此次研究,并签署了同意书。排除心肝肺功能异常的病人、凝血功能异常的病人。研究组和对照组资料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比较性。

(二)方法

麻醉方法:在离手术还有6h-8h的时候不可吃任何食物,手术时搭建静脉通路,并对病人做好监护。同时对病人输注咪达锉伦,舒芬太尼、丙泊酚,剂量分别为0.05mg/kg、0.3μg/kg、1-1.5mg/kg,待病人没有意识以后,带上面罩予以辅助呼吸,并输注1.5mg/kg顺式阿曲库铵,然后插上左侧双腔管,进行机械通气。【1】让病人以侧卧位进行吸氧。在进行手术期间,输注0.05μg-0.2μg瑞芬太尼,并用顺式阿曲库铵对病人进行麻醉,在麻醉期间,若动脉压仅为基础值的20%,那么就要马上进行升降压;若心率不超过50次/分,就要使用阿托品。研究组进行双肺通气到切皮以后,予以单肺通气,并且患侧肺持续负压吸引到开胸后。【2】对照组双肺通气到切皮以后,予以单肺通气,直到开胸后。

(三)观察指标

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肺萎陷程度、肺萎陷治疗效果和开胸后各时间的SPO2指标。

(四)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0.0软件研究处理数据。肺萎陷程度、开胸后各时间的SPO2指标通过(±s)呈现,行t检验;肺萎陷治疗效果通过%呈现,行x2检验。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 结果

(一)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肺萎陷程度

开胸后3min、6min、10min、20min,研究组肺萎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肺萎陷程度(分)

组别

例数

3min

6min

10min

20min

研究组

40

5.91±0.87

7.50±1.14

9.00±0.67

9.12±0.82

对照组

40

4.26±1.01

6.76±0.88

8.75±1.07

8.80±0.79

(二)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肺萎陷治疗效果

研究组优27例、良11例、差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优19例、良13例、差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SPO2指标

开胸后3min、6min、10min、20min,研究组SPO2指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SPO2指标(%)

组别

例数

3min

6min

10min

20min

研究组

40

98.96±0.14

98.51±0.70

98.27±0.78

97.93±1.84

对照组

40

99.07±0.15

98.89±0.15

98.48±1.08

98.06±0.70

三 讨论

肺癌胸腔镜手术予以单肺通气,主要是开展健侧通气与麻醉,能够避免血液分泌物渗入到下肺处。而为能够在对病人进行麻醉时,确保单肺顺利通气,【3】指标正常,则就对双腔支气管导管进行精准定位。而且两侧肺之间要保持好隔离,以防治疗期间,支气管导管移动。

【4】本文主要是对80名接受了肺癌胸腔手术治疗的病人进行了研究,以随机法将病人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40名病人。对病人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其中研究组进行双肺通气到切皮以后,予以单肺通气,并且患侧肺持续负压吸引到开胸后。对照组双肺通气到切皮以后,予以单肺通气,直到开胸后。而通过结果了解到:研究组的肺萎陷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各时间段的SP02指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肺萎陷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接受肺癌胸腔镜手术的病人予以单肺通气,能够达到更为理想的肺萎陷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涂兵权.胸腔镜下行肺癌手术的麻醉分析 [J]. 浙江创伤外科 ,2015,20(1):45-46.

[2] 张晶 . 老年性肺部肿瘤患者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的麻醉护理 [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12(9):1308-1309.

[3] 孙来荣 , 顾连兵 . 胸腔镜下行肺癌手术时单肺通气的麻醉分析 [J].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4,25(6):521-523.

[4] 叶菊花 , 时红云 .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 [J]. 癌症进展 ,2016,14(6):559-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