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管廊防水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1
/ 2

城市综合管廊防水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刘斌

上海浦江桥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200000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城市人均用水量也在增加。为了更好地满足当今时代的管道扩张需求,需要不断挖掘和修复路面,这给城市交通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以此为基础,为了提高施工质量,文章研究了综合管廊结构的防水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城市;综合管廊;防水施工;技术要点

城市管廊实质就是一个隧道空间,其中集中了城市的各种工程管线,包括天然气、电力、通信以及燃气等多个方面。在使用中出现渗水,不仅会对周围人们的生活方面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导致一定的危险事故发生;其深埋地下,受地下水的影响较大。所以在当前的开发建设之中,需要做好城市管廊工作的策划,尤其是做好其防水方面的施工,这样才可以保证管廊的正常使用,达到预期的效果,为城市的进步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综合管廊的定义以及意义

1.1综合管廊的定义

地下综合管道走廊是指在城市中开发的地下空间,在这个空间区域内容纳市政、电力、通信、广播电视、供水、排水、供热、燃气等管道,也可称为共同沟、综合管沟等。城市综合管廊是市政基础设施中的准公共产品,由于其自身属性的原因,决定了具有公益性以及消费上的排他性。综合管廊公益性的特点导致其产生了间接效益量化难度高的问题,而消费上的排他性又导致综合管廊建设成功后能够通过运营效益来收回初始投资。

1.2综合管廊的意义

综合管廊的使用价值比较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这一空间区域建成并投入使用后,若后期增设管线或维护及维修等工作,则避免了反复开挖道路,使得“马路拉链”问题得以妥善解决;②通过有效应用综合管廊,能够彻底解决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安全问题;③综合管廊为城市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对改善城市工程、美化城市景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④加快城市转型速度,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优化城镇化发展质量;⑤有助于提升公共产品的投资、带动社会资本注入、创造新经济发展动力。

2城市综合管廊防水施工技术要点

某工程全长2.31km,采用单舱断面。管廊位于道路北侧距道路中线17.5m,在绿化带及机动车道、人行道下,顶板覆土约3m,埋深约8.0m。管廊结构形式:标准横断面为单仓,标准截面尺寸:2.7(宽)×2.65(高)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采用C35、P8抗渗混凝土,顶板厚0.3m、底板厚0.3m、两侧壁厚0.3m。

2.1防水混凝土施工要点分析

在当前的防水工程中,一般选择的混凝土强度为C35等级,这样等级的强度能够符合国家对相关工程的要求。C35防水混凝土防水性能较为突出,在管廊工程之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不仅符合防水需求,还能够适应承载力较差的地质环境。(1)使用C35高性能混凝土,从材料上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性能。在选用质量稳定、有利于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水泥、骨料等原材料的同时,适当降低水灰比,采用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更高,坍落度更好保持;结合沿海水文地质特点,为提高耐久性,加入适量的海水缓蚀剂。(2)优化施工顺序,采用组合型钢模板,减少混凝土分阶段浇筑次数;钢筋安装密封前,每平方米应设置4个异形保护层垫块,以保证钢筋保护层的设计厚度;浇筑振捣过程中,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快插慢拉,严格控制振捣质量,满足密实度要求;加强混凝土浇筑后的早期养护。混凝土终凝后,采取涂膜、自动喷淋养护等措施对混凝土进行保湿或润湿,保持7d以上的养护时间,直至达到结构设计强度。(3)在验收的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在施工的时候,加强对防水细部工程质量的控制,结合地下的综合管廊结构以及围护间施工空间小的特点,在施工的时候,采用防水卷材进行转角的加强,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当前的质量控制工作。

2.2防水卷材技术要点分析

2.2.1防水卷材选择

本工程采用某厂家生产的防水卷材,即,预铺式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非沥青)。后浇混凝土初凝前,混凝土在重力和卷材自粘层的作用下,在水泥凝固过程中慢慢产生物理吸附和榫卯作用,使卷材与后浇混凝土牢固地粘在一起,不易脱落。侧墙及顶板卷材采用APF-D丁基自粘EPDM高分子防水卷材(非沥青基),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耐老化性,并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伸长率,对基层膨胀或开裂的适应性强,重量轻,温度范围宽(在-40℃~+80℃范围内可长期使用)。

2.2.2细部处理

①变形缝处底板和顶板需附加宽为500mm的防水卷材附加层位于变形缝中部位置。②底板和顶板阴阳角需附加宽为(500+h)mm的防水卷材附加层(h为侧墙厚),阴角用1:2防水砂浆做成R≥50mm的圆弧或者50×50mm的钝角,阳角做成R≥20的圆弧。

2.3细部防水施工

为防止混凝土热胀冷缩和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结构渗漏,在管廊内每隔30m设置一个结构变形缝。变形缝设计有外附嵌入式止水带,止水带中间填充聚苯板,变形缝用低模量聚氨酯密封胶填缝。管廊结构混凝土浇筑两次,水平施工缝处设置钢板止水带。在实际施工中,同时需要注意施工缝和变形缝的防水控制。

2.3.1施工缝技术要点分析

竖向施工缝应与结构变形缝结合设置,尽量减少施工缝的数量。导向墙水平施工缝采用厚3mm宽300mm止水钢板,机械切割,两侧25mm弯成45度角,安装在混凝土墙内,两端进入混凝土150mm。止水钢板必须采用双面焊连接,搭接宽度不小于50mm,焊缝不得有漏焊、气孔、夹渣等缺陷,混凝土终凝后必须及时凿刻水平施工缝,直至粗骨料露出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在浇筑以及振捣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振捣过程的充分,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施工缝能够咬合严密。

2.3.2变形缝技术要点分析

在施工的时候,结构设计接缝宽度为30mm,舱室变形缝采用外置橡胶止水带、内嵌钢边橡胶止水带、低模量聚氨酯密封胶嵌缝等复合防水措施。中间埋钢边橡胶止水带包成一个封闭的环,外附的止水带搭接在顶板上用填缝密封胶形成闭环。外附止水带和预埋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中心线应与结构缝重合,误差不超过5mm。这样的做法是为了保证在施工完成之后,工程本身能够呈现出一个较为固定的变形缝,其中橡胶的作用就是在变形缝发生形变的时候,能够有足够的拉伸性能,避免出现破裂以及损坏的情况,实现当前防水质量的提升。

3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管廊发生渗水,对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管理的影响极大,必须从管廊工程建设时抓好各项工作的质量。合理选择混凝土,优化施工工艺,做好节点防水和细部防水,提高防水施工质量等措施能够提升管廊的防水能力。在施工中,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尤为重要,尤其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构建智慧管廊质量控制体系更加重要,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结合实例阐述了城市综合管廊防水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及推广意义。在综合管廊施工过程中,务必要考虑的技术问题之一便是防水问题,通过解决防水问题,能够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降低安全隐患,进而降低后期维护的成本,延长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张新刚.市政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工程的防水施工[J].交通世界,2020,555(33):134-135.

[2]潘成港.市政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工程防水的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00(8):152-154.

[3]崔升进.市政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工程防水的施工技术[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4):699.

[4]黄建华.浅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及其要点[J].四川水泥,2021,(07):242-243.

[5]曹勇.地下综合管廊防水施工注意事项及技术要点研究[J].交通世界,2021,(Z1):180-181.

[6]张路行.综合管廊防水施工要点技术探究[J].交通世界,2021,(Z1):190-191.

[7]杨勇.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的防水施工技术[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09):110-111+114.

[8]姚海燕.综合管廊防水施工要点技术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8,(2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