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养生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1
/ 3

浅谈养生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庞科

广西旅发德福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对于当代的园林设计来说,通过融入养生理念,能够更好地改善人们在精神文明上的迫切需求,并让人们从身体到心灵都能够在游览休憩过程中得到调整,实现健康发展,并以此作为地方经济产业的支撑点。就当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养生园林景观设计仅仅是在概念上涉及养生,但在实际的设计内容上却没有充分应用养生中的中医、儒释道、风水等等理念,所以相关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养生元素的应用合理性、场景适用性上都存在一定的突兀之处。为此,本文从园林的实际使用者的需求以及养生理念的各类元素出发,展开了养生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应用的路径分析。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养生文化;传统养生

环境污染、生活节奏加快使城市居民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如何不借助医疗手段确保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话题。我国养生型园林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社会发展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生态养生便显得尤为重要,将养生理念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当中,达到居民养生的目的是未来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1.养生理念与景观设计

养生指的是根据生命发展轨迹以多种有益的方式达到延长寿命和维持健康的活动。生态养生遵循中国传统养生理念和健康管理理念为基础开展。园林是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居民亲近自然、走进自然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从中医、儒释道、风水三个层面的养生理念与园林景观设计相融合进行探讨。

1.1 中医

中医养生的核心在于顺应自然,遵循四时规律、阴阳调和、动静结合、形神俱养,在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凸显四季特有的植物景观,设计不同的四时之景,一般会采用清淡色调,配合舒缓轻柔的音乐,打造宜人放松舒适的环境氛围。整体采用规则对称式布局,如燕园布局,细部采用对景等手法,体现出阴阳调和的原则[1]。通过叠水、喷泉等景观设计凸显动感,与静止的景观形成对比,静动结合,将层次丰富起来。

1.2 儒释道

1.2.1 道家

五行与道教哲学具有密切的联系,其意义来源于金、木、水、火、土这五种阴阳演变的运动方式,运用相生相克的原理都可对世间万物进行解释。道家哲学的核心在于保持道法自然,讲究清静无为、返璞归真等,养生园的建设应以自然为基础,尽量保留原有景观面貌[2]。适合种植高大乔木等打造私密空间,减少外界带来的影响。建筑类型不易过于奢华,一般采用木质材料,隐藏在山林之间。园路一般打造成天然小径,无需刻意装饰,水景旁可设置样式简朴的垂钓平台,感受自然之趣。

1.2.2 佛家

佛家讲求六根、六尘、六识,核心在于六根清净。在园林设计上应重视色彩搭配的问题,将景观色彩的色相、纯度、明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切忌不可使用相反色,比如工作室的色彩设计一般采用饱和度低、明度低的颜色,形成能量感充沛的氛围,而餐厅的色彩装饰则以红色和棕色等为主,使人身在其中达到增加食欲的效果。园林景观设计中也要考虑到香味和声音,树叶摆动和流水的声音都要控制在人耳可以接受的范围。园林中可利用这些自然之声使人感到愉悦,如溪流声、鸟鸣声、风吹树叶声[3]

1.2.3 儒家

儒家讲究道德与身体共同养生,修心的同时学会修身。山水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山的稳重敦实,结合水的清澈流动。儒家养生主张中庸之道,身体没有某部分特别突出,要处于平衡中的健康,对称规则的布局形式则是中庸之道的体现。园林设置中可以放置一些育人教化的名言警句,布置图片等标志物。

1.3 风水养生学

风水学讲究要顺应自然规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创建有利于人类发展的环境。园林选址要主意入山观水口,水流的方向要和山脉相顺。山环抱其中,与水形成山环水抱之势[4]。植物在风水中象征生命,根据五行原理,不同植物在风水中都代表不同的属性和影响。

2.养生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分析

养生型园林景观设计不同于其他景观设计,它具有为游客提供调节身心、回归自然的功能,养生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于选址布局、植物配置、公共设施与小品、山水设计、建筑营造等方面。

2.1 选址与布局

舒适宜人的环境是养生的基础,避免选在灾难频繁发生或是环境污染的地区,确保环境的安全性。再遵循风水学选址原则,确定最佳建造地点,比如东南部因风水最好,东南风平静温和,能使人产生淳朴安详的自然之感。根据道家养生中阴阳调和的原则,布局宜多采用规则且对称的样式[5]

2.2 植物配置

遵循中医养生理论讲究四时之景不同来种植植物,从视觉、嗅觉两方面达到疗养人体的目的。植物在造型、颜色上都会对视觉产生较大影响,应结合园林整体风格来进行栽植,切忌用夸张冲撞的风格和有害性植株。植物释放的芳香油、负离子、氧气等物质有利于人体健康。CO2在空气中占0.03%,如果含量到达0.05%,人体就会产生不适,到达0.2%时则对人体造成为害,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调节至适宜人体的空气含量。在植物造景时要充分了解植物的属性,根据五行学说来对位置进行合理的选择。考虑到特殊人群和游客不同年龄阶段的需要,设置不同高度的植物景观,如在花梯上布置植物等方式,制造高低层次满足人群对高度的要求,充分展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设计

[6]

2.3公共设施与小品

公共设施以及园林小品的设计应该是以游人的需求作为中心内容的,同时小品与设施的样式、材质选择应该符合整个园林的主题风格,能够起到一个渗透式营销的效果[7]。而休憩设施的位置布局以及风格,一方面要考察园林主要游览人群的年龄与身体特点,另一方面也要在把握好养生动静皆宜的基础上,符合人体工程学理论要求,让游人可以通过劳逸结合的赏玩来获得最佳的游览体验。在此过程中,标志物作为起到导向作用的公共设施,既需要足够显眼,也需要突出主题,例如一些儒家主题的养生园林中,标志物就可以采用《论语》《十三经》等经典著作中的代表性名言作为标志物,同时也不能够不明所以,而是要在内容上贴合场景特色。

同时,照明水平需要满足国家最低标准的同时,也需要起到构建良好夜景的作用。其实良好的灯光布置能够实现色光疗法的作用,舒缓人们压抑的精神情况,并根据我国中医关于避免“积郁”、“郁结”等会引起气血不畅的理论,合理选择灯光以及效果,据环境和人流设置照明物数量和色光,增加安全系数。

另外,在选择养生园林的地面铺装景观材质以及样式的过程中,也应该满足安全、坚固的原则,还应该考虑到无障碍出行原则,设置盲道、无障碍通道等等,利用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意义来完成铺装,比如在各大著名传统园林都曾经采用的“五蝠捧寿”铺装图案,通过五只象征福气的蝙蝠围绕中央的长寿松、长寿鹤等等,给予游览者一定的健康心理暗示,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心态。

2.4山水设计

按照中医在养生方面的观点,无论是养型还是养神,都有助于实现身心健康。而山水作为园林景观中的重要游览内容,良好的风水布局也能够让游客在赏玩过程中获得充分的身心愉悦感。所谓养神就是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与积极的精神状态,所以可以按照风水学说中的相关布置理论,采用小而缓的流水来构建俊美的山水景观,例如苏秀园当中的山庄水景,其实就是通过这类设计来映射大好河山,却又不会气势太过强烈影响了赏玩的心情[8]

2.5 建筑营造

建筑营造要根据地形地貌,结合风水学和五行学来进行合理的选择。结合气候环境条件、民俗民风、整体风格来设计建筑的风格和外观。设计时要融合各方面养生理念,融入人性才能和自然相协调。可赋予建筑一些功能,如提供健康饮食的餐厅、营造安静环境的茶楼、专业的按摩区域等,将养生概念更具象地呈现给游客。

3.养生园林设计的具体注意事项

养生园林景观的设计工作不仅需要按照上述原则,将养生、游览、休憩、体验等元素都充分体现在设计当中。为此,养生园林景观一开始在选址上就需要比较考究,一方面占地面积应该足够大、为设计工作留有充分的发挥空间,同时选择地块在过往使用过程中的产业类型以及污染情况,为基于养生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提供良好的基础。

3.1基础设计理念选择

在进行养生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抓好中医、儒释道、风水三个主要养生主题,并充分融合其他的养生理念如五行对应五脏的概念展开设计。

3.2整体规划设计

要根据养生园林景观的选址以及选定好的养生理念进行规划设计,同时按照园林特点来设计养生游览项目,让游客能够在休憩游览的过程中释放心理压力,完成对身体与精神的调整,从而舒缓游客的身心问题,达成养生目标。

3.3 功能分区设计

遵循环境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进行相应的功能分区设计,结合五行确定全园方位。可以根据园林实际情况设置瓜果长廊、生态餐厅、趣味体验等使游客能够亲身体验的养生项目,将上述提及的养生理念更加具体形象地传递给游客。

根据各分区功能及特色体验项目,依据中国传统养生理念设置不同的景观元素,进行五行分区设计,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五行分区主要包括金区、木区、水区、火区、土区。其中金区代表肺,润肺食品为主,设置大面积枇杷林,座椅等小品以木材为主。木区代表肝,均衡营养的饮食为主,建筑外观选用绿色、红色、橙色等,植物配置以蔬菜瓜果为主。水区代表肾,阴阳调和,山环水抱,水边设置垂钓设施和亲水平台,水面栽种大量荷花和睡莲等植物。火区代表心,心态平和,减少吸入污染性空气,植物配置一般采用乔灌草搭配,水景采用溪流形式。土区代表脾,适宜运动健身,设置健身器材等,配置较好的植物,多设置照明设备。五行养生文化园的设计要结合传统养生理念,融入多个景观要素,集养生、休闲、体验于一体。

4.结语

综上所述,将养生理念与园林景观设计相融合,设计养生型园林景观是为了调节人们的生活节奏,满足人们亲近自然、走进自然的需求,从而进入身心健康的状态。一个好的养生主题园林需要在景观设计方案中融入中国传统养生理念,结合园林的实际情况,遵循养生型园林景观设计要素原则,对园林景观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养生理念,既可以缓解居民亚健康状态,又可以响应国家生态文明的倡导,是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的探索方向。

参考文献:

[1]皇甫佳槚,荆珂,王靖武.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理念在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乡村科技,2021,12(17):102-103.

[2]黃俊江.浅谈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佛山万科天空之城“智慧城市体验馆”为例[J].居舍,2021(06):112-114.

[3]江晓娟.“养生”理念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居业,2020(09):11+13.

[4]陈义霞.浅谈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20,51(09):258-259.

[5]刘刚.打造有文化内涵的医院室外环境——以涿鹿县中医院迁建项目为例[J].现代园艺,2019(03):122-124.

[6]袁璐.综合性中医医院与园林绿化环境的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7,33(05):74-77+103.

[7]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编辑部.西安市中医医院:中医文化+地域特色的园林建筑[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6(02):24-46.

[8]肖生萍,唐丽.中医理论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类型探析[J].绿色科技,2015(07):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