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母沛联合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5
/ 2

 欣母沛联合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

张春艳

黑龙江省绥化市妇幼保健院  152000

【摘要】目的 探讨欣母沛联合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58例前置胎盘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分对照组(29例)宫腔填塞纱条与米索前列醇联合治疗,观察组宫腔填塞纱条联合欣母沛治疗(29例),对比效果。结果 2h、24h后出血量(观察组),要少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前置胎盘进行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者,欣母沛与宫腔填塞纱条联合运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出血的症状,减少出血量,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前置胎盘;剖宫产;欣母沛;宫腔填塞纱条;产后出血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xinmupei combined with intrauterine packing gauze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after cesarean section in patients with placenta previa. Methods 58 case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after cesarean sect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20 to September 2021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ontrol group (29 cases) was treated with intrauterine packing gauze combined with misoprostol,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trauterine packing gauze combined with xinmupei (29 cases). Results the amount of bleeding after 2H and 24h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xinmupei and intrauterine packing gauz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bleeding, reduce the amount of bleeding and have less adverse reactions.

【 key words 】 placenta previa; Cesarean section; Xin mupei; Uterine cavity packing gauze; postpartum hemorrhage

在分娩期,产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会对产妇的生命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1】。而前置胎盘在临床有着较高的发生率,大概比例为0.24%-1.57%,是妊娠中晚期,引起出血的一个重要原因,其能够引发产妇休克、产后出血,产生凝血障碍等,对产妇、新生儿的安全、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需要积极探寻高效的疗法【2】。本次研究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者,重点探讨了母沛联合宫腔填塞纱条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接收的58例前置胎盘行剖宫产产后出血者进行研究。对照组最大年龄40岁,最小21岁,平均(31.05±2.68)岁;平均妊周(37.58±2.09)周;观察组年龄22-41(30.87±2.59)岁;妊周(37.49±2.11)周。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运用宫腔填纱进行止血,填塞的时候,将纱条,借助卵圆钳从宫底进行填紧,之后留一定长度于子宫切口处,同时在患者的阴道中,放置纱条的另一端,对子宫下段进行填塞,缝合切口。对照组给予米索前列醇治疗,所用的剂量为0.2mg。

1.2.2观察组

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予以欣母沛治疗。成功娩出胎儿后,宫壁注射欣母沛,剂量为250μg,如果还有出血情况,需要间隔半小时,再次给药,两次注射,所用的剂量不能超过2mg。

1.3 指标观察

对两组用药后产后出血量(2h、24h)进行观察。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感染、胸闷、寒战)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18.0处理数据,(±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t值与x2 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 

观察组出血量均更少(P<0.05),见表1:

表 1 比较两组的出血量(±s,mL)

组别

例数

2h后出血量

24h后出血量

对照组

29

228.11±20.53

315.79±26.39

观察组

29

178.21±17.39

225.16±21.34

t

9.988

14.381

P

0.000

0.000

2.2对比两组不良反应

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不良反应[n(%)]

组别

例数

恶心呕吐

感染

胸闷

寒战

发生率

对照组

29

1

2

1

1

5(76.67)

观察组

29

1

1

1

1

4(96.67)

x2

0.132

P

0.717

 3 讨论

在产科中,前置胎盘是比较常见的,也是妊娠晚期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当前,对于前置胎盘的发生,还没有明确的原因,可能与刮宫、多产、感染等因素,引发子宫内膜炎或损伤有关【3】。对这一情况,主要运用剖宫产来终止妊娠,但因其附着于子宫下段,而此处有着较少的平滑肌,肌纤维有着较弱的缩复作用,不容易完全剥离胎盘,娩出胎盘后,蜕膜面会大量出血,同时该病症易合并胎盘植入,造成术中大出血【4】。以往常用的药物,有催产素、米索前列腺醇等,按摩子宫、湿热敷等,但引起的出血往往在子宫下段,缺乏较好的止血效果,且容易输尿管造成损伤。

宫腔纱条填塞术的运用,能争取更多救治产后出血的时间,还能对严重病人的生育功能进行保留【5】。这一方法的机制,主要是对子宫收缩的刺激,压迫止血, 同时在纱条压迫后,胎盘剥离面的血流会减缓,有助于聚集血小板,激活和释放凝血因子,更快地形成血栓,使剥离面血管得到堵塞,起到止血效果。前置胎盘,有着丰富的子宫下段血管,较差的肌肉收缩力,不能完全闭合开放的血窦,会增多出血【6】。欣母沛是一种甲基前列腺素,属天然PGF2α合成类似物,其能够增加 Ca2+通过肌细胞膜的返流量,有助于Ca2+的释放,有助于对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可降低肌质网膜蛋白磷酸化,能增加胞浆Ca2+,使肌原纤维更有效的收缩,并能够对肌细胞间缝隙的连接进行刺激,有助于平滑肌的收缩,且效果明显,有着较长的半衰期,能增强生物活性【7】。在临床上,欣母沛常用于顽固性产后出血的防治,若出血量多,再运用该药,会对疗效造成影响,这是由于子宫肌组织缺氧,降低了药物的敏感性。本研究中,宫腔填塞纱条联合欣母沛,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进行治疗,能促进子宫收缩的强效持久,借助填塞纱条,能够机械压迫止血,加用欣母沛,能提高止血效果,防止再出血,对子宫保留,挽救生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8】。联合方法,安全、简便、快速、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综上所述,在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过程中,宫腔填塞纱条与欣母沛联合,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出血量,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陈双东.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 2017(11).
[2]张吉,李雪年,黄平.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22):96-98.
[3]刘芳秀.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探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10).

     [4]葛俊丽,曾蔚越. 宫腔纱条填塞法治疗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70例临床分析[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1,7(02):147-150.
           [5]孔玉玲.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2):48-49.
           [6]吴碧军. 宫腔纱条填塞法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疗效分析[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02):63-64.
           [7]任晓耐. 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20例临床分析[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23):127.
           [8]黄珍珍. 子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25例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1(2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