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化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0
/ 2

浅谈信息化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农萍晓

广西北海市灵山县文利镇升安小学   536100

摘要:在信息化的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学科在信息技术的引入之下创新教学方式,这也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开展要注重结合信息化背景特点去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一个更加丰富和新颖的教学方式引导下更好地投入到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当中。本文探讨信息化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信息化背景;创新教学;技术融合;

一、构建信息化教学课堂环境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还相对较低,而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理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信息技术的一些操作也较为复杂性,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就需要通过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情境氛围中更加明确学习目标以及对知识学习的收获。故而,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中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为学生创设一个更加灵活、生动的信息技术课堂,加强对学生信息技术知识以及技能的学习引导,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和更多的学习收获。

 二、借助信息技术掌握学习新方式

在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和吸收大多数都是在课堂上完成,并且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也是实践有限,而且简短的课堂时间并不能满足学生的知识学习的需求。借助信息技术翻转课堂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突破学生学习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升更加自主与主动,并借助信息技术的平台实现学生课内课外的同步学习、共同学习,让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式。同时,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还能够及时地获得学生在课后学习中的问题和反馈,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下一节课的教学方案和内容,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

借助信息技术还能够为学生的知识学习进行有效拓展和延伸。例如,教师能够在教学结束之后,为学生布置一个具有实践性以及趣味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下载喜马拉雅听书APP,或者使用手机自带的录音功能对自己的声音进行录制,然后再放到电脑上进行自由编辑和拼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技巧进行实践。这样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创新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知识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吸收以及运用等能够更加灵活,进而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和技巧的掌握。

三、深度技术融合开发教学新模式

在传统的小学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采用的是直输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一般通过教师的知识讲述以及理念的灌输去学习和记忆。在这样的教学环境影响之下,学生不仅是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思维一直处于被动式的状态,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也会不高,而且对知识的掌握度也会比较的浅。这是一种低效率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都不能够有效地激发出来。在信息技术的融入之下,为了能够更好地改变传统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局限性与弊端,教师要将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的融合,为学生开展创新性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新教学还能采用其他信息技术渠道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的课后,当学生学习与掌握课堂中的网页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分享几个与“网页制作”相关的网址,让学生在课后利用这些网址进入到专门的网页制作平台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相关的网页制作拓展知识内容,以此实现不断地丰富和拓展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再如,也是让学生在课后通过“哔哩哔哩”等视频软件,搜索关键词“网页知识”去自主地学习。上述信息技术平台、软件在教学中的利用,可以让学生更具有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得学生在课后也能够积极地去利用信息技术去进行知识的拓展性学习,从而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作用,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丰富教学资源并促进教育公平化

在教育实践中,学生会因为自身的认知能力、家庭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以及认知层面各不相同,也就是在教学中会存在学生学习的差异化现象,而这种差异化的现象会对学生今后学习产生不好的影响。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传统的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往往注重的是知识的学习,缺乏对学生心理需求和学习需求的回应,当学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往往就会在学习上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为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教师要科学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丰富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理解能力,更好地去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例如,在教学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高效接受相关信息技术知识,使得教育公平化,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建立专门的信息技术学科专题网站、资源库、软件平台等,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优质学习资源。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的背景之下,教师要科学借助信息化的特征与教学理念的相互结合,为学生带来更加生动、丰富、多样化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从而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氛围之中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切实让学生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知识以及技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最终实现为培养现代化人才奠定更加坚实的教学基础。

参考文献

[1] 杜连珍.信息化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有效教学策略实施和实践的探究[J].名师在线,2021(31):73-74.

[2] 匡元军.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信息技术时代之下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实践性研究[J].天津教育,2021(30):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