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专卖审计监督与服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8
/ 2

推进专卖审计监督与服务

尹悦

安徽省马鞍山市烟草公司  243000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已经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在烟草专卖管理的工作环境变化和不断完善的法制建设下也会面临更多的挑战,而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离不开一支素质高、战斗力强的队伍,离不开内部审计工作,近年来内部审计工作的服务性功能建设力度在不断加大,从各个角度看,内部审计也是在发展变化变得越来越适应经济的发展,在吸收不同的营养成分中演化得功能越来越“强大”。本文就从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入手,结合具体管理实际谈谈如何在当前时期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来切实提升专卖管理的内部审计发展之路,以供参考。

【关键词】专卖 内部审计 监督 服务

一、专卖内部审计监督面临的挑战

长期以来,我国烟草专卖管理坚持依法行政这一基本原则,加大执法力度,维护了烟草专卖市场秩序,保证烟草专卖管理的统一性、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了行政效率。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解决烟草专卖管理的难点问题,建立健全依法行政所需要的法律体系、烟草专卖管理体系和烟草专卖管理监督体系。笔者认为,当前影响或制约专卖审计工作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首先,烟草专卖管理依法行政存在部分缺失准确、权威的依据。如烟草专卖行政部门在打私打假方面主体资格不明,在办证管理无证零售的问题上,管理权限交叉错位,形成了管理真按照依法法中,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某些法律条文界行政的要求,应贯彻法律优先的原则,法律规范在效力上是有位阶层次的,地方法必须服从中央法,下位阶法必须服从上位阶法。对专卖执法的运用法条主要是法规部门主控,审计部门参与的较少。而目前,大部分审计业务仍然停留在事后监督的局面。

其次,在烟草专卖管理体制方面,职能缺位的现象还比较严重。由于政企合一的现行烟草体制,长期存在重外打轻内管的倾向,行业内部违法经营行为时有发生,使法律的严肃性受到严重冲击,执法主体的权威性也受到极大影响。虽然已经建立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长效机制建设,内部监管在专卖管理的作用还未完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存在对系统的依赖性较强,备案重形式轻实质。

三是内部审计范围的多元化对内审人员提出新的要求。传统概念中,内部审计等同于财务数据的检查与稽核,很多企业把内部审计归属于财务团队,审计人员是只掌握财务知识的财务人员。实际上,内部审计工作应该渗透到企业的各个业务流程当中,专业的审计人员应该熟悉与掌握企业各项关键业务制度与流程,对关键环节应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与评价能力。专卖的特殊性质,使得内部审计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活动行为的治未病检查,还有行政执法的监督内容的规范要求,因此,内部审计范围是多元化的而不是仅仅定位在财务数据的检查上,这就对内部审计部门的搭建与定位、对内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内部审计人才从传统的财务人员内部审计是团队协作的部门,任何一项审计工作,都需要至少两名审计人员,甚至是专业人员共同完成。审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发挥其沟通、判断、反应、敏感度、谨慎性等方面的能力,甚至需要凭借其经验判断,确定审计方向与审计方法。因此,审计人员自身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内部审计面临的难度与挑战。

二、强化专卖审计监督和服务的有效手段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正视专卖审计监督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与时俱进,从过去因循守旧的思维中摆脱出来,以求真务实的理性思维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分析并解决问题,迎接新的挑战。

(一)把握专卖审计强化监督属性。牢牢把握从政治上把大局、看问题、提建议,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权力规范运行、促进反腐倡廉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始终从企业发展上谋划、部署、推动工作,善于从政治上把大局、看问题、提建议,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权力规范运行、促进反腐倡廉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专卖审计的定位。监督和评价是内部审计最基础的职能,企业内部审计是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的,是为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管理效率服务的,是为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服务的,正确运用好烟草专卖法律法规,为烟草营销网络更加稳健有序经营,保驾护航。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也是审计部门职能发挥的重要目标。专卖管理不断在深刻变革,应当把审计监督作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落到实处,谋求专卖管理更加健康的新发展。

(三)充分发挥内部内部管理监督作用构建审计委员会成员“监督联动网”,推动各监督部门之间工作互通、资源共享,实现审计监督与纪检、组织人事、巡察等各类监督之间的有机贯通,凝聚监督合力,放大监督效应,推动审计在新常态下实现立体发展,统筹整合人力资源、盘活审计成果,实现“一审多果”、“一果多用”。为了维护烟草行业内部更加规范化经营,促进专卖部门遵守内管规定,维护市场稳定,在规章制度面前一律平等。促进监管流程化、突出痕迹化、体现精细化、促进规范化。

(四)开展“研究型”审计。审计定位从“问题发现型”向“问题解决型”转变。审计人员要在不违反客观、独立性原则的基础上帮助专卖解决问题,不仅要发现问题,还要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要发现更深层次、别人看不到的问题,找对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要积极探索开展研究式审计,注重综合分析研判,归纳提炼具有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把审计发现的问题贯通起来分析,放在企业改革发展大局下审视,提高审计建议和处理意见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充分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作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体制机制障碍。

(五)审计人员能力转型。内部审计需要把握职业发展趋势,积极作为,努力担当起时代赋予的职责,在组织转型发展和价值增值中彰显内部审计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的审计人员是具备多种技能的“特种兵”,而不是只会完成单一任务的单一兵种。审计人员变单一能力培养为综合能力培养;从传统单一技能型向兼具数据分析能力、全能型转变;从技术型向专家型的转变,具备前瞻性的思想和综合性的思维能力。学习专卖法律法规和地方规章,象现今出台的电子烟纳入专卖管理要及时跟进,及时融入审计监督。

(六)建立服务理念。专卖的管理离不开审计监督,审计一方面履职不缺位同时也要做好服务,提高服务意识,比如主动对接审计部门对专卖的日常监督工作,销毁和处置罚没卷烟以及其他事项需要审计部门发挥专业技术能力的,或是基层需要服务监督的事项,不等不靠,及时开展,并适时开展对专卖的审计项目。审计时段从事后审计向事中控制、事前预防审计转变。

(七)拓宽审计领域。内部审计正在逐步渗透到组织经营的方方面面,从微观管理到中观、宏观管理。审计种类上从财务审计、业务审计向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管理审计、战略管理审计等全方位地转变。要强化执法监督,保证专卖法律法规规章全面有效实施。

切实提高效率深入践行科技强审理念,不断强化大数据思维,积极探索智慧化审计新路子,向信息化要效益,用“大数据”要效率,审计地点从现场审计向“远程+现场”审计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发审计信息平台,试点在线审计,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的远程、非现场审计经验。借鉴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有效推动审计工作智能化发展,不断提升审计工作成效。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专卖审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障企业资产质量和安全为途径,促进企业又快又好发展为目标,维护消费者权益,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能,在“审、帮、促”上做好审计工作,为企业发展全面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