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30
/ 2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分析

郝士国

城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0335

摘要:目前我国现代建筑工程在施工工艺方面一直在不断地突破,结合很多管理手段,其实施工质量也有了显著的进步。同时,混凝土本就是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当中的重要材料。但是由于混凝土本身存在容易开裂的特性,这也就导致建筑工程在施工当中也很容易出现裂缝,为了能够确定出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并将其解决,本文主要结合各类建筑工程裂缝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期待本次研究能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引言: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迅猛。但是由于我国人口较多,人均耕地较少,很多建筑企业也开始充分研究对建筑工程的建设。建筑工程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建设,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很多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我国一部分落后地区来讲,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就可以有效推动当地的脱贫致富。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制约,使得很多建筑工程在采用混凝土施工的时候常常会出现裂缝,该问题的存在对建筑工程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本文针对这一现状进行了分析,详情如下。

一、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一)温度变化

由于很多物质都会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混凝土也是一样。在我国境内,有很多区域内都显著存在冷热交替现象。在面对这种天气的时候,建筑工程施工中所应用到的混凝土也会受到温差干扰进而出现形变。与此同时,在保证温度确定的前提下,混凝土自身所能承受的拉力也会越来越弱,此时一旦混凝土承受的拉力超过了自身所能承受的核定标准就会导致裂缝出现,且这种裂缝还会持续受到温度的影响或增大或缩小,最终对建筑工程施工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

(二)收缩变化

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当中,还存在一种混凝土裂缝是因为混凝土收缩而导致的。而导致这种裂缝出现的混凝土收缩也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塑性收缩,一种是缩水收缩。塑性收缩主要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比如在施工团队浇筑完混凝土之后的四至五小时左右,该阶段时建筑工程内部的水泥会出现水化,过多的水分阵法会导致建筑骨料下降,且由于该阶段时混凝土尚且没有硬化完全就开始不断收缩,显然此时的过度收缩必然会导致裂缝出现。另外,缩水收缩主要指的是在混凝土完成结印之后表面水分逐渐蒸发,此时温度下降,混凝土自身的体积也会逐渐变小,最后也就出现了收缩裂缝。要知道,混凝土收缩引发的裂缝除了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水泥质量,用量、水泥骨,料水泥,水灰比、水泥外掺剂和养护措施与振捣实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三)施工不当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环节主要指的是施工前期的设计环节、组织模型的搭建、运输、拼装以及最后的安装过程。如果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搅拌过程没有控制好速率就很容易影响到后期混凝土的实际密度,导致混凝土实际密度与标准规定不相符,这样的状况也会对建筑工程后期使用产生影响。如果相关人员在完成混凝土搅拌之后没有及时完成运输环节就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水分蒸发过程,加速了混凝土裂缝出现的时间。另外,如果在具体施工当中相关人员没有按照设计标准完成混凝土施工,那么施工结束之后整个建筑结构都会受到影响,这种影响能够间接增大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可能[1]

(四)地形变化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而言,地基是否牢固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可以说,建筑工程地基的坚固性就是建筑工程是否出现裂缝的重要原因。如果建筑工程地基出现形变,或者是存在水平或者竖直变化就可能会导致整个工程结构的受力点发生显著变化,而工程结构地基在形变时应力会越来越大,直至整个工程结构的地基形变所产生的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力时就会出现裂缝。在实际施工当中如果三维环境的位置发生变化也有可能会导致地基发生变化,此时建筑整体需要承受环境也会受到影响,受到这种作用力的驱使,且建筑自身还会受到地心引力干扰,建筑工程中存在的混凝土结构也会受此影响逐渐形变,直至出现裂缝。

(五)冻胀与荷载原因

另外在大气温度降到0度以下的时候,尽管之前混凝土已经吸水饱和此时也会受到温度影响逐渐冰冻进而膨胀,混凝土膨胀会增大混凝土体积,降低混凝土综合强度,此时也会出现混凝土裂缝。另外,导致建筑工程出现混凝土裂缝的荷载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就是在工程施工之前的设计阶段出现失误。一旦在前期设计阶段出现了错误,就很有可能导致后期的混凝土裂缝出现,尤其是建筑工程结构在计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安全系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此时施工单位计算失误就会影响到整个钢筋需求量与内力计算的综合准确度,且此时建筑工程实际受压也与标准规定范围不相符,最终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第二种就是在施工阶段出现操作失误,目前有很多建筑企业在实际施工当中常常会出现图纸解读有误导致的混凝土裂缝情况,这种状况导致建筑工程受力点发生改变,进而增大了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可能。

(六)其他因素

除了以上原因之外,导致建筑工程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还包括源自混凝土自身的原因。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当中,建筑工人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也会出现一定的收缩,这种收缩也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2]。另外,由于后期覆盖工作没有好好完成,混凝土很可能在完成浇筑之后长期暴晒与自然光下,最终在短期内出现混凝土水分流失的状况,混凝土水分流失,此时混凝土自身的结构也会出现损伤,凝固力逐渐减弱,进而出现裂缝。此外,当混凝土逐渐凝固的时候,其中很多物质都会与混凝土发生化学反应,很多新物质由此产生。

二、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一)施工控制

另外相关人员还需要对混凝土的施工配比进行更加严苛的控制,结合混凝土自身的强度等级和质量来对混凝土配比进行进一步确定,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其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督管理。不仅要保证石子质量,还要严格控制沙子的大小与数量,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控制孔隙率,减少混凝土收缩,提升混凝土抗压能力和综合强度。对于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来讲,后续养护也非常关键,一旦忽略了混凝土养护,那么混凝土后期的抗裂性和综合强度都会受到影响,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可能性也会增大[3]

(二)综合预防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钢筋混凝土是必不可少的材料,钢筋混凝土的应用能够增加建筑的防腐性。但是,在实际施工当中,钢筋的质量也会对建筑工程的综合质量和混凝土强度产生影响。所以在选材的时候,一定要经过反复对比选择更可靠的供应商。

(三)及时养护

在工程施工结束之后,相关人员还要意识到后期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要性。要知道,建筑工程本就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存在,潜在的风险众多,其中存在着很多不可控原因。所以,在完成工程建设之后一定要做好建筑工程养护工作,保证好工程表面的水分含量和整体湿度,如果发现被氧化腐蚀的部位应该及时补救。

三、结束语

综上,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也很多,所以在具体施工当中严格控制混凝土裂缝就显得异常重要,不仅要结合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入手,还需要从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入手展开分析。期待本次研究能为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依据。

参考文献:

[1] 马文亭.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现浇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分析[J]. 砖瓦,2021(4):173-174.

[2] 李宝石,代阁旭.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技术控制分析[J]. 企业文化(中旬刊),2017(2):222.

[3] 秦福年. 建筑结构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的分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3):2258-2258.