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反流性胃炎如何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8
/ 1

胆汁反流性胃炎如何治疗

颜军

四川省夹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 乐山   614100

胆汁反流性胃炎也叫作碱性反流性胃炎,因为各种原因引起十二指肠液反流到胃。十二指肠液中的胆酸、胰酶和卵磷脂等对胃黏膜屏障有损害,导致胃黏膜出现慢性炎症,患者会出现上腹痛、食欲不振、饱胀、反酸、呕吐等。胆汁反流性胃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以51-70岁年龄段为主,大多数的患者出现胆汁反流性胃炎都是在胃切除、胃肠吻合术后,大约5%-15%进行过胃部手术的患者会发生胆汁反流性胃炎;长期吸烟、喝酒的人群、精神处于焦虑、抑郁状态的人群、胆系统疾病的人群、生活和饮食习惯不规律的人群发病率都比较高。

胆汁反流性胃炎主要是因为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手术后,胆汁、胰液等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病理性变化。主要病因为以下几种:

1、胃肠道术后导致幽门结构出现异常变化,胆汁等碱性液体通过幽门反流至胃食管,引起炎症。

2、各种胆囊疾病,如胆囊炎、胆石症、胆囊,经手术切除等治疗之后,胆囊功能出现异常,无法浓缩胆汁造成胆汁淤积,压力升高,反流至胃食管引起病变

3、精神心理出现异常表现,并长期处于这种不正常的状态,使身体出现应激反应,功能异常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

4、细菌感染是胃部幽门压力下降,肠道内的胆汁等碱性液体通过幽门反流至胃食管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

5、胃轻瘫、括约肌功能失调也会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通常发展的比较缓慢,70%-80%的患者没有特异性症状。只有部分患者出现腹痛、食欲不振、饱胀、暖气、反酸、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的症状,这种症状的出现与患者进食的种类相关。

患有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其并发症表现为以下几种:

1、食管狭窄、溃疡、穿孔等并发症

长期的碱性液体反流会使食管出现炎性病变,如糜烂、溃疡,组织的修复后出现纤维增生,使食管变的狭窄。

2、吸入性肺炎

胃液反流到了会厌位置胃液中的一些物质通过气管进入细小支气管,刺激气管或肺泡,使肺部出现性反应患者会出现呛咳、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反复发热等症状,但是经过及时的治疗之后,预后较好。

3、其他并发症

气管炎、慢性咽炎、声带炎、胃糜烂、胃溃疡、胃癌。

患有胆汁反流性胃炎如何治疗,下文来了解一下。

1、针对病情比较轻的患者可以采用一般治疗的方式,首先要调节好患者的情绪,避免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不要长期超负荷工作,要做到劳逸结合;其次不要食用一些粗糙、过热、刺激性强的食物,调整好饮食,按时按量吃饭,不要饥饱不一,戒烟戒酒;再次,在使用药物时注意不要长期使用对胃粘膜有刺激和伤害的药物,如果必须使用,要咨询医生进行相关的养胃治疗;最后,及时发现并治疗口腔和呼吸道的慢性疾病,以及对可能引起胃炎的疾病进行积极治疗。

2、药物治疗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主要治疗手段

(1)当患者的幽门括约肌出现功能性障碍,碱性液体就会就反流至胃部引起炎性病变。此时可以使用调节神经功能的药物来增加幽门括约肌的张力,使其恢复功能,反流液体也就无法进入。常用药物有多潘立酮(吗丁啉)10ml/次,西沙必利或莫沙必利5-10ml/次,以上药物要在饭前15-30min服用,严重患者在睡前可加服一次。治疗时间最少为2周,是否需要继续服药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来调整。西沙必利同时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

(2)增强胃动力,可以帮助胃部将反流液体推回十二指肠,同时充足的胃动力也可以避免胃粘膜受到反流液体的损伤。多潘立酮(吗丁啉)、西沙必利、莫沙必利和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具有增强胃动力的作用。

(3)对于已经进入到胃部的反流液体,可以采用服用吸附剂的方式将其吸收,避免对胃粘膜造成伤害。常用药物有蒙脱石散(思密达),这种药物是双四面氧化硅与单八面氧化铝组成的无机盐,它的组织结构与威化饼干比较相似,有较大的吸附面积,同时通过本身金属离子的作用去结合胆盐,对毒的溶血性卵磷脂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将已经受损的胃黏膜覆盖,将其屏障功能恢复。使用剂量为每次3g,将其与50ml温水混合,餐前服用,每日3次。亦可使用硫糖铝每次2片,餐后咀嚼服用,每日3-4次。铝镁加或氢氧化铝凝胶也有与其类似作用。还有一种叫做消胆胺(考来烯胺)的药物,通过阻断胆酸循环等途径发挥其治疗作用。美洲大蠊提取液,对黏膜损害的修复有很好的效果,每次10ml,每日3次。多潘立酮(剂量如前述)与熊去氧胆酸(每日5-10ml/kg体重)联合使用,每天分3-4次服用。熊去氧胆酸可以改变胆汁酸的组成,使胆汁酸中的无毒性成分提高,对些胆酸的细胞毒性有一定的拮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